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之秋試佳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美食
  • 2022-09-15

送郭之秋試佳句拋下思念17 2022-07-31

1。 關於夏和秋的好詞佳句和詩句

秋高氣爽 秋雨綿綿 金秋季節 秋風蕭瑟 秋風送爽 層林盡染 天高雲淡 秋雲冬來 桂花飄香 秋熱如晨 中秋賞月 重陽登高 枯枝敗葉 秋草枯黃 好句: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麼羞澀,夏那麼坦露,冬那麼內向。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麼嫵媚,夏那麼火熱,冬那麼含蓄。 秋,收穫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春一樣可愛,同夏一樣熱情,冬一樣迷人。

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侗鄉的秋風和煦輕柔,藍天白雲飄逸悠揚。 好段: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個多霧的黎明溜來,到了炎熱的下午便不見蹤影。

它踮起腳尖掠過樹頂,染紅幾片葉子,然後乘著一簇飛掠過山谷離開。 再過一兩夜,秋霜在月下佈滿山谷,然後退回到北面群山那邊稍作停留,好讓金黃的初秋溫柔地撫慰大地。

輕微的茴香氣息瀰漫在天空中。還有金菊的芬芳氣味。

霧氣翻騰,被九月的月色衝破,露出一片蔚藍色的天空。 秋天,那永遠是藍湛湛的天空,會突然翻臉而露出險惡的顏色,熱帶颱風夾著密雲暴雨,洪水潛流著,復甦的草原又泛起點點蒼蒼的顏色。

然而,颱風暴雨一閃而過,強烈的氣流依然抖動著耀眼的波光。這時,只有北來的候鳥知道這張溫暖的床眠,那飛翔的天鵝、鴻雁和野鴨,就像一片陰深的雲朵,使這兒顯得更蒼鬱了。

不知道從多久起,彷彿一場緊張的拼搏終於漸漸地透出了分曉,田野從它寬闊的胸膛裡透過來一縷悠悠的氣息,斜坡上和壩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開,四下裡的樹木和莊稼也開始在微風裡搖曳,樹葉變得從容而寬餘。露水回來了,在清晨和傍晚潤溼了田埂,悄悄地掛上田間。

露嵐也來到了壩子上,靜靜地浮著,不再回到山谷裡去。陽光雖然依舊明亮,卻不再痛炙人的脊樑,變得寬懷、清澄,彷彿它終於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來了! 撲入車窗的景色,使我生髮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觸。

那碧天的雲,蠻荒的山,被秋霜洗黃的野草,儼然像一位飾著金色麗紗的處女,裸露著奶黃色的胴體,在蕭瑟的秋風中婆娑起舞,展現著消魂的倩姿。佇立在山顛的秋陽,宛如一尊威武的戰神,抖落血染的戰袍,濺在草叢中,滲入山下的小溪,泛著數不清的漣漪,嗚咽地向外流淌,從古流到今,從遼遠的過去流向那茫茫的未來。

秋,不是常說是金色的嗎?的確,她給大自然帶來了豐碩的果實,給包括人在內的眾多生物賞賜了無數得以延續生命的食糧。描寫秋天的詩句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嫋嫋: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慄:淒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範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餘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遊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2。 詩詞鑑賞《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宋代:辛棄疾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詩人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譯文:

廓之你在這初秋微涼的天氣、穿著白色苧麻織成的新衣、離開我去參加科舉考試。我彷彿看到了你以後參加考試的情景,你將與其他考生們一道在考場裡專心致志地書寫,猶如春蠶啃食桑葉,迴廊裡沙沙有聲。鄉試放榜時飄拂的桂花香已經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宮折桂;不僅如此,連下一年桃花浪湧起時像魚躍龍門一樣考試得中的會試也已經為你準備好了。

現在你攜帶著書和劍走向應試的遼遠廣闊之路,就像鯤鵬從北海展翅翱遊到南海,又像鳳凰飛向東昇的太陽。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雲直上,那時你可以輕鬆愉悅地閒看世間的舉子還在為功名奔忙。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範廓之(範開)離開家鄉踏上參加科舉考試之路,他的恩師辛棄疾臨別之際為自己的學生贈詩一首。

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一個微涼的秋日午後,詩人一邊醞釀,一邊想象著自己的學生穿著白色苧麻織成的新衣,與其他考生們一道在考場裡專心致志地寫作。落筆的聲音猶如春蠶啃食桑葉,在走廊裡清脆地迴響。

3。 辛棄疾 鷓鴣天 送廓之秋試 試“中”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白苧輕衫入嫩涼,春蠶食葉響長廊。

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

明知此日登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長安京北有一座縣,喚做咸陽縣,離長安四十五里。

一個官人,複姓宇文,名綬,離了咸陽縣,來長安趕試,一連三番試不遇。有個渾家王氏,見丈夫試不中歸來,把複姓為題,做一個詞兒嘲笑丈夫,名喚做《望江南》詞,道是: 公孫恨,端木筆俱收。

枉念西門分手處,聞人寄信約深秋。 拓拔淚交流。

宇文棄,悶駕獨孤舟。 不望手勾龍虎榜,慕容顏好一齊休。

甘分守閭丘。 那王氏意不盡,看著丈夫,又做四句詩兒: 良人得意負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君面從今羞妾面,此番歸後夜間來。

宇文解元從此發憤道:“試不中,定是不回。”到得來年,一舉成名了,只在長安住,不肯歸去。

渾家王氏,見丈夫不歸,理會得道:“我曾作詩嘲他,可知道不歸。”修一封書,叫當直王吉來:“你與我將這書去四十五里,把與官人。

”書中前面略敘寒暄,後面做只詞兒,名喚《南柯子》,詞道: 鵲喜噪晨樹,燈開半夜花。 果然音信到天涯,報道玉郎登第出京華。

舊恨消眉黛,新歡上臉霞。 從前都是誤疑他,將謂經年狂蕩不歸家。

這詞後面,又寫四句詩道: 長安此去無多地,鬱鬱蔥蔥佳氣福 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處樓? 宇文綬接得書,展開看,讀了詞,看罷詩,道:“你前回做詩,教我從今歸後夜間來;我今試遇了,卻要我回!”就旅邸中取出文房四寶,做了只曲兒,喚做《踏莎行》: 足躡雲梯,手攀仙桂,姓名高掛登科記。 馬前喝道狀元來,金鞍玉勒成行綴。

宴罷歸來,恣遊花市,此時方顯平生志。 修書速報鳳樓人,這回好個風流婿。

做畢這詞,取張花箋,摺疊成書,待要寫了付與渾家。正研墨,覺得手重,惹翻硯,水滴兒打溼了紙。

再把一張紙摺疊了,寫成一封家書,付與當直王吉教分付家中孺人:“我今在長安試遇了,到夜了歸來。急去傳與孺人,不到夜我不歸來。

” 王吉接得書,唱了喏,四十五里田地,直到家中。 話裡且說宇文綬發了這封家書,當日天晚,客店中無甚的事,便去睡。

方才朦朧睡著,夢見歸去,到咸陽縣家中,見當直王吉在門前一壁脫下草鞋洗腳。宇文綬問道:“王吉,你早歸了?”再四問他不應。

宇文綬焦躁,抬起頭來看時,見渾家王氏,把著蠟燭入去房裡。宇文綬趕上來,叫:“孺人,我歸了。

”渾家不採他。又說一聲,渾家又不採。

宇文綬不知身是夢裡,隨渾家入房去,看這王氏放燭在卓子上,取早間這一封書,頭上取下金篦兒,一剔剔開封皮看時,卻是一幅白紙。渾家含笑,就燭下把起筆來,於白紙上寫了四句: 碧紗窗下啟緘封,一紙從頭徹底空。

知汝欲歸情意切,相思盡在不言中。 寫畢,換個封皮,再來封了。

那渾家把金篦兒去剔那燭燼,一剔剔在宇文綬臉上,吃了一驚,撒然睡覺,卻在客店裡床上睡,燭猶未滅。卓子上看時,果然錯封了一幅白紙歸去,取一幅紙寫這四句詩。

到得明日早飯後,王吉把那封回書來,拆開看時,裡面寫著四句詩,便是夜來夢裡見那渾家做的一般。當便安排行李,即時回家去。

這便喚做“錯封書”,下來說的便是“錯下書”。有個官人,夫妻兩口兒,正在家坐地,一個人送封簡帖兒來與他渾家。

只因這封簡帖兒,變出一本蹺蹊作怪的小說來,正是:塵隨馬足何年盡?事系人心早晚休。有《鷓鴣詞》一首,單道著佳人: 淡畫眉兒斜插梳,不歡拈弄繡工夫。

雲窗霧閣深深處,靜拂雲箋學草書。 多豔麗,更清妹。

神仙標格世間無。 當時只說梅花似,細看梅花卻不如。

在京汴州開封府棗槊巷裡,有個官人,複姓皇甫,單名松,本身是左班殿直,年二十六歲。有個妻子楊氏,年二十四歲。

一個十三歲的丫鬟,名喚迎兒。只這三口,別無親戚。

當時皇甫殿直官差去押衣襖上邊,回來是年節了。 這棗槊巷口一個小小的茶坊,開茶坊的喚做王二。

當日茶市已罷,已是日中,只見一個官人入來。那官人生得:濃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略綽口。

頭上裹一頂高樣大桶子頭巾,著一領大寬袖斜襟褶子,下面襯貼衣裳,甜鞋淨襪。入來茶坊裡坐下。

開茶坊的王二拿著茶盞,進前唱喏奉茶。那官人接茶吃罷,看著王二道:“少借這裡等個人。

”王二道:“不妨。”等多時,只見一個男女,名叫僧兒,託個盤兒,口中叫賣鵪鶉餶飿兒。

官人把手打招,叫:“買餶飿兒。” 僧兒見叫,托盤兒入茶坊內,放在卓上,將條篾黃穿那餶飿兒,捏些鹽放在官人面前,道:“官人,吃餶飿兒。

”官人道:“我吃,先煩你一件事。”僧兒道:不知要做什麼?“那官人指著棗槊巷裡第四家,問僧兒:”認得這人家麼?“僧兒道:”認得,那裡是皇甫殿直家裡。

殿直押衣襖上邊,方才回家。“官人問道:”他家有幾口?“僧兒道:”只是殿直,一個小娘子,一個小養娘。

“官人道:”你認得那小娘子也不?“僧兒道:”小娘子尋常不出簾兒外面,有時叫僧兒買餶飿兒,常去認得。問他做甚麼?“官人去腰裡取下版金線篋兒,抖下五十來錢,安在僧兒盤子裡。

僧兒見了,可煞喜歡,叉手不離方寸:”告官人,有何使令?“官人道:”我相。

4。 鷓鴣天 送廓之秋試 白苧新袍入嫩涼

(1)“白苧新袍入嫩涼”句中的“嫩”字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輕微、新鮮、清爽等

(2)“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怎樣體現了辛詞的豪放特點?

大眺、丹鳳,意象豪邁:北海、太陽、路茫茫,意境開闊;攜書佩劍,顯示出

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

(3)請舉一例分析本詞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

例:“白芒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是實寫。點明時令和環境;“明年

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是虛寫,想象金榜題名後輕鬆愉悅的心情。虛

實相生,表達對應考者的良好祝願。

5。 鷓鴣天 送廓之秋試的翻譯

廓之你在這初秋微涼的天氣、穿著白色苧麻織成的新衣、離開我去參加科舉考試。

我彷彿看到了你以後考試的情景,你將與其他考生們一道在考場裡專心致志地書寫,猶如春蠶啃食桑葉迴廊裡沙沙有聲。鄉試放榜時飄拂的桂花香已經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宮折桂;不僅如此,連下一年桃花浪湧起時像魚躍龍門一樣考試得中的會試也已經為你準備好了。

現在你攜帶著書和劍走向應試的遼遠廣闊之路,就像鯤鵬從北海展翅翱遊到南海,又像鳳凰飛向東昇的太陽。明年的今天,你將早已青雲直上,那時你可以輕鬆愉悅地閒看世間的舉子還在為功名奔忙。

6。 閱讀下面這首詞,按要求作答

小題1:輕微、新鮮、清爽等。

小題2:大鵬、丹鳳,意象豪邁;北海、太陽、路茫茫,意境開闊;攜書佩劍,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小題3:例:“白苧新袍入嫩涼”“ 春蠶食葉響迴廊”是實寫,點明時令和環境;“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是虛寫,想象金榜題名後輕鬆愉悅的心情。

虛實相生,表達對應考者的良好祝願。 小題1:前兩句詩的意思是:穿著白色苧麻做的新衣服在微涼的天氣裡端坐在考場中,他們奮筆疾書,發出了春蠶嚼桑葉的沙沙聲。

由此可以體會“嫩”的感覺。【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學生鑑賞文學作品語言的能力。

小題2:“鵬”“鳳”意象不同於一般的鳥雀,給人豪邁之感;“北海”“朝陽”這兩個景物意象,顯得很開闊;攜書佩劍,自然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這些意象和裝扮的描寫體現了辛詞豪放的特點。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學生鑑賞文學作品語言的能力。小題3:虛實結合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

與擬人不同。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書上所言,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託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

可以據此來分析詩中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學生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

7。 鷓鴣天 送廓之秋試的翻譯

翻譯為:

廓之你在這初秋微涼的天氣、穿著白色苧麻織成的新衣、離開我去參加科舉考試。我彷彿看到了你以後參加考試的情景,你將與其他考生們一道在考場裡專心致志地書寫,猶如春蠶啃食桑葉,迴廊裡沙沙有聲。

鄉試放榜時飄拂的桂花香已經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宮折桂;不僅如此,連下一年桃花浪湧起時像魚躍龍門一樣考試得中的會試也已經為你準備好了。

現在你攜帶著書和劍走向應試的遼遠廣闊之路,就像鯤鵬從北海展翅翱遊到南海,又像鳳凰飛向東昇的太陽。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雲直上,那時你可以輕鬆愉悅地閒看世間的舉子還在為功名奔忙。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是宋代詞人辛棄疾所寫,全詞為: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範廓之(範開)是辛棄疾的學生,他準備去參加科舉考試,辛棄疾為表達對他的送別之情和祝願之意而寫下此詞。

思想感情:

此詞主要寫作者對範開參加科舉應試的熱情鼓勵和美好祝願。全詞采用虛實相生的手法,用典廣泛且合理,在運用意象和創設意境上充分體現了豪放詞的特點。

賞析:

此詞突出的表現手法是虛實相生。上闋點明時令和環境。“白苧新袍入嫩涼”是實寫送別的季節:初秋、天氣環境:微涼、被送者的衣著:白苧新袍;

“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虛寫,想象仲秋時節範廓之參加秋試的情景、此次秋試的結果以及下一年參加春闈的結果,虛實結合。

下闋,“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實寫廓之攜書劍登程的情景,實中有虛,以虛喻實,喻體“鵬北海,鳳朝陽”意境豪邁雄壯,充滿對廓之的鼓勵。

“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完全是虛寫,想象廓之連中兩試後輕鬆愉快的心情,表達了對廓之的美好祝福。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8。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的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送別詞。首句“白苧新袍入嫩涼”中的“嫩”字很有意蘊,詞人將天氣的涼爽感受著一“嫩”字來表現,可謂出語驚人。這種“陌生化”的表達,將秋天天氣微涼、清爽和清新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次句“春蠶食雖響迴廊”就是在首句所點明的環境基礎上寫範廓之(也可以說是考生們)穿著白色苧麻做的新衣服在微涼的天氣裡端坐在考場中,奮筆疾書而發出瞭如春蠶嚼桑葉般的沙沙聲的情景。這樣寫,突出了“秋試”之“秋”的季節特點,在秋高氣爽的季節,參加應試的舉子們奮筆疾書、緊張忙碌的情狀透過“春蠶食葉”的比喻表現出來。

此詞突出的表現手法是虛實相生。上闋點明時令和環境。“白苧新袍入嫩涼”是實寫送別的季節——初秋、天氣環境——微涼、被送者的衣著——白苧新袍;“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虛寫,想象仲秋時節範廓之參加秋試的情景、此次秋試的結果以及下一年參加春闈的結果,虛實結合。下闋,“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實寫廓之攜書劍登程的情景,實中有虛,以虛喻實,喻體“鵬北海,鳳朝陽”意境豪邁雄壯,充滿對廓之的鼓勵;“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完全是虛寫,想象廓之連中兩試後輕鬆愉快的心情,表達了對廓之的美好祝福。

此詞在意象運用與意境創設上體現了辛詞的豪放特點。大鵬、丹鳳,意象豪邁;北海、朝陽、路茫茫,意境開闊;攜書佩劍,既文又武,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

此詞用典也很突出,“春蠶食葉”“禹門”“桃花浪““桂子香”“鵬北海”“鳳朝陽”“青雲”都用了典故。如桃花浪,典出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六:“鮑氏安國、安行、安世兄弟,三科連中,故程文昌伯禹贈之詩,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而“月殿先收桂子香”暗喻“蟾宮折桂”,“折桂”一詞源於《晉書·郤詵傳》“累近雍州刺史。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此後即將朝廷科舉中選拔人才稱為“折桂”。借喻高中狀元。詞人借用這兩個典故,含蓄地表達對範廓之參加“秋試”的美好祝願,祝願他金榜題名。

這雖是一首送別詞,但因為是送人參加科考,自然不必如一般的送別詩般抒寫離情別緒,而側重於對應考者熱情的鼓勵和美好的祝願,合情合理。

9。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的註釋譯文

⑴鷓鴣天:詞牌名。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等。雙調五十五字,前後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

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⑵廓之:當即編次《稼軒詞甲集》之範開,辛棄疾的門人。

其生平事蹟不詳。秋試:科舉時代秋季舉行的考試,是對科舉制度中鄉試的借代性叫法,考試時間在農曆秋季八月,即鄉試,也叫秋闈;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考中者稱舉人。

在鄉試的次年春天,鄉試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禮部貢院參加會試。⑶白苧(zhù)新袍:白苧是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

《王直方詩話》:“梅聖俞在禮部貢院考校時和歐公《春雪詩》雲:‘有夢皆蝴蝶,逢袍只苧麻。’”宋代舉子均著苧麻袍。

嫩涼:微涼,初涼。⑷“春蠶”句:典出歐陽修詩:“無譁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原意指行軍時禁止士兵喧譁讓他們含著竹片,這裡指考場一片寂靜只聽見筆與紙摩擦的沙沙響聲。⑸“禹門”句:典出《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桃花浪起,江海魚集龍門下,躍而上之,躍過者化龍,否則點額暴腮。”

禹門,即龍門,相傳龍門為大禹所鑿。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闈(即會試)。

《古今小說·趙伯升茶肆遇仁宗》:“來年三月桃花浪,奪取羅袍轉故鄉。”清李漁《慎鸞交·悲控》:“虧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龍門的個個顛狂。”

⑹“月殿”句:比喻登科做官。宋制,各州折郡漕試解試均於八月舉行,正桂子飄香時。

《避暑錄話》:“世以登科為折桂。”⑺鵬北海:典出《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北冥,一作“北溟”,即北海,泛指北方的大海。

⑻鳳朝(cháo)陽:典出《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兮,於彼高岡;梧桐生兮,於彼朝陽。”朝陽,指山的東面。

⑼書劍:書和劍。唐溫庭筠《過陳琳墓》詩:“莫過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⑽青雲去:一作“青雲上”。《史記·範睢蔡澤列傳》:“賈(須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

後以“青雲直上”比喻人仕途順遂,升遷很快,亦即官運亨通,迅速升到高位。⑾舉子:科舉考試的應試人。

廓之你在這初秋微涼的天氣、穿著白色苧麻織成的新衣、離開我去參加科舉考試。我彷彿看到了你以後參加考試的情景,你將與其他考生們一道在考場裡專心致志地書寫,猶如春蠶啃食桑葉,迴廊裡沙沙有聲。

鄉試放榜時飄拂的桂花香已經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宮折桂;不僅如此,連下一年桃花浪湧起時像魚躍龍門一樣考試得中的會試也已經為你準備好了。現在你攜帶著書和劍走向應試的遼遠廣闊之路,就像鯤鵬從北海展翅翱遊到南海,又像鳳凰飛向東昇的太陽。

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雲直上,那時你可以輕鬆愉悅地閒看世間的舉子還在為功名奔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