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逝去,詩人悲不自勝,痛哭著說:故人行跡滅,秋草向南悲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2-05

友人逝去,詩人悲不自勝,痛哭著說:故人行跡滅,秋草向南悲得書文化 2022-07-02

關於人的一生,有的人說是悲劇,有的人說是喜劇,還有人直言悲喜交加。或許,因為每個人的遭際不同,必然會得出差異的結果。然而事實上,如果從大方向上講,我們不知來從何處,也不知去往何方,真正能夠體察得到的僅僅只有現在,而現在也常常會使人身不由己。所以,歸根結底,人生還是一場荒誕劇。

每個人的命運恍若一條河流,沒有人能夠跨入第二次。生老病死,排在末尾墊底的往往顯得有些最殘酷。可是有什麼辦法呢?我們無法鎮靜地開始思考,因為上帝看見我們一皺眉頭,就會發出陣陣諷刺性嘲笑。

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恐怕沒有哪個人能夠坦然相迎;如果有,其人神經肯定格外粗壯且與眾不同。這樣的人有點兒不可理喻的,可以棄之不論也罷。陶淵明十分曠達,說:“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擬輓歌辭》其三),我們終究沒有如此境界,內心還是非常糾結。

首句 “故人行跡滅” ,似乎十分突然,就給我們傳來一種人生的幻滅感。彷彿兩個人正在談著熱門話,驀地,其中一個跑到了另外一個話題之上。這種突兀性,使人心中沒有半分託底,非常驚訝。親愛的老朋友,說沒有就沒有了啊,從此之後,在這個人世間,再也尋覓不到他的半點形影蹤跡,一切都消失得乾乾淨淨,一切都毀滅得徹徹底底。

這裡的故人,真正是死去之人,不再是可以相見的老友,而是陰陽相隔、天人一方、永難再逢的場面。這種關係的突然出現,彷彿驚天霹靂,恍若兜頭涼水,把滿懷熱忱生活在世間的人給猛地驚醒。年輕的時候,都以為還有大把時間可供揮霍,等到兩鬢染霜之時,才知道青春就像那出籠小鳥不能再回來。

次句 “秋草向南悲” ,特意營造一片哀泣的景象,向我們顯現出命運難以把握的無力感。深秋季節,寒風蕭瑟,草木枯黃,落葉歸根,在如此淒涼的境地,萬物含悲,開始深深地懷念著南方溫暖的氣候。那個時間段內,春暖花開,草木豐茂,萬事萬物都追逐陽光,葳蕤生長,散發著青春氣息,充滿了生機勃勃。

秋草,行將枯萎之草,正處於季節的末尾,預示著生命的凋落無法躲避。此處,提到秋草的形象,有著兩個顯要的作用是無法避免的,一是用以暗喻生命的時效性,是短暫的,剎那榮華;一是用來抒發詩人對友人離世之內心悲痛,所謂“草木含淚,山河同悲”,痛何至哉,難以言表。正是: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末尾兩句 “不欲頻回步,孀妻正哭時” ,延續前面敘述的事實,以及指明的“悲”意。至此,詩人抒寫重點專門落腳在“悲”字上,並把悲傷的景象一一呈現:腳步遲緩凝滯,頻頻含悲回頭,實在捨不得離去,只因今日一別,他年黃土草草;等到大多數送葬之人遠離後,還能夠聽見充滿著悲痛的慘厲哭喊聲迴繞墳頭,再次停步回顧,但見喪夫的寡妻仍跪伏在地面上悲慟欲絕。

惋惜著友人的離去,暫借秋草以表哀思,其沉痛之處,仍須落到實處。所以,詩人在這裡沒有浪費一絲一毫的筆墨,繼續進行著自己的真情敘寫。他沒有半點空洞無物的假大上,僅僅一個簡單的動作“頻回步”,就把自己對友人難割難捨的深厚情誼,表達得淋漓盡致,刻畫得入木三分。如此描寫尚且嫌棄不夠,詩人另外再續接一幅眼前更為寫實的畫面:孀妻正哭。原來,還有更痛苦、更珍愛的人,當其他人都漸漸離開,她仍舊留守在最後時刻,還在哀痛悲鳴著。

詩題曰《哭李別駕》,落在字面上,使我們看得夠清楚的,似乎只有死者的妻子“正哭”。然而,這僅是明面,是詩人的有意為之,故意展現出來的的第一層,孀妻的眼淚之痛哭。隱藏在所有細膩敘述和真情抒寫的文字背後,是必須靠我們伸出雙手,自己去摸索著的,才是詩人那些因為流出眼眶時間太久後顯得有些冰冷的淚珠。因為我們的生命很脆弱,所以我們的情感必須表現得堅硬。

(,侵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