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銜級別是那些,最好是從最高到最低開始!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5-07

清朝官銜級別是那些,最好是從最高到最低開始!匿名使用者 2013-10-25

清代職官品級簡表:宗室爵秩: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以顯祖宣皇帝本支為宗室,其封爵十二個。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內閣大學士、內閣協辦大學士、侍衛處領侍衛內大臣、鑾輿衛掌衛事大臣、一等精奇尼哈番,授:文為:光祿大夫武為:連威將軍;從一品: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尚書、都察院左右御史、總督(巡撫)、侍衛處內大臣、各省駐防將軍、八旗都統、各省總督、總兵、提督,授:文為:榮祿大夫武為:振威將軍;二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內務府總管大臣、八旗副都統、護軍統領、專城副都統,前鋒統領、護軍統領、專城副都統鎮守總兵、鑾輿使,授:文為:資政大夫武為:武顯將軍;從二品:內閣學士、各部左右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侍衛處散秩大臣,授:文為:奉政大夫武為:武功將軍;三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尹、各省按察使司按察使、輕車都尉、參領、參將、協理事務侍衛領班、一等侍衛、火器營內外營異長,城守尉,授:文為:通議大夫武為:武義將軍;從三品:光祿司卿、鹽運使司鹽運使、協領、遊擊,授:文為:中議大夫武為:武異都尉;四品:通政使司通政副使、大理寺少卿、翰林院侍衛學士、侍講學士、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醫院院使、太廟尉、二等侍衛、永陵掌關防官、順天府府丞,各省道員、騎都尉、侍衛班領、副參領、佐領、防守尉、都司,授:文為:中憲大夫武為:昭五都尉;從四品: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侍講、知府,授:文為:朝議大夫武為:宣武都尉;五品:各部侍中、給事中、參議、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太醫院左右院判,天壇尉、地壇尉、永陵副關防官兼內管領、福陵、昭陵、關防官、同知、知州、雲騎尉、三等侍衛、守備,授:文為:奉正大夫武為:武德騎尉;從五品:各部員外郎、監察御史、鴻臚寺少卿,授:文為:奉直大夫武為:武德佐騎尉;六品:各部堂主事、神樂署署正、盛京管莊、都察院經歷司經歷、都察院都都事廳都事、兵馬司指揮、大理寺左右寺丞、太常寺寺丞、欽天監左右監副、通判、新軍校、驍騎校、前鋒校、護軍校、千總,授:文為:承德郎武為:武略騎尉;從六品:翰林院修撰、州同、大理寺左右寺副、光祿寺罷正、布政司經歷,授:文為:儒林郎武為:武略佐騎尉;七品:內閣典籍廳典籍、中書、皇史荿尉司牲官、工都司庫、兵馬司副指揮、知事、大理寺堂評事、翰林院編修、知縣、恩騎尉、把總,授:文為:文林郎武為:武信騎尉;從七品:犧牲所正千戶、犧牲所福千戶、州判、各衙經歷,授:文為:徵仕郎武為:武信佐騎尉;八品:各部司務廳司務、神樂署協律郎、縣丞,授:文為:修職郎武為:奮武校尉,從八品:神樂署左右署丞、內閣典籍、翰林院典籍,授:文為:修職佐郎武為:奮武佐校尉;九品:神樂署司樂、讀祝官、贊禮郎、縣主簿、外委把總,授:文為:登仕郎武為:修武校尉;從九品:工部司匠、鴻臚寺鴻贊、序班司獄司司獄、州吏目、巡檢司巡檢、各道庫大使、各府倉大使、各府稅課司大使。

清朝官銜級別是那些,最好是從最高到最低開始!匿名使用者 2013-10-25

清朝的官、階、品從、爵位既保留了滿族的傳統稱謂,又保留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九品中正制”的官僚選拔制度。 “九品中正制”起源於曹魏時期,當時,將士人按才能分為九等,稱為九品,以後又將官員的尊卑也分做九等,亦稱九品。北魏時,又進行了更細緻的區分,先將各品分為正與從,即正一品、從一品到正九品、從九品,再將四品以下的正與從分為上下階,即自正四品上階,一直至正九品上階、正九品下階、從九品上階、從九品下階。這樣,就由最初的九個等級發展為三十個等級。 清朝沿襲了明朝的官職制度,保留了九品之中分正從的部分,廢除了上下階,而且文職武職完全一致,成為整齊劃一的由正一品到從九品的十八個等級。中央國家機關文武職主要官員的品級排列順序如下: 文職官員:內閣大學士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大臣、督察院左右都御使為從一品;部院侍郎、副大臣大理院正卿為正二品,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為從二品;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院少卿、太僕寺卿、大理院總檢察廳廳丞為從三品;通政使司副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各部左右參議、翰林院侍講學士、詩讀學士為正四品,翰林院侍講、侍讀、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為從四品;通政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都察院六科給事中、六部郎中、各部院司長為正五品,鴻臚寺少卿、各部宗室員外郎、理藩部員外郎為從五品;內閣侍讀、各部院主事、大理寺左右寺丞、太常寺左右寺丞、理藩部教習為正六品,光祿寺署正、大理院典薄為從六品;大理事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通政司使經歷、知事、各部院寺司庫、皇史宬尉為正七品,內閣中書、光祿寺典薄、署正、國子監博士、助教為從七品;各部院司務、翰林院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大理院錄事為正八品,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為正八品;禮部太常寺盛京讀祝官、漢贊禮郎、各部院衙門筆帖式為正九品,翰林院侍詔、刑部司獄、國子監典籍為從九品。 武職官員:領侍衛內大臣為正一品,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八旗滿蒙漢軍都統步統為從一品;左右翼統領、八旗護軍統領、八旗滿蒙漢軍副都統為正二品,副將、散秩大臣為從二品;一等侍衛、參將為正三品,王府一等護衛、遊擊為從三品;二等侍衛、步軍協尉為正四品,城門領、王府二等護衛、王公府五旗佐領為從四品;三等侍衛、步軍校、守備為正五品,四等侍衛、王公府三等護衛、守禦所千總為從五品;藍翎侍衛、門千總、營千總為正六品,委署部軍校、內務府六品翎長、衛千總為從六品;城門吏、把總庫正七品,貝子公府七品典儀為從七品,副護軍校、公府八品典儀為從八品;各營藍翎長、外委把總為正九品,額外委為從九品。 當時只有九品之內的職務才叫“官”,稱為“流內”。九品之外沒有品級的叫“流外”,或收“未入流”,就不是“官”,而是“吏”了。 “階”,是與品有關或者說是由品派生出來的另一套等級制度,始於唐代。是用做標誌官員身份與級別的稱號,亦稱“階官”。清朝時,階官與品級完全對應,官居幾品即授幾品階官,如果低品的官職加授較高的品級,就得授予較高的階官。如知縣,按例為正七品,當年若被加封五品銜,就得授予正五品的奉政大夫的階官,可以使用五品官才能服用的服飾。有時完全無實職的人,也可以得到階官的稱號,可以使用其服飾,享其虛榮。清朝的文武階官亦各有18級: 文階18級分別是:光祿大夫、榮祿大夫、資政大夫、通奉大夫、通議大夫、中議大夫、中憲大夫、朝議大夫、奉政大夫、承德郎、儒林郎、文林郎、徵仕郎、修職左郎、登仕郎、登仕左郎。 武階18級分別是:建威將軍、振威將軍、武顯將軍、武功將軍、武義都尉、武翼都尉、昭武都尉、宣武都尉、武德騎尉、武德佐騎尉、武略騎尉、武略佐騎尉、武信騎尉、武信佐騎尉、奮武校尉、奮武佐校尉、修武校尉、修武佐校尉。

清朝官銜級別是那些,最好是從最高到最低開始!匿名使用者 2013-10-25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集各種權力於一身的皇帝,總結歷史上各朝代的經驗,為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分化大臣權利,以防權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別於以前各朝的官制。內閣:明朝時為了進一步集權而不設宰相、中書省等機構,宰相的權利轉移到內閣,由內閣來處理國家政務。清朝繼承了這一做法,內閣的首輔大學士以及協辦大學士都被稱為中堂,即宰相的別稱,但實權則由軍機處掌握,在軍機處任職的官員稱為軍機大臣,統稱大軍機,軍機大臣的僚屬稱為軍機章京,又稱小軍機。 中央行政機構: 清朝沿襲明朝傳統,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長官(管部的大學士及尚書、侍郎等)稱堂官,部下屬各司的郎中、員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稱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並立的中央行政機構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翰林院、太醫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內務府。 軍事系統: 清朝軍隊主要分八旗和綠營兩個系統。八旗又分京營和駐防兩部分,京營中侍衛皇帝的稱為親軍,由侍衛處(領侍衛府)領侍衛內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而御前大臣持掌乾清門侍衛和皇帝出行隨扈,權位尤重。其他守衛京師的有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步兵營、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虎槍營、善撲營等。驍騎營由八旗都統直轄;前鋒營、護軍營、步兵營各設統領管轄;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由於都是特種兵,設掌印總統大臣或管理大臣管轄;虎槍營專任扈從、圍獵等,設總統管轄;善撲營則專門練習摔角。 駐防八旗駐紮於全國各重要之地,視情況不同設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尉、防守尉等官。內地將軍等只管軍事,而駐紮邊疆的將軍等要兼管民政。清朝的將軍是滿官的稱號,戰時則任命親王為大將軍。 綠營即漢兵,駐紮京師的稱巡捕營,歸步軍統領管轄。綠營的建制分標、協、營、汛幾級,標又分為督標、撫標、提標、鎮標、軍標、河標、漕標等,分別由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八旗駐防將軍、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統率。督標、撫標、軍標、河標、漕標都是兼轄,實際各省綠營獨立組織為提標、鎮標,提督實為一省的最高武官,總兵略低於提督。總兵以下,副將所屬為協,參將、遊擊、都司、守備所屬為營,千總、把總、外委所屬為汛。 行憲機構: 清朝沿襲明代設監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為監察院長官,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則為總督、巡撫的加銜。 地方行政: 清沿襲明制,大致分省、府、縣三級,總督、巡撫為掌握行政、軍事、監察大權的高階地方官員,佈政、按察兩使為督、撫的屬官。與督、撫平行的有駐防將軍和提督學政,不過駐防將軍只管八旗駐軍;提督學政只管學校與科舉考試,其權力不能與督、撫相比的。省以下有道的設定,道為監察區性質,不算正式行政區。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兩種,兼兵備銜,另有一些不屬佈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關道、管河道、督糧道、鹽法道等。省以下為府,設知府、同知、通判等官,與府平行的有直隸廳,設同知、通判。府以下為縣,設知縣、縣丞、主簿等官,與縣平行的為散廳,設定同直隸廳。在少數民族地區則設專門機構管理,即土司,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由軍事部門管轄,如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招討司、長官司等,長官為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等;另一種是由行政部門管轄,也設府、縣等,官員稱土知府、土知縣,通常由少數民族頭人擔任。

清朝官銜級別是那些,最好是從最高到最低開始!匿名使用者 推薦於2016-06-19

大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遊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禦、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禦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

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臺郎、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京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遊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史;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