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關於20世紀西方文論的論文。字數3000字,選題隨意。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攝影
  • 2022-09-01

求一篇關於20世紀西方文論的論文。字數3000字,選題隨意。匿名使用者 2013-05-23

西方文論主要指歐洲地區國家和美國的文論。從時間上講,西方文論上自古希臘,即公元謙427年的柏拉圖,下到十世紀中期的龐德、艾略鎝和榮格等人,文論時間跨度大約二千年,這一時空內的西方文論,流派林立,主義紛呈,教材所涉及到的文論家很多,內容相當豐富,要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學好西方文論,就要求同學們一定要掌握這門功課的要點。什麼是“要點”呢?他既是西方文論這門課的主要的知識點,同時還是這門課的考試出題可能的考點;它既是西方文論課程所講授的文學理論體系的大綱,又包括一些“小”的知識,以下就把西方文論的學習要點梳理一下。

一、希臘文論

古希臘文論是西方文論的一個源頭,教材所收的這一時期的兩個文論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相當重要,學習時首先應注意以下幾個較小的知識點:

1、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師生關係,但二人的文論觀點在很多方面都不同。

2、柏拉圖創立了雅典的“學園派”,亞里士多德則創立了“逍遙學派”

3、柏拉圖的文論觀點,主要集中在他所寫的《理想國》、《伊安篇》、《裴德若篇》、《大希庇阿斯篇》、《會飲篇》和《裴列布斯篇》。亞里士多德著名的文論作品是《詩學》《修辭學》和《心靈論》,由於亞氏的《詩學》在當時一度失傳,因此,他對古希臘時期和古羅馬時期的文論的影響,主要由他的《修辭學》這本書來擔當。

以下是古希臘文論的理論要點:

1、柏拉圖的“理念說”和“摹仿說”,柏拉圖認為理念(或譯“理式”)是獨立於個別事物和人的意識的本真之世界,事物是理念的影子,文藝又是對現實事物的模仿,所以,文藝與理念隔著三層,是對於理念的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亞里士多德反對他老師的說法,認為文藝摹仿的只是“人的行動、生活”。是現實世界及其規律,肯定文藝作品的真實性。

2、“迷狂說”,柏拉圖認為詩在本質上是神的產物,詩人因神靈附體進入迷狂狀態,於是獲得創作的靈感,進行創作。他認為詩人“不是憑技藝,而是憑神的靈感創作”。亞里士多德則把詩人創作時界定為人的理性活動,要求詩人開始創作即應有清醒的意圖。

3、悲劇觀與淨化說。柏拉圖認為悲劇詩人有兩大罪狀,即悲劇詩人從事摹仿藝術而其作品並不顯示真理;悲劇迎合人的低劣情慾。亞里士多德針對柏拉圖說提出不同意見,倡導著名的悲劇淨化說,他認為,人的感情流露對人身有益,悲劇“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

4、亞里士多德的悲劇理論:亞氏悲劇理論的悲劇定義是“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他認為悲劇具有六要素:情節、性格、思想、言詞、歌曲、形象。其中亞氏認為最重要者為“情節”,其次為“性格”。

5、亞里士多德的詩、史區別論:亞氏認為,歷史的真實不同於詩的真實,歷史敘述個別的、已經發生的式。詩摹仿“有普遍性的”及“可能發生”的事,所以比歷史“更富於哲學意味”。詩描寫“合情合理的不可能”

古希臘文論對西方文論的影響:

1、柏拉圖的“理念說”影響生成了羅馬時期普羅提諾的新柏拉圖主義文論

2、柏氏關於藝術美在物質對創作者的心靈和想象的體現的思想,成為近代浪漫主義文藝觀的先驅

3、柏氏關於文藝應有實用和教益的主張,開啟了羅馬時期賀拉斯“寓教於樂”的思路。

4、柏拉圖的文論中以“靈感說”對後世西方文論的影響為最大

5、亞里士多德的摹仿說為歐洲文論中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相互補充提供了根據

6、亞氏的詩歌想象論對羅馬時期裴羅斯屈塔拉斯提出文藝想象理論是一塊奠基石

7、亞氏對悲劇長度“力 以太陽的一週為限”的規定,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義大利文論家卡斯特爾維屈羅發展為著名的“三整一律”戲劇理論法則,這一法則被西方七世紀的戲劇創作奉為圭泉

8、亞氏的“淨化說”在西方悲劇理論中長期是一種有著巨大影響力的理論。

二、羅馬時期的文論

羅馬文論緊承希臘文論,是古代希伯萊文明對西方文化發生影響的時期。隨著基督教的建立,宗教對文論的影響變得相當大

羅馬文論家主要須掌握的是……(共三位)

代表作及思想……

羅馬時期文論要點:……(共兩點)

羅馬時期文論對西方文論的影響……(共3點)

三、文藝復興時期文論

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文論是當時的文化復興運動的一部分,文藝家紛紛回到古希臘尋求題材和靈感等,人本主義的價值觀衝破中世紀宗教的禁錮成為此期文藝家的精神與信仰的旗幟。此期文論家值得注意的有:……(共兩位)

代表作及作品……

文藝復興時期文論理論要點……(共3點)

文藝復興時期文論對西方文論的影響……(共3點)

……

八、二十一世紀西方文論

二十一世紀西方文論的總體特徵:二十世紀是人類工業社會繁榮昌盛,並走向危機和衰退的時期,也是後工業社會在西方代替工業社會佔據文化主流的時期。此期人類生存維度的日新月異使此期文論流派紛繁、新見迭出;文學對人的內部世界的關懷漸漸代替了人對外在生活的熱情,尤其是在二十世紀下半野,文學的審醜壓倒了文學的審美生活。

二十世紀西方文論代表理論家和代表性理論著作: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論):《釋夢》(或譯《夢的解析》《創作家與白日夢》

榮格(精神分析文論):《分析心理學論文集》《心理學型別》《心理學與文論》

裡普斯(移情說):《空間美學和幾何學、視覺的錯誤》《美學》

馬稚可夫斯基(立體未來主義):《給社會趣味一記耳光》

龐德(意象派文論):《回顧》

瑞恰茲(語義學派):《語言的兩種用法》

杜威(實用主義文論):《藝術即經驗》

艾略特(先鋒派文論):《文學與現代世界》

克羅齊(直覺說美學理論):《美學原理》

羅曼·羅蘭(二十世紀現實主義文論):《論作家在今天社會中的作用》《人民戲劇》

二十世紀西方精神分析文論

1、弗洛伊德的泛性主義文論:弗洛伊德是當代西方精神分析文論的奠基人。他把人類心理分為三個區域:本能衝動(即Id,或無意識)、自我(即有意識的個性)和超我(即良知)。這三者中性生命力是人類精神的主要內容。關於文學何以有巨大的美感力量,他認為是因為文學作品寫了“戀母情結”,他並且用俄狄浦斯和哈姆雷特這兩個悲劇人物形象來進行分析,以證明這一情結的正確性、深刻性和普遍性。他認為文學的描寫是對“戀母情結”的發洩和變相的滿足。

2、榮格的集體無意識文學理論:榮格本是弗洛伊德的學生,但他不滿老師的泛性慾主義文論而另創新論,成為二十世紀西方精神分析文論的又一大師。他的文論觀點主要是,他提出了“集體無意識”這一著名的理論,認為“集體無意識是民族的每一個成員透過遺傳繼承下來的種族記憶。它將人存在的當下性與人的原始根源聯絡提來。集體無意識或稱為“原型”,表現出來是人心中的某些影象、故事和圖案。榮格贊同文學的幻覺性、宗教性,甚至魔幻性這樣一些傳統。他認為在文學中包含著一種知識,它對現代人的異化和世俗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二十一世紀精神分析文論對西方文論的影響

……

馬雅可夫斯基的“立體未來主義”文論……

龐德的“意象主義文論”……

瑞恰茲的“語義學派”文論……

杜威的實用(或經驗)主義文論……

艾略特的“先鋒派文論”……

克羅齊的“直覺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