幼兒繪畫時,為什麼不宜提供範畫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
  • 2021-09-18

幼兒繪畫時,為什麼不宜提供範畫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9-29 回答

自從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後,我知道了每個幼兒心裡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在藝術領域方面應該對幼兒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在幼兒創作過程中不做過多的干預,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

《指南》藝術領域指出,幼兒繪畫時,不宜提供範畫,特別不應要求幼兒完全按照範畫來畫,對此我感到十分困惑,範畫不是歷來作為培養幼兒美術能力的手段嗎?”於是,我透過翻閱專家的著作《指南》解讀,來給自己解惑答疑了。

一、現實中有很多例子是“教幼兒如何畫畫,而沒有教幼兒喜歡畫畫”。比如教幼兒畫小草就是很死板的畫三叉的小草,雖然符合大人的想法,但純粹是繪畫的技能練習,框死了孩子的思維,打消了孩子自由創作畫畫的興趣。如果畫的與教師範畫不像了,教師還會評價:“XX不認真,畫的不好。”這與《指南》藝術領域的目標重點培養幼兒的興趣是背道而馳的。

二、說說簡筆畫範畫教學。

教師提供的範畫,是將線條、形狀從事實形象中抽象出來,為幼兒模仿用的一種概念化符號化的模式,是一種畫法的示範。客觀的說,就是簡筆畫。它本身很好地描繪了某些事物的基本結構和主要特徵,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問題在於,這種描繪是是簡筆畫創作者自己的概括與抽象。即使老師提供多幅範畫,讓幼兒選擇一幅來照著畫,那也是一種被動模仿,這違背了作為自我表現的藝術的本質,忽視了美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一種語言。在幼兒被動模仿的作品裡,全然沒有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投注。兒童學簡筆畫,學到的是別人已經“嚼過”的東西,這使他們失去了獨立的視覺思考與體驗審美心理意象的機會。

一次大班美術課《柳樹寫生》,讓孩子畫樹。在去大操場觀察柳樹前,作為老師的我怕孩子不會畫,就事先在黑板上做了範畫,樹幹一端就是兩個尖尖角,其他是垂下來的柳條,還不忘告訴孩子們這是柳樹的頭髮。於是,可想而知孩子們的畫畫就是千篇一律的。往往在過程中,班裡的好孩子會規規矩矩的照著你的範畫畫像畫得符合大人心理上的畫好標準。而其中一些比較調皮的男孩子,卻寫生出了不一樣的效果。他的畫畫作品別樹一幟。比如“李益周”這個男孩,就說出了這樣的話,“我靠近樹幹畫的樹就不一樣,我把椅子就放在這裡了。”這是一句看似簡單的話,但如果是一位比較專業的美術老師就應該明白美術寫生,待在事物的角度不同,每個人畫出來的畫是不盡相同的。這個孩子觀察並瞭解到了這一點。而做為老師的我,卻在陳園後來的提點中說到《指南》,才有所醒悟。我想,美術課每年都在迴圈的上,教師是否能時刻結合《指南》有所反思,不斷更進教學呢?雖然每次教案都差不多,每個教師都這樣上,但教師是否對《指南》有了真正的領悟呢?

在這一美術寫生過程中,兒童做的僅僅的是用自己的手將別人已經構思的東西臨摹出來,也即只有單純的手的動作的訓練,而沒有運用自己的視覺藝術思維能力去概括、抽象物件的審美特徵,更談不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表達,所以,簡筆畫教學是用成人的視知覺代替兒童的視知覺,用成人的藝術思維代替兒童的藝術思維,用成人的審美體驗代替兒童的審美體驗,兒童因此而失去了自主學習與發展的機會。同時,運用簡筆畫所畫出的畫面是模式化的,缺乏兒童獨特的個性,它只會讓兒童產生一種“繪畫就是要畫得跟老師一樣”的想法,而這與藝術倡導的獨創性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必須清楚地知道,簡筆畫教學中的臨摹對兒童創造力的發展只會起到消極的作用,它從來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佳的美術教學方法,尤其是幼兒這一年齡階段。這種把技能學習當作幼兒美術學習的中心目標的簡筆畫教學有百害而無一利。

我想,如果下次再上美術寫生課。我應該在活動前一天給孩子佈置任務,讓他們去公園或在校園裡觀察各種各樣的樹。同時,利用課餘時間收集許多各種各樣的樹的圖片。上課的時候讓孩子發言,你看見的樹是什麼樣子的?我想孩子們會給我很多豐富有趣的答案。接著我為孩子們展示各種樹木的圖片,引導孩子們觀察。最後,去大操場上對柳樹寫生。讓幼兒在遠近不一樣,角度不一樣去觀察樹枝、樹幹等,之後再進行繪畫活動。如此一來,孩子的繪畫作品,肯定能妙筆生花,百花齊放,有不同的繪畫作品出來。

三、仔細揣摩其中的字眼,幼兒繪畫是,“不宜”而非“不能”提供範畫,並“特別不應要求幼兒完全按照範畫來畫。”

那麼,提供這個範畫的完成度到底有多少呢?這不禁又成為了我的困惑。“《指南》反對的是對範畫的被動模仿,是照著範畫進行復制,但並不反對幼兒的模仿學習。但強調的是自發模仿,而非被動模仿。強調的是個體從自己的需要出發進行的主動模仿,而不是集體統一的被動模仿。自發模仿,主動模仿的是幼兒自己的感知物件,幼兒透過模仿再現的是對這個物件的感知印象。同一個物件不同的幼兒去模仿,因為認知不同,感受不同,影響和興趣不同,模仿出來的作品並不會一模一樣。”以上是一段摘自《指南》解讀的一段話。讀後,在想是否和我對“不宜”和“不能”的關鍵字眼理解所對上號呢?

老師們通常會認為,範畫目的是教會幼兒一種美術語言,當幼兒掌握了這種語言,才能夠透過繪畫進行表現和表達。我想如果教師真的需要一些範畫,那麼一定要把握好範畫的度。因為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所提供的範畫,傳遞給幼兒的是魚,不是漁。那麼,透過《指南》解讀了解到幼兒的美術語言不是被範畫教會的,而是在表現表達的過程中自然習得的,這一過程需要有大量自發表現的機會。強調幼兒的自發模仿,但並不是不能進行集體性的模仿學習。如集體寫生活動就是一種很好的集體模仿學習,因為幼兒在感知真實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方式去再現。但是我們要清楚,提供作品,實物和提供簡筆模式畫是不同的。同時,讓幼兒自發模仿自己感知的物件和以統一的要求畫沒有任何體驗的物件是完全不同的。

上次,微信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從畫蘋果看中日美三國老師課程文化的差異》,其中中國老師直接自己範畫一個蘋果,中國學生一次就畫出了最像蘋果的“蘋果”;日本老師,拿來了一個蘋果,讓學生看看,聞聞,摸摸,但不能吃,因為只有一個蘋果。蘋果這個觀察物件還在,學生第一次有可能畫得像梨,但第二次就畫得有點像蘋果了;美國老師提著一籃子蘋果進教室,讓學生每個人拿一個去看看,聞聞,摸摸,玩玩,最後可以吃掉它。因為老師特意把它們洗乾淨了。一段時間過去,許多學生吃掉了蘋果。而此時,美國老師才佈置畫蘋果。蘋果已經吃了,學生第一次有可能畫得像南瓜,第二次有可能像梨,第三次才畫得有點像蘋果。這一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千人一面的標準化教育,只能抑制孩子的創造天性。美國老師做到了讓孩子在美術寫生中自發模仿,去感知體驗的物件。而中國老師呢,磨滅了孩子的個性和創新潛能。當看到這篇文章,就會覺得《指南》的出現,猶如久旱逢甘霖,對中國的幼兒教育是多麼重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