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為什麼要“入土為安”?為什麼要立碑?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7-28

人死了為什麼要“入土為安”?為什麼要立碑?匿名使用者 推薦於2018-04-14

處理逝者遺體、遺骨的方式,傳統的習俗是“入土為安”,即把逝者遺體、遺骨掩埋在泥土裡。放眼四海,土葬習俗曾普遍流行於世界各民族的社會生活中。據考古成果印證,人類以此方式處置已故同類,約始於舊石器時代中期;在我國則要推遲至舊石器時代晚期以後。從現存考古資料看,不論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還是丁村人,似均無“入土為安”的習俗。迄今為止,考古發現最早有意識地埋葬死者的,是生活在距今約一萬八千年的山頂洞人。考古研究表明,這種習俗的普及又經歷了漫長的歲月,這顯然與某種觀念的最終成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設問:在土葬習俗出現之前,人類是怎麼處置同類中已故者的屍體的,土葬習俗是如何出現的,土葬習俗及其相關的觀念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說,人類喪葬史上曾有過一個“食葬”階段,即以分食屍體的辦法處置死去的氏族成員。《隋書·東夷列傳·流求國》:“其死者氣將絕,舉至庭,親賓哭泣相吊……南境風俗稍異,人有死者,邑里共食之。”元周致中《異域志·啖人國》:“凡父母老則與鄰人食之,其鄰人之父母老亦還彼食之。”因知“食葬”習俗曾流行一時。而土葬習俗是氏族成員之間血親感情逐漸養成後的選擇。

一說,人類喪葬史上曾有過一個“棄置垂死之人”的階段(無所謂殯葬),如古籍中所述的“棄之溝壑”就是這種處置方式。土葬習俗的出現則與人類孝親觀念的形成有密切關係。這種觀點,也符合早期儒家對土葬形成原因的解說。如孟軻以為:上古時代父母死了,子女便把屍體棄置山溝。後子女見父母遺體遭獸咬蟲叮,內心感愧,於是就將屍體掩埋。“蓋歸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孟子·滕文公上》)。《呂氏春秋》也以孝親之說解釋土葬由來:“孝子之重其親也,慈親之愛其子也,病於肌骨,性也。所重所愛,死而棄之溝壑,人之情不忍為,故有葬死之義。葬者,藏也。”

一說,土葬習俗的出現與初民靈魂觀念的萌發有關。在元謀人和北京人時代,人死棄屍於野,與動物處置同類的方式沒有區別。至山頂洞人時代,人類已有了兩個世界的觀念。人們不僅懂得人與自然界的分別、與動物的分別;而且懂得把活人與死人分開,把生與死分開,從而產生人死後到另外世界生活的靈肉可以分離的靈肉二元觀。因此在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人類對於死人的埋葬,已經是一種以靈魂信仰為依據的有意識的行為。這種觀點實際上也是秦漢部分學者解釋土葬起源的觀點,如《禮記·祭義》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之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韓詩外傳》曰:“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精氣歸於天,肉歸於土”。這與當時的人關於冥府、地府的觀念是一致的。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中,曾出土有記載死者身分和下葬時間的“遣策”,這類寫明是“告地下官吏書”的遣策,在另一些古代土坑墓中也常有發現。由此可見,土葬所象徵的陰間世界,就是地下的世界。

一說,土葬習俗緣起於靈魂信仰,但其普及為我國傳統的殯葬習俗,與根深蒂固的崇土意識密不可分。中原土地肥沃,人們以農耕為業,把土地視為生命之本,並由此形成生命從泥土中來然後回到泥土中去的觀念。人死葬入土中,正與生生不息的生命創始與輪迴的認識相契合。舊時民間有一個關於土葬起源的傳說,頗能反映土葬習俗中的心態:相傳殷周之際,中原盛行野葬,屍體被拋置野外任由鳥獸自然啄食殆盡。姜子牙徒弟武吉之母死後,武吉照老規矩把老母背到了野外,然後哭著來見師父。姜子牙問他何故面有戚色,他回答說,想到老母將被野獸撕食,所以傷心。姜子牙想了片刻,說:“人活著要食土,死了也該入土啊!為何不挖坑將老母埋入土中呢?”武吉忙拜謝師父的點撥,返回去把母親埋了。從此,人們用土葬方式處置親人的遺體,並有“人吃土歡天喜地,土吃人叫苦連天”之諺,意思是說人活著吃土裡長的莊稼是高興事,人死了被土“吃”掉是傷心事,以此形容人無論死活都離不開土。

人死了為什麼要“入土為安”?為什麼要立碑?匿名使用者 2013-08-11

秦朝之前是不立碑。漢朝統一文字,建立所謂的“漢字”規定沒有大功績不允許立碑,否則當成謀反。後來唐朝建立,廢棄不允許為普通人立碑的規定。得到很多普通老百姓的認同,紛紛為死去的祖先,和親人立碑。一代傳一代,直到現在。所以現今唐代前除了著名人士外,是找不到普通老百姓的墓碑。

人死了為什麼要“入土為安”?為什麼要立碑?匿名使用者 2013-08-11

入土為安源於人們對死者死後要四肢身體完整地埋葬才會在“那邊”過得好的信仰

立碑主要是為了記述死者生前的功績,便於後人祭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