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文藝現象,文藝現象有哪些?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攝影
  • 2022-12-28

什麼是文藝現象,文藝現象有哪些?雪白血紅2013.07.19 回答

1,舉例分析文藝接受過程中的心理共鳴現象。

解答:(1)共鳴原為物理學術語,指兩個震動頻率相同的物體因共振而發生的現象。在文藝心理學中,共鳴指人在審美過程中獲得美感時所具有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亦指欣賞者由於自身思想情感與審美物件所蘊涵的思想情感相一致,從而被深深打動,體驗到了一種情緒上所激動。

(2)共鳴的產生首先需要主,客體兩個方面具備基本前提。從審美客體來說,物件本身必須具有深刻的思想感情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即必須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打動人心的藝術魅力。從審美主體來說,共鳴的產生首先取決於審美主體的一系列主觀條件,如審美主體正常的感知能力,審美主體感性和理性的心理資訊儲備,以及審美主體對資訊的識別,處理,轉換,傳遞和自身的心理技能等。在這一前提的基礎上,文藝欣賞中的心理共鳴是欣賞過程中主客體之間張力平衡結果。也就是說,在文藝欣賞過程中,主體從自己的經驗,心境出發對作品所產生的審美期待,與本文字身所具有的審美定向之間互相契合,統一。(例子)

(3)欣賞主體與本文互相契合,進入一種物我合一的審美境界。欣賞者全身心地投入,注意力集中指向本文所呈現的人物,場景,氛圍,他與主人公共同歡笑,共同哭泣,他的心隨著歡快的樂曲飛騰,隨著低沉的音符沉落,甚至會混淆藝術世界與現實世界。(例子)

(4)作為一種高峰體驗,文藝欣賞活動中心理共鳴的產生需要一定的條件,首先,共鳴現象的產生需要主體“靜心”,以進入審美狀態。其次,讀者的生活經驗,閱歷還要與本文所展示的境界相近。

什麼是文藝現象,文藝現象有哪些?匿名使用者2013.09.25 回答

從範疇的角度來理解西方後現代文藝理論的結構。主要從五個方面談:後現代的整體,後現代的主體,後現代的符號,後現代的意義,後現代的方法。

1、後現代的整體:空無。

後現代的整體是一個網際網路式的開放整體。是一個沒有確切邊線,自身在不斷地增加和減少著的,任何人都可以進入和退出的整體。從這一描述中可以看到兩點,一,這個整體既是從現象上去定義的,又是現象本身所不能定義的。從前一方面講,整體的性質來自於鮮活的現象,從後一方面講,正因為現象的鮮活性,它定義不出一個整體。二,這個整體是從“事”(事件)上去定義的,而不是從“物”(事物)上去定義的。物是靜止的,具有整體性,可觀察性,可定義性,而事是活動的,具有流動性、變異性、未完成性。因此,後現代的整體,從整體呈現為現象上來說,是活動流動變動的現象本身,從整體自身來說,就是“無”。這個“無”就是海德格爾意義上的無,無不是沒有,而是無法按照西方古典的學術方式進行定義,無法用科學和邏輯予以表述。雖然無法定義、無法用定義的方式表述,但它確實存在,因而是“有”。這個似無而有,似有還無,確實存在而又無把握的整體,相當於海德格爾的“神”,也相當於中國古代的“道”,還類似於印度文化的“空”。海德格爾的神,既表現各種神話和宗教中的形形色色的神,又是在現代科學/理性氛圍中隱匿起來的上帝,從某一具體的神話和宗教不能完全理解它,它卻體現在過去、現在、未來的形形色色的神話和宗教中。中國的道,《老子》一開始就講清楚了“道可道,非常道。”一旦你要講說道,你說出來的道,就已經不可能是作為宇宙整體的道。印度的空,可以體現為印度教的諸神,可以體現為佛教的佛陀,可以體現為耆那教的大雄,而又不是這些宗教的神本身,也不限於這些宗教的神,空化為無窮的色(具體現象),從具體現象講,色中含空,色即是空,從整體自身講,空不止色,色不是空。從後現代思想與各大文化思想的匯通上講,後現代的整體是無,其意義上於:一,它肯定了一個整體,使人對認識、體驗、把握這一整體具有一種信心,當我們看到把整體定義為“無”不但是西方後現代新思想,為海德格、德勒茲、利奧塔津津樂道,也是中國哲學、印度哲學的真諦,還是猶太教喀巴拉哲學,伊斯蘭教蘇菲派的宗旨,我們就對全球化的整體性有了一種肯定性的信仰。二,這個整體是無,各個文化在肯定一個整體信仰,感受到自己的實踐是一個整體的體現的同時,也感受到自己的有限性,侷限性。三,當感到自己是整體性的體現時,會湧動一種崇高情感,感到自己與整體相聯的獨特性和珍貴性,當意識到自己只整體性的某一方面的反映時,會產生一種開放胸懷,向它者開放,對各種不同於自己的它者中去體會自己未能體會到的整體的性質。當自覺到無論哪一個方面,一些方面,還是各方面的總和,都不等於整體的時候,會產生一種科學的謙虛,一種真理的追尋。意識到一個無的整體,在文藝理論的建設上,自然就會設計一個類似於網際網路精神的開放的、多元的結構,它是一個有限定性、呈流動性的、具開放性的“有”,這個具體後現代型的“有”是在整體性的“無”的背景之上的。後現代的文藝理論,是一個充滿著“無”的意蘊的文藝理論,是一個在“無”的境界中進行文化對話的文藝理論。

2、後現代主體:此在。

後現代的文藝理論,須由一個主體來建立,後現代的文藝理論話語,須由一個主體來講述,由於整體是“無”,後現代的主體,只是一個“此在”,由後現代主體講出的後現代文化理論,也只是一個“此在”。此在,是一個借自海德格爾的概念,表明一個主體在此,在此世界之中:此在在此。此在也可以用加達默爾的“境遇”概念來註釋,境遇意味著我們完全身不由己地已經處於今天這一境遇之中,正是在這一歷史的境遇中,此在的主體與過去歷史相聯,與今天的整體相關,與正來的未來相遇。但是,與之相聯的過去的歷史、今天的整體、正來的未來,都不是清楚呈現的,而是在一種境遇中呈現的,當後現代主體在三方面的關聯中生成自己和建構自己的時候,不但呈現出解釋學的效果歷史和問答邏輯,而且也表現為德里達式的延異性文字和德勒茲式的遊牧者。後現代的主體,就像一個德里達的文字,不斷地與其它文字相關,以對照出自己的意義,但每一次的對照行動,在對照出這一方面的意義的同時,遮蔽了另一方面的意義,從而使得本有的意義遭到阻礙和延宕,因此它不得不在對照活動本身中確定對照活動本身的意義。這種在與其它文字不斷對照中的意義追求活動,正像德勒茲的遊牧者,遊牧者四處流動,居無定所,哪裡有好的水草,它就流向那裡。遊牧者就在這種水草追逐的過程中建構著自己和認識著自己。這個作為後現代主體的此在,從本體論上講,它關聯著一個整體,但這個整體既可認識的一面,又有不可認識的一面;從歷史觀上說,它有一個歷史關聯,但這種關聯既有決定性的一面,又有非決定性的一面。從現象論上看,它不斷地與其它的主體發生關聯,與之對話,這些異於自己的它者既有可理解性的一面,又有不可理解性的一面。這種後現代的主體,在本體、歷史、它者三方面的追求中,心懷著本真的願望,但在行動上卻難以確定這樣做是走向本真還是走向沉淪;志向著歷史的真理,但在行動上卻難以明晰這樣做是體現了天命還是違犯了天命,意蘊著共榮的美心,但在行動上卻難以把握這樣做是創就了善還是造成了惡。正因為後現代整體的空無,後現代的主體正處在巴爾塔薩從後現代神學所說的悲劇性中。

巴爾塔薩認為:悲劇呈出了人類的生命和行動的意義。這表現為三種辯證關係:一,破與全的辯證關係。悲劇顯了人生的一種破碎,悲劇就是指這一破碎的事實,但是悲劇之所以要進入這一破碎,展現這一破碎,又是以一個不破的大全整體前提的。有了對“全”的信仰,才有呈“破”的勇氣。呈“破”的行動,正是敞“全”的行動。二,肯定與否定的辯證關係。悲劇呈現了人的有限性,人生之有限,幸福之有限,美好之有限,有限性把人存在中的命運問題尖銳地顯示了出來,悲劇的“破碎”正是展示人的有限性而對人的一種否定。但是人的有限性又正是在尖銳的展示中得到了肯定。這就是,人有限的存在,將在神的空間中得到解釋,人因其有限而必然地與無限的神聯絡了起來,正是這種人與神的聯絡使人的有限存在顯得偉大崇高。人在透過悲劇對自己進行的最的否定中獲得了一種最大的肯定。三,死與生的辯證關係。死是悲劇的基礎。但人的死之所以被突出,恰恰在於人對有限存在的生的高度重視。對生越看重,死越是得到突出,死越成為一個醒目的悲劇,生的意義越得到一種最高的張揚。蘇格拉底之死開始了希臘哲學,塞內加之死,揭開了中世紀的序幕,克爾凱郭爾是近代真理的見證人,因此慘死是他的必然結局。正是在生死的悲劇中,真理得以無蔽的呈出。

什麼是文藝現象,文藝現象有哪些?休書づ絕愛2013.07.19 回答

我就知道好像有畢加索的抽象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