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孟子的利義觀你是怎麼看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5-29

對於孟子的利義觀你是怎麼看的?李戰勝個人簡歷 2012-06-24

孟子對利義關係一般原理的探討,實際上就是對利益與道德關係的一般原理的探討,即對倫理學基本問題的探討。

首先,孟子積極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認為這種物利需求從根本上說是必然的,合理的。“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盡心下》)“民非水火不生活”(《盡心上》),美色和富貴呢,則皆是“人之所欲”(《萬章上》)。他認為,對於生存著和需要生存著的人來說,有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有些是人所共同的:“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公孫丑》)“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告子上》)“人之於身也,兼所愛。兼所愛,則兼所養也。無尺寸之膚不愛焉,則無尺寸之膚不養也。”(《告子上》)因而當政者要順著民眾的需求,使他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梁惠王上》)

人民生活需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重要依據,他認識到人活著就有需求,人的需求是開放的,而且一些需求必須不斷地得到滿足。但是,孟子又認識到人的物質生活並不等於人的全部生活,人的社會生活除了根本意義上的經濟性外,還有道德性;失缺道德性,也就失缺了人與一般動物的差異性。因而,“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禽獸。”(《滕文公上》)

其次,既然人的社會生活具有經濟性和道德性,那麼現實生活中物利和道德又是怎麼一種關係呢?孟子認為,物利和道德是相關相聯的、相生相長的。“民事不可緩也……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梁惠王上》)人們如果沒有一定的財用作為生存的保障,就很難形成一種穩定的道德觀念;沒有一種穩定的道德觀念,就很容易“放辟邪侈”,違法亂紀,胡作非為。這,對於一般的平民來說,尤其如此。“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離婁上》)因而孟子主張當政者最重要的是“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離婁上》)。如果當政者“制民之產”(《梁惠王上》,使得民眾“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梁惠上》),直至做到與民同樂同憂,然而卻不能王天下的,這從來都沒有。“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孟子肯定了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有賴於物質利益的增長和充裕,但他並沒有認為物質利益增長和充裕了,則人們的道德水平就一定能自然地提高。所以,孟子指出,在儘量使物質享受達到一定水平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的同時,務必加強教育,加強人倫道德觀念的培養,使得“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所以孟子又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他甚至認為,“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梁惠王上》)

可見,孟子早已認識到物利和道德相互作用的特殊關係,注意到:⑴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是社會道德水平提高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要條件;⑵ 提高社會的道德水平,必須提高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同時提升人們的道德觀念,或者提升人們的道德觀念的同時必須提高人民的經濟生活水平;⑶ 當政者要使社會穩定、繁榮、發展,就必須物質經濟層面和文化道德層面雙重著手,不得偏廢一方。孟子所闡發的這些觀點,從學理上來說是相當精闢和周全的。在物利與道德最一般關係的考察上,孟子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到這些原理,無疑是令人歎服的。而孟子所闡發的物利與道德關係的一般原理,對於我們今天的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仍不失指導意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