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鎮太碌村名字來歷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5-27

三岔鎮太碌村名字來歷火辣辣的溫柔2016-04-27

三岔鎮,又叫做吳砦城,位於天水市麥積區東境的渭河峽谷地帶,在西秦嶺餘脈野鶴山北麓下的臺地上,扼陝甘川三省之咽喉,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此地歷史上曾是渭水峽道上東到長安、西達隴西、南下漢中的三岔路口,因而又被稱作三岔。而吳砦之名則始於南宋愛國將領吳吳階兄弟在此安營抗金的歷史故事。

三岔之名被官方所常用,是因為清朝乾隆年間,曾在這裡設立過“秦州直隸州三岔分州”,即三岔廳,為縣一級行政單位。一直到民國時期,還有三岔公安局建制。但吳砦這個名字,則被更多的普通群眾所熟知,不同歷史時期,吳砦、三岔這兩個名字交替使用,至今沿用。

古道上的要地

1972年,當時的吳砦公社曾出土了一件“尖底瓶”,後經專家鑑定,此“尖底瓶”是用於祭祀天地盛裝酒水之物的器具,屬於新時器時代仰韶文化遺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修建吳砦鄉政府和吳砦中學時,曾發掘出土過陶壺、陶罐、骨針、石斧、用火灰層等古人類文化遺蹟,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原始先民就在今三岔鎮一帶繁衍生息。

據史書記載:伏羲生於成紀(陳起),徙治陳倉,都於陳。這三個地名都有“陳”音,俱分佈在渭水流域同一軸線。伏羲女媧由葫蘆河進入渭水流域,帶著氏族成員沿渭水向東進入關中地區,再到中原華東,將伏羲文化從大地灣帶到了關中以東,點亮了中華文明的曙光。三岔鎮以西有“黃龍”村(史載:黃龍現成紀)、補天石、天柱山等伏羲文化遺蹟,三岔以東有“龍鳳村”、“鳳閣嶺”、陳倉等與伏羲文化有關的地名。大地灣遺址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作為渭水峽道上人類文明遷徙的必經之地,三岔鎮則是大地灣伏羲文化向東傳播的重要見證。

公元前763年,秦文公曾率侍衛由西犬丘,經天水放馬灘、麥積山,到達三岔(即吳砦),沿渭水峽道東進關中,即文公東獵,並最終實現影響先秦歷史走向的“汧渭之會”。秦文化發源於天水一帶,秦文公東獵經渭水峽道的三岔而至關中,將秦人和秦文化的種子播撒在了三岔鎮。

1978年,三岔鎮西北面的建河村出土了蒜頭壺、二十六年戈等青銅器。戈上有銘文“廿六年,□□守□造,西工室閹,工□,武庫”字樣。經專家判定,此戈作於秦昭王二十六年,“守”前二字當為“隴棲”,“西工室”當是秦都西犬丘的工官所造,隸屬中央。2002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建河村以南的緩坡地上,發現了一處規模較大的秦墓地,共發掘秦墓60多座。這批秦墓大多為豎穴土壙洞室或偏洞室墓,呈東西向,少數為南北向,墓壁規整,土坑深、大,填土經夯打。隨葬品多為罐、盆、釜等陶器,置放在洞室一側或兩側。此外,在三岔周邊的北峪堡、史家窩、閆西等地均發現了先秦戰國時期的古棧道遺址。

據《秦州志》載:“秦州東南一百里,四道嶺有秦嬴非子繁息戰馬故址。”1986年4月28日,天水市麥積區黨川鄉小隴山林區的放馬灘發現了一座戰國墓葬,出土了大量竹簡和我國最早的紙質地圖。其中,放馬灘戰國地圖所注地名中發現“潘史關”地名。據一些學者考證,潘史關當為今渭水峽道的鳳閣嶺、吳砦一帶,很有可能就是吳砦古城附近的某個地方。

絲綢之路開闢後,三岔作為東西進出長安和西域的交通交匯點,貿易興盛,商賈不絕,曾一度成為渭水峽道上一座重要的商埠。到了唐宋年間,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茶馬古道的逐漸興盛,讓三岔的交通樞紐作用更為凸顯。據陝西理工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梁中效教授研究,“早在唐代,從四川雅安經漢江、嘉陵江翻越秦嶺之間就有了一條運送蒙頂茶的通道”,而在今三岔鎮北峪村與陳倉區建河村交界處,還有一塊“秦隴界”石刻和一段人工開鑿的石道,這也成為三岔區域作為古道要地的又一見證。

宋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朝廷在天水設立了秦州茶馬司,這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茶馬司。而經漢中翻越秦嶺到達秦州的古道,是必經三岔鎮的。從三岔鎮的地理位置來看,其扼陝甘川三省,向東直達關中進入長安,向西可上秦州到達西域,向南經秦嶺溝翻越秦嶺即達漢中巴蜀之地,一地扼守三省之道,正是在古代交通條件有限的大背景下,至關重要的交通樞紐。這亦或就是後人將此地叫做“三岔”的真正緣故吧。

抗金名將築造的城堡

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人圍陝州,陷延安府,涇原兵馬督監吳階襲斬金將史斌。之後,金人的鐵騎一路馳騁,最終以強大的壓力迫使大宋王朝屈辱求和,簽訂了《紹興合議》,大宋的半壁江山歸入金國。

《紹興和議》規定,宋金兩國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州)二州及商(今陝西商縣)秦(今甘肅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由於大散關以南大片區域仍為宋軍控制,金人由陝西入蜀的道路被切斷,於是企圖先突破宋軍防守力量薄弱的渭水峽谷一帶,然後渡過渭河翻越秦嶺進入川蜀,再一舉殺回蘇杭,橫掃大宋的心臟地區,而三岔這個地方,正是從渭水峽谷翻越秦嶺入巴蜀的絕佳突破口之一。

但金人的完美計劃,進行得似乎並不順利。宋金對峙的數十年裡,抗金名將吳璘、吳階兄弟佔據渭水以南的地界,在三岔安營紮寨,繼續抗擊金人鐵騎的來犯。吳氏兄弟治軍嚴明,訓練有方,駐紮在三岔的宋軍士氣高昂,戰鬥力很強。駐紮在渭河北岸的廟坪堡、八米原堡、毛家莊堡、孫家城堡等處的金軍幾度想過渭河攻克駐守的三岔宋軍,但均以失敗告終。正是因為吳氏兄弟在這裡築造了一座堅固的城堡,抵抗金人南下,所以三岔這個地方從此又有了一個響亮而極具歷史底蘊的名字,即“吳砦”。吳,即是吳璘、吳階之姓;砦,特指駐軍之地,在宋代為常用字。

當年,吳璘軍隊常在吳砦城下的渭水東西河灘操練兵馬,故當地群眾一直把這一帶河灘叫東、西校場。公元1168年,吳璘病逝於漢中,吳砦守衛將士為祭祀之便,在秦嶺南坡松樹溝口建立衣冠冢,立“吳將軍之墓”碑。

自宋將吳璘、吳玠在這裡築城守軍抵抗金人之後,吳砦的守軍將士多有就地為生,代代相居於此地。至今,吳砦城上多戶秦姓、閻姓和吳姓人家都能將自己祖先的故事娓娓道來。其中,吳砦城上的閻姓一族,至今仍儲存著祖先留下來的族譜。據閻氏族譜記載:吳砦閻家祖先閻晉,祖籍南昌,乃南宋一不知職位高低的太尉。當時金兵時常南下侵犯,閻晉辭去太尉之職,擔任軍事參謀,與當時的御史秦鉅、將軍吳瞞,前往甘陝交界處的渭水河谷一帶的吳砦等地抵抗金兵。在與金軍艱難的拉鋸戰中,閻晉等人率部擊退金軍多次的侵襲,並得到大宋皇帝的賞賜。為防金兵再犯,閻晉等人率部繼續留守吳砦。不料,在以後的多次抵抗金兵的戰鬥中,因宋軍兵力不足,寡不敵眾而戰敗,吳瞞在西川(今三岔鎮太碌村有西川)陣亡,閻晉、秦鉅為義節而自刎。從此,閻、秦、吳三姓後嗣世代寄居在吳砦。

自吳氏兄弟始建吳砦,距今已有近九百年的歷史。千百年來,吳砦的歷史變化萬千,而吳砦的宋軍將士之後,未曾忘記自己祖先曾經浴血奮戰過的歷史。在這裡,吳砦從此被人們親切的稱為“吳砦城”。也許有人會說,一座軍事城堡,如何稱得上是“城”呢?這在吳砦城後面的歷史發展中,或許會有一個令人折服的說法。

吳砦城的歷史印記

縱觀整個渭水峽道的歷史,其交通作用或許不及關隴道,但自有其特殊之處。從長安出發,如果北上關山繞過渭水峽道再到秦州,路途遙遠,長途跋涉,總歸是不易。但從渭水峽道經過,相對來說路途就沒那麼遠了,更利於商貿運輸的時效性。民國《天水縣誌》“三岔城”條載:“三岔之有城,由來久矣。宋吳璘屯兵時所築也,故有吳砦之稱。南控秦嶺,北跨渭河,為陝川咽喉。自元、明以來,視為重鎮”,可見交通作用始終是吳砦或者三岔的最明顯的地緣優勢。所以明代時,天水境內設立的七大驛站中就有“三岔驛”,在今三岔鎮佘家門村現存一處越秦嶺可達秦州、寶雞等地的明清古棧道遺址群及摩崖石刻。

乾隆中期,由於窮兵黷武,兵荒馬亂,群眾的負擔日益加重,封建王朝由興盛走向衰落。為了加強地方統治,朝廷決定在情況複雜的特殊地區和新開闢需設防的地區建立廳制。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陝甘總督黃庭貴和甘肅巡撫吳達喜與秦州府合議,秦請朝廷批准在三岔一帶建廳設衙,並派州判高畫質晏辦理此事。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清廷批准設立三岔廳,治今吳砦,由秦州州判分署政務。後又在利橋修了利橋城(今利橋中學),設都司、千總、把總各一,各有衙署,駐綠營軍三百多名。利橋城有屯兵的軍營,練兵的校場,清末衙署坍塌,成為空城。因在吳砦的三岔廳管著利橋的兵營,所以吳砦的三岔廳被人們叫做文衙門,利橋兵營被叫做武衙門。至此,三岔廳成為了秦州州判親自主政的特別縣,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城”。

《秦州直隸州志》載:“城西、南和東南三面長度各為一百零四丈。城高分別為二丈二尺,一丈八尺和二丈,北面長五十丈,高二丈,南和東南各有城門一座,有城門樓”,這是清代吳砦城的規模。州志還記載了清代三岔廳的區域,三岔廳所轄“黨家川十八村,呂家集八村,三岔鎮十三村,利橋七村,胡店三村,北峪溝十三村,吳砦七村。一千三百八十戶”。據史料記載和本地人口口相傳,縣衙(即三岔廳署)有佔地15畝多地,6道院進出,有大堂、二堂和東西小院等衙舍30多間,有吏役50餘人。同期還建了城隍廟、水陸寺、春臺觀、土地廟、火星廟、水星廟(龍王廟)、藥王洞、雷神殿、八卦亭,以及野鶴龍王觀等配套建築。現儲存完整的有城隍廟、水陸寺、春臺觀等三處,距吳砦城數十里之外野鶴山的野鶴龍王觀如今僅存部分坍塌的古建遺址;而土地廟、八卦亭等早已被毀壞無遺。

吳砦自清代設三岔廳以來,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吳砦城,這不僅是因為三岔廳有縣衙城樓駐軍,還因為三岔廳作為秦州直隸州的分州,比一般的小縣稍高一級,具有生殺大權。因此人們常傳說,吳砦城的老爺是由秦州州判兼任,進出州衙可走正門,而不走偏門。

清末同治年間,匪患作亂,縣衙被大火燒燬。民國時期先後設天水縣三岔廳、三岔警察局,1929年,三岔併入天水縣,三岔警察局改為天水縣警察局。至此,三岔廳長達172年的歷史就此結束,而吳砦從此就鮮為人知了。

如今的吳砦城,雖失去了歷史上曾經耀眼的光環,但它還保留著諸多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歷史記憶。現存的吳砦城和古時一樣,東北西三面懸崖,南面緊依野鶴山,在古城的東面現存曾經見證過炮火年代的東城門,這座城門最早或可追溯到南宋時期的寨門,但它卻是清代的產物。城門以西就是當年三岔鎮古牌坊,始建於乾隆年間,距今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在今吳砦中學院內,還存有一段三四十米長的城牆,這段城牆也是吳砦城現僅有的一段城牆,屬於不同朝代累建起來的。原本護城的堅固城牆在吳砦城的東北西三面高築,但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由於附近修路取土,這裡幾乎夷為平地,僅剩下包括東城門、城隍廟、古牌坊,以及這段城牆在內的古城遺蹟。吳砦城的歷史變遷,正是無數鮮為人知的歷史古城的縮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