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為什麼科舉狀元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0-07

清朝時期為什麼科舉狀元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海╬浪〓2018.04.04 回答

1、根據1300年科舉史統計分析的結論:文教水平與經濟發展狀況成正比。也就是說,中國曆代經濟發展中心,也就是科舉成績最好的區域。

2、我國經濟中心長期在北方中原地區,但是到了唐朝中期開始,南方逐漸開發,憑藉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水利等優勢,經濟發展水平與北方持平。此後,經濟中心就一直在南方,這也就是南方科舉成績遠勝於北方。甚至很多時候,北方士子(都城除外)中進士都很難。的直到明朝朱元璋為平衡南北教育水平,實行“南北榜”,分別錄取。後又被清代繼承。這才使得南北地域教育差距得以縮小。

3、宋代因為發展商業、海外貿易。因此,原本可耕地面積狹小,傳統農業的落後的福建(海外貿易大港、出產外銷瓷器、茶葉),反而與江西(出產外銷瓷器、茶葉)一起,成為全國科舉成績最好的省份,進士狀元數量兩省佔據大頭。

4、明清實行“海禁”,福建經濟遭遇毀滅性打擊,明清福建科舉成績呈現斷崖式下滑。而江西雖然也招收打擊,憑藉農業還算髮達,科舉成績也還好,只是不像宋代一般出色。此時氣候、土壤、水利條件最好的“兩江”(江南省、江蘇省)、浙江,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所謂“蘇湖熟,天下足”,科舉成績一騎絕塵。狀元多出於此。如果不是清朝刻意打壓,限制江浙計程車子的錄用人數,成績還會更好。

5、為什麼經濟發展,會與科舉成績緊密關聯呢?因為投身科舉事業,購書、遊學、請老師,往來考試的費用都非常高。古代人工造紙印刷成本非常高,宋朝一本書均價2貫,約800~1200人民幣。沒有幾十萬,買不到一套完整的教材及參考書。一個士子每年要花費1~2月在路上,到州府、到省會參加歲考、道考、鄉試。路費、餐飲、車馬費都非常巨大。歷史上中進士平均年齡35歲,一個人35年沒工作,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等他考進士,家中不是富裕之家,或者沒有全族、全村、整個宗族的資助,是不可能參加科舉考試。

6、不要被寒門士子刻苦讀書,最後光宗耀祖的民間戲曲橋段騙了。所謂的窮書生,只是別人都是億萬富翁,他只是個百萬富翁,自我調侃的說法罷了。

清朝時期為什麼科舉狀元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匿名2018.03.01 回答

任務佔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