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如何擺脫困境,獲得重生?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05-12

中國戲曲如何擺脫困境,獲得重生?cl2636 2006-05-24

建國以來,有關部門曾多次統計全國戲曲劇種,由於消亡、新增等原因,始終沒有

一個確切數字。1997年連續獲得全國辭書工具書一等獎和全國圖書獎的《中國

戲曲劇種大辭典》收錄了335個。專家認為,這個數字是經過反覆研究並建立在

客觀事實基礎上的,較符合實際。它涵蓋了包括臺灣在內的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

轄市,橫跨宋元至現代900多年曆史,凡歷史上流傳過今已消亡或建國後新戲種

都一併收錄在內。

以下劇種見專條: 京劇、崑劇、吉劇、皮影戲、花鼓燈、莆仙戲、晉劇、傣劇、

滇劇

黃梅戲

黃梅戲是中國四大地方劇種之一,原稱黃梅調、採茶歌,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一帶,

發展成熟於安徽安慶。清道光年間開始成為小戲

,演唱以安慶方言為主,後吸收了徽劇、青陽腔特點,逐步有了大戲的基礎。建國

初還僅限於安徽、湖北、江西沿江一帶流行。50—60年代,黃梅戲的影響力曾

達到第一次巔峰,代表劇目有《天仙配》等,代表人物是嚴鳳英、王少舫等。19

53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立。80年代,黃梅戲達到了第二次巔峰,代表劇目

有《紅樓夢》、《孟姜女》、《鄭小姣》等,代表人物是馬蘭、黃新德、陳小芳、

吳瓊、韓再芬、潘啟才等。從70年代後期到90年代中期,安徽新創作的劇本超

過1000部,其中大量被排演,從中產生了一批精品。1991年,黃梅戲《紅

樓夢》面世,並獲文華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獎。 50年代,絃樂被引進黃梅戲。

70年代後期,黃梅戲音樂開始管絃樂化,吸收了西洋歌劇的一些表現方法,如重

唱。從80年代中期開始,黃梅戲開始被匯入電視,黃梅戲與電視的嫁接,是這種

古老藝術的又一次飛躍。黃梅戲先後有60多部、200多集被拍成電視劇。大眾

電視金鷹獎從第三屆開始,連續12年被黃梅戲電視劇獲得,其中著名導演胡連翠

獨得五屆。 呂劇 呂劇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

迄今有100年曆史。最初的呂劇班大都走鄉串村,演出于田間地頭,影響甚小。

1910年前後搬上舞臺。1953年山東省呂劇院成立之後,才使呂劇成為遍及

山東、享譽全國的劇種。 呂劇屬於鄉村藝術,演農家事,唱農家情,角色多是

小生、小旦、小丑,唱詞和道白取自民間用語。伴奏樂器以墜胡、二胡、三絃為主

。 傳統劇目有《畫龍點睛》、《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借妻》、《

石龍灣》等。 代表人物有郎鹹芬等。 二人臺 二人臺是中國內蒙古的地

方戲曲劇種之一。它起源於清朝末年,一直在內蒙古、山西、陝西民間流傳,由民

間小曲、絲絃坐唱、逐漸演變到化妝、著裝打地攤小型演出。 二人臺劇目有強

烈的時代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它的語言生動風趣,表演火爆熱烈,唱腔粗獷豪放

、高昂悠揚,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深深紮根,倍受歡迎。 桄桄劇 桄桄劇又叫

漢調桄桄劇、漢中梆子戲,是陝西省九大劇種之一,也是陝南最大的劇種,是全國

稀有劇種之一。桄桄劇始於元代,其鼎盛時期,約有19世紀中末葉。自光緒年間

起,漢中一帶有40多個專業桄桄班社。民國20年(1931)後,各班社大多

迫於生計而停散,境內僅有同樂、協和兩個班社,亦流落異鄉演出。解放後,政府

組織人力挖掘出桄桄劇目723個,整理繪製臉譜200多幅。50年代,南鄭桄

桄劇團成立,“文革”受衝擊,到70年代恢復原名,專演漢調桄桄。至此,專演

這一劇種的僅南鄭劇團一家。 彝劇 彝劇最早形成於雲南省大姚縣直苴、曇

華一帶彝族聚居區。1958年正式定名為彝劇。它流行於雲南省的楚雄彝族自治

州和部分彝族自治縣,從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多為業餘演出,1984年3月

正式成立楚雄州彝劇團。 彝劇最早形成的劇本是1947年由大姚縣直苴鄉利

皮埂小學教師羅守仁、李鳳章編演的《委員下鄉》、《光棍會縣長》等劇目。代表

劇目有《蔑獨尼鬧店》、《半夜羊叫》等。 彝劇的音樂唱腔因彝劇流行的地區

不同,形成的音樂也不盡相同,所以至1995年也沒形成比較固定的板腔化或聯

曲體的音樂唱腔。彝劇的伴奏樂器有葫蘆笙、笛子、小悶笛、三絃、二胡、四胡、

嗶嚕、向蔑等。打擊樂有鑼、鼓、鈸等。 眉戶戲 眉戶戲相傳出自陝西眉縣

和戶縣,後流傳至晉南地區,因而具有山西的特色,在西北各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眉戶戲起初是彈唱故事,後演變為登場扮演的形式,它大量採用民間流行的小曲

、歌謠,以樸素的語言表現人民生活。眉戶戲有72大調,36小調,沒有嚴格的

格律限制。 碗碗腔 碗碗原為流行於陝西東部一帶的紗窗皮影戲。由於樂器

中有小銅碗配合月琴,形成獨特的音樂風格,因而得名。1956年在皮影戲的基

礎上發展成為舞臺劇。 上黨皮簧 上黨皮簧流行於晉東南,是上黨梆子的一

種聲腔,與上黨昆戲、上黨梆戲、上黨羅羅腔、上黨卷戲同臺演出,合稱“昆梆羅

卷簧”。皮簧傳入上黨地區至少已有180多年的歷史。傳統劇目有90多個。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是梆子聲腔的一個重要支脈,

不僅盛行於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東、東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及農

村,是一個流行地域廣泛、影響較大的劇種。河北梆子多為河北口語,通俗易懂,

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唱腔高亢激越,伴奏亦鏗鏘有力。 評劇 評劇原名“平

腔子戲”,俗稱“唐山落子”、“蹦蹦戲”,其前身是河北東部灤州一帶的對口“

蓮花路”。在華北、東北及其它一些地區流行很廣。評劇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京劇

、皮影、大鼓等的音樂和表演藝術,解放後特別是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取得了很

大的成就。 絲絃 絲絃是河北省地方戲曲中歷史較長的劇種之一。絲絃屬“

絃索聲腔”系統,因以絃索(一種形似柳葉琴的彈撥樂器)伴奏而得名。絲絃流行

於石家莊、保定、邢臺一帶,產生於農村,流行於農村,因此從唱腔到表演均具有

濃厚的鄉土氣息。其伴奏樂器以後改以板胡、笛子、笙三大件為主,絃索退居次要

位置。 閩劇 閩劇發源於福建閩海帶,一般稱為“福青戲”,流行於福州市

及閩中、閩東、閩北等福州方言地區以及臺灣南洋等地。角 色分行早期很簡單,

只有生、旦、丑三個角色,俗稱“三小戲”,後吸收徽班、京劇的分行,角色逐漸

完整。閩劇的傳統劇目有1千多出。 高甲戲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

角戲”、“大班”、“土班”,最初是從明末清初流行於閩南農村的一種裝扮梁山

英雄、表演武打技巧的化妝遊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閩南劇種中流傳區域最廣

、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音樂曲調來自南音,但旋律節奏比較自由活潑

。劇目分為“大氣戲”、“繡房戲”“丑旦戲”三大類,傳統劇目有900多個。

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臺灣和港澳,東南亞和美洲華僑居住地區也

有演出。明代弋陽腔、崑腔相繼流傳到廣東,清初徽班、湘班又在廣東風行,這些

劇種相互影響,並吸收了廣東民間曲調,於雍正前後匯合形成粵劇。角色分行有末

、淨、生、旦、醜、外、小、貼、夫、雜10行。 山歌劇 山歌劇也叫客家

戲,流行於廣東的興寧、梅縣一帶客家人居住的地區。原為客家山歌,後吸收了廣

東漢劇和梅縣地區的民間音樂,發展為舞臺劇,基本以笛子高胡、二胡等樂器進行

伴奏。 北昆 北昆又稱“高陽崑腔”,流行於北京市和河北省各地,約有1

00多年的歷史,是崑曲在北方的一個支流。崑曲在明代中葉以後,便由士大夫們

帶入北京,並逐步流傳到河北各地。過去的藝人以河北高陽、玉田籍的為多,也兼

演一部分高腔戲,唱白基本用北方語言。 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上海以及

許多省區和城市。清末在浙江紹興地區的山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當地其它劇種的曲

調和表演藝術而初步形成,當時稱為“小歌班”或“的篤班”。30年代以後在上

海接受話劇、崑劇的影響。1942年起始稱為越劇。主要曲調有四工調、尺調、

弦下調等。 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麗水、臺 州、建德、淳安、桐廬

以及贛東北一帶,俗稱“金華戲”,因金華古稱婺州,1994年秋定名為婺劇。

自明末以來,流行崑腔、高腔、亂彈、徽戲等大戲和灘黃明調等小戲,在發展過程

中,常常同班演出,相互影響,藝術風格上逐漸接近。後來各劇團大多兼唱各種腔

調,而以亂彈、灘黃演唱較多。婺劇傳統劇目較多,高腔劇目多為明代作品。特技

表演甚多,如變臉、耍牙、滾燈、紅拳、飛叉、耍珠等。角色行當分15行。

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由曲藝文琴(又名“揚琴”或“貴州彈詞”)於50年

代發展而成,當時稱“文琴劇”。1958年起改為黔劇。主要曲調有清板、二板

、三板、陽調、二流、苦稟等。伴奏以揚琴和高胡為主。 採茶戲 採茶戲是

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各種採茶戲的統稱,

均由民間歌舞發展而成,以江西最流行,支派也最多,有撫州採茶戲、南昌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武定採茶戲等,歷史都在一二百年左右。採茶戲同花鼓戲、花燈戲

等的藝術風格相近。 楚劇 楚劇舊名“西路子花戲”,流行於湖北以及江西

的部分地區。原系湖北東部的花鼓戲,先後吸收了民間歌舞以及漢劇、京劇的唱腔

和表演方法,逐漸提高發展。 豫劇 豫劇原稱“河南梆”,也叫“河南高腔

”,流行於河南及鄰近各省的部分地區,是明代秦腔、蒲州梆子先後傳入河南地區

同當地民間小調結合而成的。豫劇有豫東調兩個支派,豫東調音調高亢,唱用假嗓

,稱為“上五音”;豫西調音調較低,唱用真嗓,稱為“下五音”。 藏劇

藏劇俗稱藏戲,在中國少數民族劇種中,是產生最早、流傳甚廣的劇種之一。藏劇

大多是歌舞劇,傳統劇目大多取材於帶有宗教色彩的民間故事,過去都在廣場演出

,現已搬上舞臺。 彩調 彩調素有“快樂的劇種”的美譽,是廣西主要地方

劇種之一。曲調中大多夾有“哪嗬咿”、“咿嗬嗨”等襯詞,故彩調又有“嗬嗨戲

”之稱。 彩調表演以載歌載舞見長,是典型的“三小戲”。扇子、手帕、綵帶

統稱為彩調“三件寶”。彩調的內容大多反映民間傳說故事。 漫瀚劇 漫瀚

劇1986年誕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同年內蒙古包頭市漫瀚劇團式立。第一

部漫瀚劇為《豐州灘傳奇》。 台州亂彈 台州亂彈創於明而興於清,當時叫

“崑腔班”,後叫“老亂彈”,以唱亂彈腔為主,保留部分崑腔戲,同時也吸收了

高腔戲,形成了昆、高、亂三腔合唱的亂彈班。台州亂彈的音樂用絲竹伴奏,唱腔

委婉抒情,並以小丑為主角,曾流行於浙江台州、溫州和寧波等東南沿海一帶。

至清末民國年間,台州的亂彈班子已發展到28個。台州亂彈劇目有300多本

,集台州的民間音樂、村巷小曲、武術、民間風俗之精華。1954年被文化部列

為全國318個地方劇種之一。

只要我們不斷傳揚這種文化 相信這種藝術 我們的國粹一定會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中國戲曲如何擺脫困境,獲得重生?聞春C7 2006-05-24

中國戲曲是時代的產物,發展到了今天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戲曲的唱腔。道白。

服裝和敘事的程式結構顯然已落後與今天的快節奏和視聽審美的需求,這就是

今日戲曲的現狀。國家的扶持,重視,再加上戲曲界的改革和推陳出新,相信,

中國的國粹會發揚光大的。

中國戲曲如何擺脫困境,獲得重生?櫻筱沫luola 2012-04-14

中國傳統戲曲的流傳,體現了先人們的智慧,我們應該更好的傳承下去。就“中國傳統戲曲如何擺脫困境,獲得新生”開展的這次的辯論會。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戲曲的天地之中,去感受中國戲曲的迷人魅力,去體味中國戲曲的悠長韻味。

中國戲曲如何擺脫困境,獲得重生?雨中晗u6 2019-09-17

1。讓從娃娃抓起,從家長做起,去培養孩子對於戲曲知識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從中去了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其中的歷史,擴大孩子的知識面。2戲劇內容與時代接軌,在不改變戲曲本質的情況下,多加創新。3。多用新媒介如網路來進行宣傳和推廣。4。加強對青少年的培養。5、明星效應。6戲曲進課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