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雜劇的黃金時代是什麼時候呢?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8-13

元雜劇的黃金時代是什麼時候呢?易書科技 2019-02-03

元雜劇是13世紀前半葉蒙古滅金前後在中國北方興起的一種戲曲藝術。它是在宋雜劇和金樂本的基礎上,融合了宋金以來的音樂、說唱、舞蹈等藝術形式演變而來的。

①走向成熟的元雜劇

元雜劇的發展大致經歷兩個階段:元滅南宋以前,主要在大都(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流行傳播;元統一後,隨著政治勢力的南下,雜劇活動的中心也逐步轉移到南方的臨安(杭州)。一般認為,重心南移前的數十年間,是元雜劇發展的黃金階段。

元雜劇的劇本體制,一般由四折組成。如四折對劇情的表現還不夠充分,必要時再加一個楔子(即一個較短的獨立段落),放在劇本前面,也有的放在中間以銜接劇情,類似一種過場。一劇基本由正旦或正末一種角色演唱到底,正末主唱的劇本稱“末本”,正旦主唱的劇本稱“旦本”。四折一楔子體制在音樂上稱四大套,是每折為一個宮調的若干曲牌所組成的套曲,四折共用四個宮調的套曲。由於四大套曲子的安排,對於戲劇情節需要更好地熔鍊和剪裁,故而元雜劇劇本的結構,一般都比較嚴謹和完整。

元雜劇的角色有正末、正旦,次要的角色稱為外末、沖末、淨、副淨、外旦、搽旦、孤、孛老、卜兒、倈兒等。

從金末至元成宗元貞、大德(約公元1200~1300年)前後,是該劇發展的繁榮時期。這一時期內人才輩出,名作如林。據《錄鬼簿》記載,當時作家有56人,作劇337本。作家有關漢卿、王實甫、李好古、武漢臣、鄭廷玉、康進之、尚仲賢、馬致遠、白樸、高文秀等人。活動的中心主要是大都、正定、真定等地,傳世作品達數十種,形成了盛極一時的繁榮局面。

②元雜劇形式的突破

元貞、大德以後至元滅亡前後(公元1368年),由於南方經濟恢復較快,雜劇的創作中心已轉移到南方杭州,雜劇創作進入了第二個時期。這一時期的創作成就遠遜於前一期。

元雜劇的第三個時期,大約在元末明初之間,也是雜劇走向衰落的時期。其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受原有體制的限制而不能滿足藝術發展的需要。所以,後來的劇本突破了四折限制,加一兩個楔子或擴充套件為五折、六折,這都是為了內容的需要而不得不突破形式的表現。

5.明代戲劇傳奇的興起

進入明代之後,隨著雜劇藝術的日趨衰落,南戲變得愈加繁盛,並形成了崑山、弋陽、餘姚、海鹽等“四大聲腔”,流傳於各地。尤其在中明以後,經過著名曲師魏良輔改造過的崑山腔,以其特有的唱腔風靡一時。《浣紗記》、《寶劍記》等作品,或借古喻今,或直刺時政,對當時的傳奇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由此,崑劇傳奇正式佔據了劇壇的統治地位,此亦即後世所稱的明清傳奇時期。這也是繼元代雜劇之後,中國戲曲史上崛起的第二個高峰。

明清傳奇興起於明初,是以唱南曲為主的戲曲形態,是南戲系統各劇的總稱。到了明中葉嘉靖、萬曆年間,社會經濟出現繁榮,特別是東南地區的工商業有了明顯發展,城市裡市民階層壯大,產生了強烈的娛樂需求,因而在哲學、文學等領域,思想活躍,派別雀起,戲曲創作也隨之發展起來。四大聲腔競勝的局面,促進了創作的繁榮,也使各聲腔劇種都擁有一批上演劇目。

明代前期(洪武至正德年間)約有傳奇作品200餘種。作家有李日華、沈採、蘇復之、沈鯨等人,創作劇目有《南西廂記》、《連環記》、《金印記》、《千金記》、《香囊記》、《雙忠記》等。由於朱元璋對《琵琶記》十分推崇,同時壓制某些劇目,劇目創作側重於忠孝禮教的主題。

明代後期(嘉靖至崇禎年間)傳奇創作進入繁榮階段,作家作品大量湧現。有對社會黑暗和官場暴戾進行批露和抨擊的,如《浣紗記》、《紫釵記》、《精忠記》、《雙烈記》等;有反映現實時事內容的,如《鳴鳳記》、《冰山記》、《迴天記》、《秦宮鏡》等,或借古喻今揭露權臣閹宦的罪行,或對正直忠臣加以歌頌。由於當時在經濟上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促進了思想解放,使文藝領域也出現了浪漫主義洪流,一批以男女愛情為題材的作品也相繼問世,如《織錦記》、《紅梅記》、《焚香記》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