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芝蘭之室,努力與之化矣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1-17

入芝蘭之室,努力與之化矣天然槑17 2022-06-28

——《72堂寫作課》讀書筆記

與君子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之化矣。那看書,就看大師級別的吧。至於能否“與之化”就聽歲月的吧。接下來,梳理一下思緒,寫寫看後收穫。

如果按部就班的系統的去講寫作,我想《72堂寫作課》是首選的。正如商金林所說:“這本書一反常規,自建體系,標新立異,把文選文法,及作文教學融為一體,改變了文學文法,作文教學,各行其是,互不聯綴的疾弊。”

接下來梳理一下。

日記

日記就是日日記錄,把每天自己所見所聞,所做所感所想都寫下來。讀者就是自己。所以寫法比較自由。完全是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看法,不受任何約束。所以也更容易暴露自己的缺點,正好可以修繕一下自己。我手寫我心,文筆也能得到鍛鍊。

隨筆

隨筆和日記,都是生活的記述。日記,是以時間為綱領。隨筆呢,當然就是隨時隨地的記錄一些生活。比如說讀書的心得,見聞,對事物的感想和看法,生活上的心情起伏變化,無論是怎樣的零碎的東西,都可以是隨筆的題材。至於表現形式和表達方法,都是不一而足,根據具體的情況不拘一格,至於長短也是隨性的。所以說隨筆和日記都是一樣的,多寫肯定對練習習作有很大的好處。對語文的核心素養也有很大的提升。比如說我們寫讀書筆記,對某一篇文章或者是某一本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思考多了,寫多了,我們自然都能夠提升我們的眼力見兒,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以及我們的解讀能力。

材料的取捨

就像葉聖陶和夏丏尊兩位老先生說的。材料不愁沒有,問題是在怎樣判斷,怎樣取捨。材料選擇肯定要選新鮮的。所謂“新”,作者說大概可歸納為三種形式,“ 一是某種新的知識,二是某種新的情況,三是某種新的教訓” 。記敘文所給予讀者的,無非是知識、情味、教訓三種東西。材料的取捨還要看文章本身,要表達一個什麼樣的意思。

書中的這個例子說得很明白,他說寫“月”,天文書裡所取的材料和詩歌裡所取的材料不同。天文學書裡的“月”是知識的,它怎樣生成,經過什麼變化,直徑若干,形狀怎樣,光度怎樣,怎樣繞著地球運轉,運轉的速度若干等等是適當的材料。詩歌裡的“月”是情味的,或者說它如“弓” ,如“蛾眉”,或者者把它當作人, “把酒問月” ,說它在那裡“窺人” ,或者把它的“圓缺”來作離合悲歡的譬喻,所取的完全是和天文學書裡不同的材料。

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

景物描寫並不像工筆畫樣樣都要陷入文章裡面,都要刻畫出來。

如何選景?一切景語皆情語。所謂的景,其實是情感化了的景,並非全是客觀的。所以寫這個景色是為了烘托自己內心的情感。這樣我們選定自己有益於表達自己情感的景物來寫。

如何描景?自然要抓住自己的印象,各種感覺。比如說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等。我們在寫景的時候容易出現一些弊端,多用了一些形容詞和副詞,當然,用這些詞,可以讓文章更有文采,但也容易讓景色變得“大眾化”變得“概念化”。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我們到了杭州西湖,看到西湖的景色,於是就寫,“這裡的景色實在是太美了”。這裡的“太美”兩個字就是概念化的。尤其是沒有到過西湖的那些人,僅僅看得“太美”,兩個字是無法在腦海中具體的感知到美,因為這兩個字並不能形成畫面感。所以得具體的去說。說西湖的水,西湖的山,西湖的人,西湖的天空……然後,讀者才能夠在腦子裡面勾勒出西湖的畫面。才能夠感同身受的慨嘆:太美了。

人物描寫其實也是這樣,不能籠統的去用一個詞來概括人物的狀貌,服裝,表情,動作,言語,行為……刻畫人物當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所有的都寫進去。如果去確定寫什麼不寫什麼,那就要看你想要表達這個人什麼樣的特點。表達這個人物什麼樣的品格。根據這個確定寫哪個,不寫哪個;哪個祥寫,哪個略寫。但不管怎麼樣都要有畫面感。

還有一點需要補充——修辭手法的運用。

在我們的寫作的過程裡,如果遇到了一些表述無法具體真切的地方,就需要我們使用一些修辭手法來輔助表達。讓陌生的東西熟悉化,讓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比如斯蒂芬·茨威格在《一顆心的淪亡》裡寫一個人思緒很亂。他寫道:“他試著思考,可是思緒一團混亂,像許多蝙蝠飛成一團。”我們可能不知道他的思緒到底有多混亂,但是許多蝙蝠飛成一團,這個形象,是很具體的,我們可以在腦子裡面去想,一旦想出來這個畫面,我們就可以知道,他的思緒到底有多混亂。

與君子居,會不會真的就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隨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