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習俗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1-11-06

龍的習俗小買賣人兒 2009-12-05

我們熟悉的龍的形象,具備了很多古代氏族動物圖騰的很多形象特徵,它代表著權力、威嚴、力量、勇猛、無敵、無畏、正直等。古代皇帝自喻真龍天子,龍是皇帝的象徵,皇帝的衣服叫“龍袍”,皇帝的床叫“龍床”等等。

現在出土最早的龍的形象距今近八千年歷史。自古至今的“龍”字,有將近100個。龍圖騰的周打敗了鳳圖騰的商,龍和鳳的形象就保留了下來。

農曆2月2日是“龍抬頭”節,預示人們要有大的作為和發展!!!

這一天要吃“龍鱗(餃子)”、吃“龍鬚(麵條)”、吃“龍眼或龍蛋(元宵)”等等。

端午節及好多節日在南方要賽龍舟!

擀一張大餅,放上各種餡兒,捲成圓柱條狀,整個上屜蒸熟在切著吃,叫:懶龍。

民間有舞龍(包括:布質、塑膠、木質、藤質、草質等等),有一人舞、兩人舞及多人舞。有噴水的、噴煙的、噴火的等等。

中國人都稱自己是“龍”的傳人。

人走路有力迅速,稱:龍行虎步。描寫人或場面的詞:龍馬精神、龍騰虎躍、神龍見首不見尾、畫龍點睛、龍飛鳳舞、龍雛鳳種、龍德在田、龍雕鳳咀、龍斷可登、龍虎風雲、龍化虎變、龍荒蠻甸、龍江虎浪、龍駒鳳雛、龍舉雲興、龍樓鳳城、龍樓鳳閣、龍樓鳳闕、龍盤虎拏、龍盤鳳逸、龍盤鳳翥、龍蟠虎伏、龍盤虎踞、龍蟠虎繞、龍潛鳳採、龍屈蛇伸、龍蛇飛動、龍蛇飛舞、龍神馬壯、龍生九子、龍生龍鳳生鳳、龍潭虎穴、龍韜豹略、龍騰鳳集、龍騰虎蹴、龍騰虎嘯、龍騰虎擲、龍跳虎臥、龍頭鋸角、龍威虎震、龍威燕頷、龍驤豹變、龍驤虎步、龍驤虎視、龍驤虎嘯、龍驤麟振、龍翔鳳舞、龍翔鳳躍、龍翔鳳翥、龍肝鳳膽、龍血玄黃、龍血鳳髓、龍言鳳語、龍顏鳳姿、龍吟虎嘯、龍躍鳳鳴、龍躍鴻矯、龍戰玄黃、龍戰魚駭、龍章鳳彩、龍章鳳函、龍章鳳姿、龍章麟角、龍章秀骨、龍爭虎鬥、龍姿鳳採、潛龍在淵、威龍出海、猛龍過江等等等等。

舞草龍的習俗:

龍用稻草紮成得名。用一大把稻草紮成有嘴、有角、有眼睛、有鬍鬚的龍頭,用一捆稻草索紮成與龍頭頸一般粗尺多長的七節龍身,再用一把稻草紮成魚尾形的龍尾,一共九節,用稻草間隔地串連起來,每節插一根竹木杆為把。舞草把龍,主要在土家農村山寨舉行,每年農曆五月至七月,為舞草把龍時間,舞龍的意義是娛樂中包含驅瘟、防火兩種。

驅瘟。農曆五六月間,是田間稻草苗猛長期,天氣炎熱,病蟲多發,其中毀滅性的病蟲害為“稻瘟病”,在科技落後無法防治的時代,土家農民以舞草把龍來驅逐稻瘟病,久之成習,聚眾娛樂。舞草把龍驅瘟,從村寨出發到田野,在每片稻田區、每丘田坎上都要依次順路舞到,舞的動作與燈龍相同。舞龍隊伍,在吹牛角號、放三眼炮、敲鑼打鼓、燃放鞭炮聲中表演舞技,頗為壯觀。在各自村寨的所有田間舞完後,將草把龍抬到溪溝邊燒掉,謂之送龍歸海。

遷火焰。農曆的五月端午節前後或七月間稻穀即將成熟期在村寨舉行。舞龍這天,全寨各家的堂屋中間放一盆水和一篩子五穀雜糧,候舞龍隊伍來。舞龍隊伍中除了舞九節草把龍外,有一條將一丈長的竹子從中破成船形,在中間裝一盆炭火的火焰,由二人抬著。另有射水、射箭和土老司三人及隨後自由觀眾若干。舞龍隊在土老司領頭下,從村頭第一家開始由上而下順次進各家堂屋後,龍頭向堂屋神龕做三點頭行禮,接著繞堂屋一圈,再舞各種花樣。此時,射水人用射水筒(形狀與第三章“打水槍”一樣)吸盆中水向東南西北中五方射水(意為滅火),土老司抓篩中五穀向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撇一把。撇到中方為堂屋大門外時,舞龍隊出門舞到另一家堂屋。全寨各家都舞到以後,把草把龍和火焰抬到溪溝邊燒掉,澆水回海。舞龍遷火焰的意思是:請龍把火焰神遷出村寨,以免火災保平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