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句詩用的什麼修辭手法?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6-08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句詩用的什麼修辭手法?芝士回答來自: 芝士回答 2021-11-06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句詩用的什麼修辭手法?

這是王昌齡的《出塞》詩其一。也是邊塞詩中的名篇。“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以互文的形式歌詠邊塞的天地,感嘆邊戰不斷。明月依然還是秦漢時的明月,邊關還是秦漢時的邊關,可是至今依舊戰事頻繁,生靈塗炭。遠征之人遲遲不還有穿越時空的歷史感,詩人所看到的不是一時一地的出塞將士遠去不回,而是千百年來綿延不絕的熱血男兒悲壯而慘烈的出征場面。“秦時明月漢時關”,以悠長的秦漢時期為背景,加重了“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歷史滄桑感,讀來令人徒增傷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用的是互文的修辭手法。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經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籍對互文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說就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的,說的還是一件事。互文的特徵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結構特徵:互省。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句前部分省去“壯士”,句後部分省去“將軍”,“將軍”與“壯士”分置,前後互相交錯補充。2。語義特徵:互補。如“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對著窗戶,已包含對著鏡子,“理”和“貼”兩個動詞是在同一情境中進行的。互文有同句互文(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與鄰句互文(如‘主人下馬客在船’,‘東船西舫悄無言’)。運用好互文手法,可以使詩詞文章去繁就簡,少卻贅說之語,使文章更精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