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高中文言文助讀》楊振中 裡面200-223的原文 注意是原文 跪求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5-20

《新編高中文言文助讀》楊振中 裡面200-223的原文 注意是原文 跪求文化傳承的源與流 2014-01-25

【原文】

200、不龜手之藥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201、公共怒觸不周山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202、女媧補天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203、刑天爭神

奇肱之國在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有鳥焉,兩頭,赤黃色,在其旁。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鏚以舞。

204、精衛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205、宋定伯捉鬼

南陽宋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曰:“誰?”鬼曰:“鬼也。”鬼曰:“汝復誰?”定伯誑之,言:“我亦鬼。”鬼問:“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數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遞相擔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擔定伯數里。鬼言:“卿太重,將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復擔鬼,鬼略無重。如是再三。定伯復言:“我新鬼,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於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聽之,瞭然無聲音。定伯自渡,漕漼作聲。鬼復言:“何以作聲?”定伯曰:“新鬼,不習渡水故耳,勿怪吾也。”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鬼著肩上,急執之。鬼大呼,聲咋咋然,索下,不復聽之。徑至宛市中。下著地,化為一羊,便賣之。恐其變化,唾之。得錢千五百,乃去。於時石崇言:定伯賣鬼,得錢千五百文。

206、鬼避姜三莽

景城有姜三莽者,勇而戇。一日,聞人說宋定伯賣鬼得錢事,大喜曰:“吾今乃知鬼可縛。如每夜縛一鬼,唾使變羊,曉而牽賣於屠市,足供一日酒肉資矣。”於是夜夜荷梃執繩,潛行墟墓間,如獵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即素稱有鬼之處,佯醉寢以誘之,亦寂然無睹。一夕,隔林見數磷火,踴躍奔赴;未至間,已星散去。懊恨而返。如是月餘,無所得,乃止。蓋鬼之侮人,恆乘人之畏。三莽確信鬼可縛,意中已視鬼蔑如矣,其氣焰足以懾鬼,故鬼反避之也。

207、黎丘丈人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狀。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歸,酒醒而誚其子,曰:“吾為女父也,豈謂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觸地曰:“孽矣!無此事也。昔也往責於東邑人,可問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嘗聞之矣!”明日端復飲於市,欲遇而刺殺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⒂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見其子,拔劍而刺之。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疑似之跡,不可不察,察之必於其人也。夫孿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識之,知之審也。

208、義猴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遠適他鄉。獵者憐其孤,贈以猴。老者愛如赤子,每出必從,不鏈不掣,而不離不逸。如是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門,奔其姐,淚如雨。曰:“父死乎?”頷之,乃俱歸。老者家徒壁立,無以為葬,猴遍哭於鄉,鄉人乃資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謝之,仍牢守故宅,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養之五年,哀傷殊甚。未三月而偃臥墳間。鄉人憐之,乃葬於老者之側,勒石其上,曰:“義猴之墓”。

209、螳螂攫蛇

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柳,柳枝崩折。反側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之,然審視殊無所見,大疑。漸近臨之,則一螳螂據頂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視額上革肉,已破裂雲。

210、王昭君出塞

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於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善應對,舉止閒雅。帝悔之,而名籍巳定,帝重信於外國,故不復更人,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籍其家資皆鉅萬。(畫工有杜陵毛延壽,為人形,醜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陳敞,新豐劉白、龔寬,並工為牛馬飛鳥眾勢,人形好醜,不逮延壽。下杜陽望亦善畫,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棄市。京師畫工,於是差稀。)

另:

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譯文:王昭君字嬙,是南郡人。最開始在漢元帝的時候,作為良家子弟入選宮廷。有一次呼韓邪(匈奴單于)來朝貢,皇帝下令準備賜給他五個宮女。而昭君入宮已經有好幾年了,一直見不到皇上,心中非常幽怨壓抑,於是請求朝廷讓她一起(被賜給呼韓邪單于)。等到呼韓邪辭別的宴會上,漢元帝命五個女孩子出示,發現昭君容貌驚人,裝飾華麗,宮廷都為之生輝,左右都為之動容,漢元帝非常驚訝,想留下她,但又不能失信匈奴,於是就這樣,昭君被賜給了匈奴人。】

211、張丞相“草”書

張丞相好草書而不工,時人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一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其侄錄之。當波險處,侄罔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視久之,亦不自識。詬其侄曰:“汝胡不早問,致餘忘之。”

212、和氏璧

楚卞和往楚山,見石中有璞玉,抱獻楚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曰:“石也。”王怪其詐,刖其左足。歷王卒,子武王立,和又獻之。王使玉人相之,曰:“石也。”王又怪其詐,刖其右足。武王卒,子文王立,和欲獻,恐王見害,乃抱其璞哭三日夜,淚盡繼之以血。文王知之,使謂之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獨泣之悲,何也?”和曰:“吾非泣足也,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悲也。”王取璞,命玉人琢之,果得美玉,厚賞而歸。世傳和氏璧,以為至寶。

213、歌女韓娥

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麗 ,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悉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拤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列子·湯問》【譯文:從前,韓娥從韓國來到齊圍,在經過齊國都城臨淄時,身邊帶的乾糧吃完了,就在都城的雍門賣唱求食。她那動聽的歌聲召來了一大批聽眾,人們把她圍得水洩不通,一個個聽得出了神。韓娥唱罷,人們紛紛解囊,擲錢資助她。韓娥用賣唱的錢買了吃的,填飽了肚子,便離開走了。但聽過她歌的人都覺得她那優美的歌聲還在梁間迴繞,一連好幾天都沒消失,就好像她沒有離去一樣。當天,韓娥住進了附近的一家旅館,旅館中有人欺侮了她。她便拖著長聲哀哀地哭,哭聲似泣似訴,附近不管是年老的,還是年輕的;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都一片悲苦,相對流淚,三天吃不下飯。他們發現韓娥已經走了,急忙把她追回來,一起譴責了那個欺負她的人,並要她再為大家唱幾支歌。韓娥卻不過雍門居民們的盛情;就為大家引吭高歌。街坊的男女老少聽了,都情不自禁地拍著手跳起舞來,把先前的悲哀忘得一千二淨。韓娥唱完歌,雍門的居民們一起湊了不少路費,送韓娥上了路。後來,雍門的人就經常唱韓娥唱的那幾支歌,天長日久,雍門的人就越來越喜歡唱歌了。】

214、楊生之狗

晉太和中,廣陵人楊生,養一狗,甚愛憐之,行止與俱。後,生飲酒醉,行大澤草中,眠不能動。時方冬月燎原,風勢極盛。狗乃周章號喚,生醉不覺。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還,以身灑生左右草上。如此數次,周旋跬步,草皆沾溼,火至,免焚。生醒,方見之。爾後,生因暗行,墮於空井中。狗呻吟徹曉。有人經過,怪此狗向井號,往視,見生。生曰:“君可出我,當有厚報。”人曰:“以此狗見與,便當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已死,不得相與。餘即無惜。”人曰:“若爾,便不相出。”狗因下頭目井。生知其意,乃語路人云,“以狗相與”。人即出之,系之而去。卻後五日,狗夜走歸。

215、顧況戲白居易

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投顧況,況戲之曰:“長安物貴,居大不易。”及讀至原上草雲:“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

216、李白之死

世俗多言李太白在當塗採石,因醉泛舟於江,見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臺。予按李陽冰作《太白草堂集序》雲:“陽冰試絃歌於當塗,公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簡,俾為序。”又李華作《太白墓誌》亦云:“賦《臨終歌》而卒。”乃知俗傳良不足信,蓋與謂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217、何梅谷化妻

何梅谷,鄱陽人也。其妻垂老,好佛事,自晨至夕,必口唸“觀音菩薩”千遍。何梅谷以儒學聞於時,止之則弗從,勿止又恐貽笑士人。進退狼狽。一日,呼妻至再三,隨夜隨呼勿輟。妻怒曰:“何聒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曰:“僅呼半日,汝即怒我,觀音一日被爾呼千遍,安得不怒汝耶?”妻頓悟,遂止。

218、漢世老人

漢世有人,年老無子,家富,。性儉嗇。惡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營理產業,聚斂無厭,而不敢自用。或人從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內取錢十。自堂而出,隨步輒減。比至於外,才餘半在,閉目以授乞者。尋復囑雲:“我傾家贍君,慎勿他說,復相效而來。”老人俄死,田宅沒官,貨財充於內帑。

219、空桑生李

南頓張助,于田中種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餘漿溉灌。後人見桑中反覆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謝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眾犬吠聲,盲者得視,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餘,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雲: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因就斫之。

220、秦士好古

秦士有好古物者,價雖貴,必購之。一日,有人持敗席一扇,踵門而告曰:“昔魯哀公命席以問孔子,此孔子所坐之席也。”秦氏大愜,以為古,遂以附郭之田易之。逾時,又有持枯竹一枝,告之曰:“孔子之席,去今未遠,而子以田售。吾此杖乃太王避狄,杖策去邠所操之棰也,蓋先孔子之席又數百年矣,子何以償我。”秦士大喜,因傾家資悉與之。既而又有持朽漆碗一隻,曰:“席與杖皆周時物,固未為古也。此碗乃舜造漆器時作,蓋又遠於周矣,子何以償我?”秦士愈以為遠,遂虛所居之宅以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資用盡去,致無以衣食,然好古之心,終未忍舍三器。於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執舜所作之碗,行乞於市,曰:“那個衣飲父母,有太公九府錢,乞我一文!”聞者噴飯。

221、撞車

有貴公子駕車出遊者,策馬馳驅,自矜便捷,適與五套大車相撞擊,公子顛踣於車前。因挾父兄勢,控諸縣官。官廉,得其情,謂之曰:“大車果撞小車,公子當僕於後,今公子僕於前,是小車撞大車也。”罰令出貲,為賈人修車費。公子無以辯,慚忿而歸。

222、中貴人講書

223、聖琵琶傳聞

有書生欲遊吳地,道經江西,因風阻泊船,閒步入林,過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門外,小廊數間,傍有筆硯。書生攻畫,遂把筆,於素壁上畫一琵琶,大小與真不異。畫畢,風靜船發。僧歸,見畫處,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臺山聖琵琶。”當亦戲言,而遂為村人傳說,禮施求福,甚效。書生往吳,經年,乃聞人說江西僧院,有聖琵琶,靈應非一,心竊疑之。因還江西時,令船人泊船舊處,上訪之。僧亦不在,所畫琵琶前,已幡花香爐供養矣。取水洗之盡,還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歸,以失琵琶故,鄰人大集,方共悲嘆。書主故問,具言前驗:“今應有人揹著琵琶,所以潛隱。”書生大笑,為說所畫及拭卻之由,自是靈聖亦絕。

224、李自成入京前夕

崇幀末年,北京人有隻圖今日、不過明朝之意。貧富貴賤,各自為心。每雲:“流賊到門,我即開門請進。”不獨私有其意,而且共有其言,已成崩解之勢矣。午未之間,大兵入京,都城戒嚴。錢數萬,命諸營千總每人領錢幾千分授守城兵,每兵二十錢,兵領出,以指彈錢曰:皇帝要性命,令我輩守城,此錢止可買五六燒餅而已。既而內不發錢,使京中富家出錢養兵。如百金之家,出銀五錢;即妓家亦出五錢……以故人心益離,而事自壞。謂皇帝欲守天下,而徵及妓銀,時事可知矣。

225、富翁

富翁某,商賈多貸其資。一日出,有少年從馬後,問之,亦假本者。翁諾之。至家,適几上有錢數十,少年即以手疊錢,高下堆壘之。翁謝去,竟不與資。或問其故,翁曰:“此人必善博,非端人也,所熟之技,不覺形與手足矣。”訪之果然。

參考:網路蒐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