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楷模《朱邑》的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6-19

官吏楷模《朱邑》的文言文翻譯是什麼?花櫻童話 推薦於2019-09-20

1、釋義:

朱邑,字仲卿,是廬江府舒城人。年輕時是舒城桐鄉的農民,為人廉潔公正,待人寬容,做事本著對人慈愛和有利的原則,從不粗暴無禮地對待別人,撫卹慰問老人和孤寡無依的人,凡遇到他的都得到很好的對待,深得當地吏民的敬愛。後提拔為太守卒史,因賢能優秀被推舉為大司農丞。後升任為北海太守,因考核他的政績和德行第一而成為大司農。為人淳樸厚道,和故舊的關係深厚,但生性公正,不能拿私心和他結交。天子很看重他,朝廷官員也很敬重他。

這時,張敞做膠東相,給朱邑寫信說道:“賢明的君主內心裡學習遠古的聖君,廣泛地招納賢才,這的確是忠臣竭盡自己的能力的時候。只不過我守在這僻遠難治的郡縣,被規矩所束縛,胸懷短狹,原本沒什麼奇才。即使有,又向哪裡施展?您憑著清明的德行,掌管著國家的農業,就好像災荒之年吃糟糠都是甜的,豐年的時候美食佳餚是多餘的一樣。為什麼呢?有和沒有的情況是不同的。過去陳平雖然有才幹,但也需要魏倩的幫助才能被提拔重用,韓信雖然是奇才,也依靠蕭何才能被信任。考察過去各個朝代的英俊之才,如果一定非得是像伊尹、呂望那樣的人才推薦,那麼這個人其實不用您就會嶄露頭角的。”朱邑很感激他這番話,努力向朝廷舉薦賢人;有很多人是得到他幫助的。他雖然身在高位,但生活節儉,自己的俸祿用來給族人和鄉親們使用,家中沒有剩餘的錢財。

他於神爵元年去世。皇帝非常愛惜同情他,下詔書稱讚他:“大司農朱邑,廉潔有節義,縮減自己的飯食以示節義,在外面沒有有錢有勢的朋友,自己也不接受別人送的禮物,稱得上是賢人君子。(朱邑)遭遇病故,我非常同情他,賜給他的兒子黃金百斤,用來祭祀他的父親。”

當初朱邑病重彌留之際,囑咐他的兒子:“我原來做桐鄉的官吏,那裡的百姓愛戴我。死後一定要將我埋葬在桐鄉。後代子孫供奉我,也不如桐鄉的百姓。”等到他死後,他的兒子把他埋在桐鄉的城西,老百姓果然一起為他立墓修祠堂,年年在祠堂祭拜他,至今沒有中斷。

因此漢朝好官吏,在這個時候湧現很多,稱得上是復興之世了。像趙廣漢、韓延壽、尹翁歸、嚴延年、張敞這些人,都很稱職,但是他們濫用刑罰,有的被判處死罪。王成、黃霸、朱邑、龔遂、鄭弘、召信臣等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百姓富裕起來了,他們離開了那個地方時深受百姓懷念,活著時有光榮的稱號,死後被人供奉祭祀,這些令人敬畏的成績和美德或許要使君子遺風遜色了。

官吏楷模《朱邑》的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2、出處:選自《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原文是:

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人也。少時為舒桐鄉嗇夫①,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遷補太守卒史,舉賢良為大司農丞。遷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農。為人淳厚,篤於故舊,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是時,張敞為膠東相,與邑書曰:“明主遊心太古,廣延茂士,此誠忠臣竭思之時也。直敞遠守劇郡,馭於繩墨,匈②臆約結,固亡奇也。雖有,亦安所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③之業,猶飢者甘糟糠,穰歲餘梁肉。何則?有亡之勢異也。昔陳平雖賢,須魏倩而後進;韓信雖奇,賴蕭公而後信。故事各達其時之英俊,若必伊尹、呂望而後薦之,則此人不因足下而進矣。”邑感敞言,貢薦賢士大夫,多得其助者。身為列卿,居處儉節,祿賜以共九族鄉黨,家亡餘財。

神爵元年卒。天子閔惜,下詔稱揚曰:“大司農邑,廉潔守節,退食自公,亡強外之交,束脩之饋,可謂淑人君子,遭離兇災,朕甚閔之。其賜邑子黃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初,邑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故為桐鄉吏,其民愛我,必葬我桐鄉,後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民。”及死,其子葬之桐鄉西郭外,民果共為邑起冢立祠,歲時祠祭,至今不絕。

3、朱邑簡介: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人也,西漢時期的人,年輕時是舒城桐鄉的農民,為人廉潔公正,待人寬容,做事本著對人慈愛和有利的原則,從不粗暴無禮地對待別人,撫卹慰問老人和孤寡無依的人,凡遇到他的都得到很好對待,深得當地吏民的敬愛。後提拔為太守卒史,因賢能優秀被推舉為大司農丞,後升為北海太守,因考核他的政績和德行第一成為大司農。

官吏楷模《朱邑》的文言文翻譯是什麼?貝貝愛教育 2019-06-20

翻譯:

朱邑,字仲卿,是廬江府舒城人。年輕時是舒城桐鄉的農民,為人廉潔公正,待人寬容,做事本著對人慈愛和有利的原則,從不粗暴無禮地對待別人,撫卹慰問老人和孤寡無依的人,凡遇到他的都得到很好的對待,深得當地吏民的敬愛。

後提拔為太守卒史,因賢能優秀被推舉為大司農丞。後升任為北海太守,因考核他的政績和德行第一而成為大司農。為人淳樸厚道,和故舊的關係深厚,但生性公正,不能拿私心和他結交。天子很看重他,朝廷官員也很敬重他。

即使有,又向哪裡施展?您憑著清明的德行,掌管著國家的農業,就好像災荒之年吃糟糠都是甜的,豐年的時候美食佳餚是多餘的一樣。為什麼呢?有和沒有的情況是不同的。過去陳平雖然有才幹,但也需要魏倩的幫助才能被提拔重用,韓信雖然是奇才,也依靠蕭何才能被信任。

考察過去各個朝代的英俊之才,如果一定非得是像伊尹、呂望那樣的人才推薦,那麼這個人其實不用您就會嶄露頭角的。”

朱邑很感激他這番話,努力向朝廷舉薦賢人;有很多人是得到他幫助的。他雖然身在高位,但生活節儉,自己的俸祿用來給族人和鄉親們使用,家中沒有剩餘的錢財。

王成、黃霸、朱邑、龔遂、鄭弘、召信臣等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百姓富裕起來了,他們離開了那個地方時深受百姓懷念,活著時有光榮的稱號,死後被人供奉祭祀,這些令人敬畏的成績和美德或許要使君子遺風遜色了。

原文:

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人也。少時為舒桐鄉嗇夫,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遷補太守卒史,舉賢良為大司農丞。遷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農。為人淳厚,篤於故舊,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是時,張敞為膠東相,與邑書曰:“明主遊心太古,廣延茂士,此誠忠臣竭思之時也。直敞遠守劇郡,馭於繩墨,匈臆約結,固亡奇也。雖有,亦安所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業,猶飢者甘糟糠,穰歲餘梁肉。何則?有亡之勢異也。

神爵元年卒。天子閔惜,下詔稱揚曰:“大司農邑,廉潔守節,退食自公,亡強外之交,束脩之饋,可謂淑人君子,遭離兇災,朕甚閔之。其賜邑子黃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初,邑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故為桐鄉吏,其民愛我,必葬我桐鄉,後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民。”及死,其子葬之桐鄉西郭外,民果共為邑起冢立祠,歲時祠祭,至今不絕。

此文出自東漢·班固《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

官吏楷模《朱邑》的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據《史通·正義》記載,寫過《史記》續篇的人就有劉向、劉歆、馮商、揚雄等十多人,書名仍稱《史記》。班固的父親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對這些續篇感到很不滿意,遂“採其舊事,旁貫異聞”為《史記》“作《後傳》六十五篇”。

班彪死後,年僅22歲的班固,動手整理父親的遺稿,決心繼承父業,完成這部接續鉅作。

工作開始幾年,有人上書漢明帝,告發班固“私作國史”。班固被捕入獄,書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書漢明帝說明班固修《漢書》的目的是頌揚漢德,讓後人瞭解歷史,從中獲取教訓,並無毀謗朝廷之意。後來班固無罪開釋,漢明帝賜給了班家一些錢財,幫助他們寫下去。

漢明帝頗賞識班固的才能,召為蘭臺令史,秩俸為六百石,後轉遷為郎。當時蘭臺令史傅毅是他的同事,二人皆以文聞名,班固與弟班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此即“文人相輕”的典故。班固又奉詔完成其父所著書。

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竇憲率兵伐匈奴,班固隨其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事,大破匈奴後,勒石燕然山的銘文,即出自班固手筆。

作者簡介: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東漢歷史學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堅,扶風安陵人(今陝西咸陽)。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卒於東漢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歲。

班固自幼聰敏,“九歲能屬文,誦詩賦”,成年後博覽群書,“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著有《白虎通德論》六卷,《漢書》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