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出自何處,詩人為何說出此言?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11-24

人無信不立出自何處,詩人為何說出此言?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08-26 回答

人無信不立出自《論語》

原文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譯文

子貢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備足糧食,充實軍備,老百 姓對政府就信任了。”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在這 三項之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在這兩項之中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回答說:“去掉糧食。因為,自古以來誰也免不了一死,沒有糧食不過是餓死罷了,但一個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讀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備戰,備荒,為人民。”就 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從古到今,糧食、國防、信義都 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基本問題。

糧食充足可以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逐步進入小康社會。軍備充足就不會有“落後就要捱打”的危險,使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取信於民就可以喚起人民大幹快上的精神,為兩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使社會進步而繁榮。

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實際上是密切聯絡而不可割裂的。一方面, 如孔子所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取信於民是最重要的。 但另一方面,也如孔子所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沒有“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所以,一味高喊 “窮棒子精神”,要求人民“勒緊肚子鬧革命”,的確是不能取信於 民的。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說到底,還是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的問題。

儒學的觀點是兩個方面都不忽視而更傾向於精神文明方面,所謂“重義而輕利”。所以,當子貢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兩難選擇 時,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選擇。這正如後來孟子那個著名的選擇一樣:舍魚而取熊掌,捨生而取義。孔子並非不重視“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並非不喜歡吃魚不想活命一樣,都是“必不得已而去”。 這是我們必須注意的。

人無信不立出自何處,詩人為何說出此言? 小不正經 1級 2011-08-26 回答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這句話非常形象,把一個不講信用的人比作沒有的大車和沒有的小車,表達的意思就是不講信用的人寸步難行。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必衰,國無信必危。誠信是人生的命脈,誠信是最大的財富,誠信是一切價值的根源。玉可碎而不可毀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無論前路荊棘叢生,我們都要讓誠信伴我而行,使誠信充滿身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召周圍的人,建立一個誠信的社會。誠信利己利人利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誠信是一種美德。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穫命運。不管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壯語,還是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的力量;不管是商鞅變法時立木為信的威信確立,還是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由來,這些都體現了先人的誠信哲學,都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

誠信是一種節操。如果一個人連最起碼的道德行為都沒有的話,那他還會有什麼作為?我想起了小時候常聽的那個“狼來了”的故事,如果一個人總是說話不算數,一點也不講誠信,到頭來,吃虧的終究是自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