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之說正確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06-30

山市之說正確嗎mimi0113 2006-11-22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這裡說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然而好幾年也難得出現一次,只有少數幸運兒在偶爾的機緣裡能夠見到它,而絕大多數人只能望而興嘆。這篇文章是根據目擊者的敘述寫的,它歷歷如畫地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無論是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能曲盡其妙。

統觀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三個階段。

1。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

這是目擊者眼中的畫面。文章還描寫了目擊者的心理變化:見孤塔時,彼此“相顧驚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現的,而且跟實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驚”,但一想到“近中無此禪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宮殿出現,才悟出原來這是“山市”。這樣寫就把讀者帶到目擊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寫仍是目擊者所見畫面,但讀者在感覺上發生了變化:一切都如同親見。

2。發展階段:城郭的出現。

先總寫一筆:“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頗有恢宏的氣象。然後分寫:“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雖然寥寥數語,卻可以誘發讀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圖》相似的畫卷來。這幅畫卷最後在風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悵然。

3。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

因“風定天清,一切烏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漢的危樓,所以樓的形狀看得格外清楚,連樓外天空也顯現了出來,給人的感覺是距離比先前的城郭縮短了一些。更為特殊的是,樓上還有來來往往的人,或憑或立,與人世無異,這又給人以親切感,增強了觀賞的興趣。最後寫幻景的消失,跟影視中的漸隱鏡頭頗為相似,又使人感到餘味無窮。

結尾一段寫山上的“鬼市”,這是補筆,有照應開頭的作用,說明奐山這個地方確實能看到這種奇異的現象。

二、問題研究

1。關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聊齋志異》選本上將此文的體裁定為散文,這是正確的,因為它不僅寫出了山市變化莫測的景象,而且表達了目擊者的感情,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賞。但從初學者學習的需要來看,倒無妨把它看作一篇描寫性的說明文,因為作者的意圖是用描寫的手段來說明這種自然景象由生到滅的全過程。如果我們確認這一點,那就要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再造想像力,讓學生根據作者的描述在自己的頭腦中再造出山市的景象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如下一類問題:

孤塔的底部在什麼地方?周圍有哪些事物?

城上有樓嗎?你看見城中的街道了嗎?

危樓上有多少人?都在幹什麼?

要讓學生放開想,能畫畫兒的還可以任選一個鏡頭畫出來。總之,這堂課一定要生動活潑地進行,不拘一格。

2。引導學生閱讀自然小品

《聊齋志異》是以寫狐鬼故事著稱的,但也有個別篇章近似小品,且內容廣泛,涉及自然現象(含動物趣聞)、民間技藝等。例如《地震》一文就記錄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夏曆)戌時作者在濟南親自經歷的一次地震;《木雕人》記木偶戲;《鐵布衫法》記氣功表演;《獅子》《大鼠》《螳螂捕蟬》等記動物趣聞,等等。讀自然小品(當然不限於《聊齋志異》)可以引起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興趣,擴大視野。

練習說明

一 讀懂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1。“山市”從開始到最後是怎樣一步步變化的?(用原句回答)

2。為什麼那時候的人把“山市”又稱為“鬼市”?

3。課外請教老師或查閱有關資料,對“山市”這一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熟悉課文內容並對所描述的現象有一定認識,不致以訛傳訛。

1。回答此題要把握山市發生變化的三個階段(見“整體感知”),同時注意時間詞語“忽”“無何”“未幾”“忽”“既而”“逾時”“倏忽”的順序。要求“用文章的原話回答”,意在使學生熟悉課文的用語,不要搞成背誦,能用上大部分詞語就可算達到了目的。

2。此題道理易懂,作為問題提出,是為了防止學生以訛傳訛,有正視聽之意。

3。略。

二 看註釋,查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的含義,並把它們摘抄在筆記本上。

孤塔聳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飛甍 歷歷在目 風定天清 一切烏有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積累語彙。

教學建議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可用一節課指導學生閱讀。

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和教學要求,課堂教學可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任務是使學生能順暢地誦讀,熟悉課文中的描寫用語,並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需時約35分鐘。後一部分,任務是完成練習,需時約10分鐘。前者是基礎,基礎打得紮實,練習才能順利完成。

下面僅就怎樣完成前一部分任務提幾條建議:

一、預習還是要抓。本課生詞較多,儘管都有註釋,不多讀幾遍,仍恐難記住;文句要讀得順暢,也並非易事。對這些困難,必須充分估計到,要使學生在預習中對課文有個初步印象,並劃出難詞難句。

二、文中四字結構頗多,有的獨立成句,如“相顧驚疑”“高垣睥睨”等;有的帶有關聯詞或語末助詞,如“(既而)風定天清”“居然城郭(矣)”;有的在句中,如“(然數年)恆不一見”“(見山上)人煙市肆”等。讀好這些四字結構是關鍵。

讀全文至少四遍(約需10分鐘)。

三、把解詞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結合在一起。全用啟發提問的方式,按“山市”的三個畫面(塔和宮殿;城郭和其他建築;危樓一座)依次提問,最後再用時間詞語把它們聯結起來。(約需20分鐘)

提問完畢,最好將全文再讀兩遍,要提示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像“山市”的圖景,以保持印象的完整。

關於作家作品的介紹,切忌貪多,如果練習完成得快,也可以講一兩個短小的故事。題注已經講到了的,用不著重複。

有關資料

一、作家和作品

蒲松齡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家庭,早歲即有文名,多次參加省試,卻始終沒有考上舉人,到71歲才援例成為貢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蘇寶應做幕客外,都在家鄉當塾師,終身鬱郁不得志。《聊齋志異》是他用幾十年的時間寫成的,他稱這是他的“孤憤之書”。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它以談狐說鬼的形式,揭露當時現實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惡,對科舉制度和禮教也有所批判,並以同情的筆調描繪了青年男女相愛的故事。但書中也存在著一些宣傳忠孝節義的封建倫理觀念和迷信色彩。

二、譯文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颳起大風,煙塵瀰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幹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杆)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三、《聊齋·自志》

披蘿帶荔,三閭氏感而為騷;牛鬼蛇神,長爪郎①吟而成癖。自鳴天籟,不擇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螢之火,魑魅爭光;逐逐野馬之塵,魍魎見笑。才非幹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於斷髮之鄉;睫在眼前,怪有過於飛頭之國。遄飛逸興,狂固難辭;永託曠懷,痴且不諱。展如之人,得勿向我胡盧耶?然五父衢②頭,或涉濫聽;而三生石③上,頗悟前因。放縱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廢者。松懸弧時,先大人夢一病瘠瞿曇④,偏袒入室,藥膏如錢,圓粘乳際。寤而松生,果符墨志。且也:少羸多病,長命不猶。門庭之悽寂,則冷淡如僧;筆墨之耕耘,則蕭條似缽。每搔頭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蓋有漏根因,未結人天之果;而隨風蕩墮,竟成藩溷之花。茫茫六道⑤,何可謂無其理哉!獨是子夜熒熒,燈昏欲蕊;蕭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嗟乎!驚霜寒雀,抱樹無溫;吊月秋蟲,偎欄自熱。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⑥間乎!

註釋:①〔長爪郎〕指唐代詩人李賀。杜牧為他的詩集作序,有“鯨吸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的評語。 ②〔五父衢〕古道路名,在今山東曲阜。③〔三生石〕相傳在杭州天竺寺後山。唐李源與圓觀和尚的後身曾相會於此。④〔瞿曇(tán)〕釋迦牟尼的姓,這裡指僧人。⑤〔六道〕佛教名詞。佛教將眾生世界分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類,輪迴相續。⑥〔青林黑塞〕語出杜甫《夢李白》:“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這裡是以李、杜的友誼比喻知交。

山市之說正確嗎熊竹筱u4 2006-12-02

見到它,而絕大多數人只能望而興嘆。這篇文章是根據目擊者的敘述寫的,它歷歷如畫地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無論是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能曲盡其妙。

統觀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三個階段。

山市之說正確嗎0再不斬卡卡西0 2006-11-25

山市蜃樓跟海市蜃樓、沙市蜃樓一樣,是物質透過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把彼地物體的影子“放映”到此地的一種自然現象。這種現象曾多次出現過:我國渤海南岸的蓬萊縣,就常看到遙遙千里平常根本看不見的廟島的幻影;1934年8月2日在南通附近的江面上空就出現過樓臺城廓和樹木房屋,全部蜃景達20多里。約半小時後,向東移動,突然消逝;還有在沙漠看見蜃景的。

但是,在山上發現蜃景的,至目前,似只鎣華山太子城一帶。太子城的“山市蜃樓”奇觀 ,自古有名。據採藥老人說,多年才有一現。民間把這“山市”現象神秘化了。有的書還記為“隨杜宇王入西山隱去之民,從雲裡復有歸來。”

此外,據《肅州志。西陲紀要》載, 在祁連山中也出現過“山市蜃樓”。

丁 (待考)所做的長詩《山市》記敘了變化莫測且有時令之分的“山市”。丁確是個有心人,起初他看到“祁連六月堆晴雪,赤日當天凍雲結”的壯麗景色時,有人告訴他山中有山市,他還不大相信,心有懷疑:“……羲馭將開九霄紫,黯霧東近山半起,千熊萬狀頃刻間,傍人為我談山市。昔聞山市海市同,定有妖蜃藏其中,寶光踅向甘泉浴,憑虛變幻迷長空。懷疑已久末敢說,豈有光天肆妖孽。於是他決心要看個究竟。丁 果真在三年之中的不同時間裡看到了景象各異的山市奇景。“初看山市在子醜,妖氛殺氣彌山川。往往西隅飛一縷,先為蛇豕後鳩質。飢鳶 狗,爭奔騰,狍 突散復聚”。這真是一幅活脫脫的百獸圖。而就是在百獸奔騰之中卻又“介然鐵騎從東來,髀槊腰弓莫可數,指日督從戈影回,捲風直使旌旗怒,恍聞鼙鼓萬馬嘶,猖狂鳥獸皆擒虜。”在七月間他又看到,“一麾將士氣吞牛,四面峰圍萬重壁,野鹿在囿豕在牢,霜作刀 雨作鏑,生擒死馘無盾藏,唱凱歸來斂干鏚”的兩軍激烈搏鬥的場面。直到十月,丁 才享受到了山市中一片昇華的景象,說:“十月使星乍西指,山市形容頓不爾。春樹煙籠有萬家,家家禾黍話桑麻。又化金城數千雉,繞成五色芙蓉花。晴地熙熙曲阿上,散作祥光歸滄蟒。別有餘霞蟠結成,紫府仙人白鶴氅。東向神京拜玉尊,金盤甘露 仙掌。更喜新年叱慶雲,玉枝輪圍金柯分。自從元旦至元夕,碧落朝朝呈錦文,知是天山道帝座,紛紛瑞靄先期賀。”

山市之說正確嗎xw5376170 2006-12-01

這裡說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然而好幾年也難得出現一次,只有少數幸運兒在偶爾的機緣裡能夠見到它,而絕大多數人只能望而興嘆。這篇文章是根據目擊者的敘述寫的,它歷歷如畫地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無論是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能曲盡其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