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子上裹頭巾 這個髮型叫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1-08-11

辮子上裹頭巾 這個髮型叫什麼?nj22684906 2011-04-12

波西米亞風格

辮子上裹頭巾 這個髮型叫什麼?3225王 2011-04-12

清當然除外),比如戰國、秦、西漢是前面類似中分,頭上的髮髻略向左偏。再就是不同的時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髮髻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塊麻布,有的繫條布帶,還有時什麼也沒有,或者散成馬尾辯狀(一般是囚徒或者市井乞丐,絕非大俠、公子帥哥的髮型)。

但是我想著重談談後面,也就是到底是披散著頭髮,還是後面的頭髮也像前面後四周一樣束起來。

毋庸質疑,大多數正常 男子,都應該是束起來的,無論貴族、官吏,還是良民。究竟什麼人披散著後面呢?事實是除了當今的古裝影視劇,很少有人這樣,什麼人這樣呢,大概有:1、道 士,也不是何時何地的道士都這樣的髮型,南方天師道的道士們做法的時候,有時披頭散髮,魯迅曾在其藤野先生中說留日清國留學生解開發辮,後面像道士劉海 蟾。還有金庸的射鵰中郭靖初見尹志平居然不知是男是女,就因為他沒見過道士,男人怎麼能披散頭髮呢?說明道士有時是披散頭髮的。

再就是江湖上的流浪漢,或者部分被稱為遊俠的傢伙,好有乞丐,懶得或沒人給他們收拾,於是披頭散髮,落得瀟灑。

還有就是未成年的少年,可能前面的頭髮束起來了,後面的還沒長太長,不容易束到一起,於是暫時披散。比如紅樓中的寶玉,沒人覺得不爽。

現在的歷史影視劇除了極少量的(大明王朝1566、四大名著、90年代以前的絕大多數古裝片)之外,不知道是所有的導演、服裝就是喜歡披頭散髮,還是覺得把髮套後面的頭髮也紮起來太費事,還是壓根就覺著這樣是對的,就是不肯改正。

要說大俠、浪子、少爺、乞丐、道士、披頭散髮也可以,哪怕一般百姓不戴帽子的都可以,最起碼官員不應該吧,可我們見到頭戴烏紗披頭散髮的官員太多, 不說戲說、娛樂的古裝片這樣,就連央視播出的號稱證正劇的《鄭和下西洋》《貞觀長歌》也有部分官員如此打扮,不倫不類,不人不鬼的。

棒子 經常透過拍古裝片意淫自己的歷史,同時醜化中華。我們很不爽,片中棒子對本國的歷史人物的裝扮服裝精心設計,一絲不苟,但是如果其中出現中國人,那就不一 樣了,無論唐使還是明使,一律頭戴古里古怪的烏紗,同時披頭散髮,吊兒郎當的。(可參見大長今和神機箭等韓片),也不全怪棒子,人家可能也沒少觀摩中國的 古裝片的造型)

很小的時候就看過許多香港武打錄影片,所有清朝背景的全不剃頭,前臉和明以前一樣(但是絕不像現在的瀟灑古裝片一樣前有隨風飄揚的好像三七分頭一樣的),後面託條鞭子,同時後面也披散著。

為什麼,可能當年香港影人討厭清代,覺得陰陽頭太難看,於是前臉是不剃頭的。

滿清題材的片子倒是要髮型有髮型,要服裝有服裝。真對得起大清。對清以前的很少下這麼大功夫。

任何國家,無論歐美日韓都較少拍攝古裝題材影視,但是一旦開拍基本都是大製作,都很考究的(即使不符合實際,也力求好看,比如盔甲鮮明的特洛伊,還 有意淫的日韓古裝劇),而且一旦拍完,在該國的收視率都很高,遠遠超過大多數時裝劇。,中國的清前古裝片的髮型,我一看見披頭散髮的,尤其官員散發,我就 不願意看了,雖然我很喜歡看歷史片。

其實真正的古代男子的髮型也不可能像我所想象的那麼標準規範,就是四周的頭髮都一絲不苟的盤在中央,包括 後面的,要知道有兩個原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長出的頭髮不能經常剃掉,而且廣大勞動人民是沒有閒工夫使勁規矩頭髮的,差不多盤起來就是了,後面的頭髮也 像歷史書插圖那樣(多是貴族、官吏造型)沒有雜毛露出不太現實,但是絕不可能所有人裝酷(現代眼光)披散著頭髮,而且現在的影視劇中是從頭頂一直披到底, 後面看從頭頂一直到肩膀好似飄柔廣告,越發雷人,真要披髮,我看也應該從後髮際開始,後面的頭髮大多數盤在頭頂,最下面部分不太講究的就披散下來也成,而 且後面頭髮長的相對還快些,來不及束起來就散在後面,但絕對不可能太長,最長也就把脖子蓋住就行了。80年代香港古裝片或武俠片大多數是這種髮套造型。

作者題外話:頭飾 古代男子頭飾為束髮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梁冠、籠冠、小冠、幞頭、幘、?、帽等。其細別的各種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遠遊冠、進賢冠、大帽、圓帽、鵝帽、唐巾、席帽等,可達數十種。也戴各式頭巾如四方頭巾、萬字巾、雲巾、軟巾、幅巾、葛巾、華陽巾等。還有的地區農民戴笠帽。

●先秦

這一時期經歷了中國歷史上奴隸制的形成、發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過程。人類髮式在這一時期,已經從原始時期的披頭散髮,逐步演變到梳辮、挽髻的階段。髮式的妝飾品也隨即出現。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眾多出土文物中所顯示的資料,足以說明這一切。春秋戰國時期所流傳至今的有玉雕人形所展示的垂髻。湖南長沙陳山大隊楚墓中出土的帛畫中描繪了梳椎髻的楚國婦人。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玉人,塑造了結發至頂、腦後垂辮的商代人物。洛陽金村出土的弄雀青銅女孩則梳理著分垂兩邊的雙辮。還有安陽殷墟出土的石人,蓄長髮,並將髮梢擰在一起後而盤至頭頂,再戴上帽箍。這是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較為流行的一種發石妝飾,且商代以後的部分史料亦反映出當時所流行的帽箍已經出現了裝飾品和裝飾紋樣。這就足以說明其不僅具有實用性而且帶有強烈的裝飾性,並進一步側重於裝飾性,成為一種髮式妝飾品。

據考證:遠在西周時期,人們就已經使用“ 發器”來梳理頭髮,其功能與當今所用的木梳相等同。

●秦、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曆經戰亂,終於達到了“六王畢而四海一”的目的,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偉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綜合各國文化,化異為同,為今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礎。漢承秦後,基本沿襲了秦代的體制,廢除了秦末的苛政,以農業、手工業為主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中國社會出現了繁榮昌盛得景象,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發展和提高。

漢王朝的政治進步、經濟繁榮又促進了與外國和少數民族政權的交流,社會風尚也發生較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修養也日趨提高,髮式妝飾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宮廷貴族的髮式妝飾則更是奢侈,華麗。

據迄今為止的文物史料所表明,秦漢時期大多流行平髻,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飾,以頂發向左右平分式較為普遍。高髻只是見諸於少數貴族女子的一種髮式。秦有望仙九鬟髻、凌雲髻、垂雲髻等。漢有墜馬髻、盤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與此同時,這一時期的髮式妝飾也已日趨流行。

九鬟仙髻:自秦代開始在貴族女子中盛行。鬟意為環形髮髻、九鬟之意是指環環相扣、以多為貴。仙髻之名則來自於神話傳說,漢武帝時王母下凡,頭飾仙髻,其美豔超群。故這種美與仙所結合的產物,自然為當時的貴婦所青睞,奉之為高貴華麗的髮式之一。

墜馬髻:“墜馬髻者,側在一邊”。“髻式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狀,墜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古人描繪此種髮髻既有嫵媚之色,又具嬌柔之態。其式樣如同騎馬墜落之態,故名之墜馬髻。這是當時最具特色,且歷史上最富生命力的一種髮式。自漢始,直至清代亦有之,只是歷代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如今我們在西安任家坡西漢墓出土陶俑中,湖北江陵鳳凰山出土彩繪木俑上就能見到漢墜馬髻的形象。

分髾髻:此種髮式形近垂雲髻,始於漢代。在髻尾留髾或結辮式,並加裝飾帶。梳分髾髻行走時,左右晃動,上下跳躍加之於裝飾帶似錦上添花,確實活潑可愛。現時一般認為此髮式可能是受少數民族辮髮的影響,並佩上裝飾帶來進一步強調該髮式的個性美。

在同一時期,與髮式相配套的各種妝飾也開始流行開來。“步搖”乃是一種附在簪釵上的裝飾物。《拜名》:“步搖,上有垂珠,步則動搖也。”由此而得名。今天我們可以從一些漢代石刻及帛畫中一睹其風采。“步搖”一經出現就風行開來,直至唐代貴婦仍偏愛將步搖作美髮的裝飾物,而且其華麗程度大有發展。

“巾幗”是當時的另一型別裝飾物,是用假髮編製成為形似髮髻的頭套。使用時只需直接將其套在頭上即可。現今從廣州市郊東漢墓出土陶俑上就能見到“巾幗”。

●魏晉、南北朝

這是中國歷史上前後達369年之久的動盪時期,連年戰亂,經濟、文化及人民生活都遭到很大的破壞。自東漢末年起,各路豪強頻繁征戰,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進而由司馬氏建立了統一的晉朝。然而,只經歷了一個短暫的“太康之治”又陷入了諸王混戰及北方少數民族割據的局勢。晉滅之後,就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形勢。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南方社會經濟發展和北方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時期。

由於連年的天災人禍,老百姓貧病交加。大批的北方人背井離鄉向南方遷徙。與此同時,成千上萬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與當地廣大的漢族相互雜居,增加了各民族之間相互交融的機會。北南文化的交流,不同民族風俗的融合,促使這一時期的民風與民俗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與此同時,人們的髮式妝飾,自然也較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發展。

到魏晉南北朝時,以往隨軍慰勞軍中將士的軍妓,逐步流向民間。這些人對自己的儀容專事修飾,髮式妝飾極盡奢侈,傳統的審美觀念受到挑戰。由質樸而趨於豪華,由自然而趨於雕琢,對當時的社會風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髮式造型崇尚高與大,“太之中公主婦女,必緩鬢傾髻以為盛飾,用發既多,不可恆戴,乃先於木及籠上裝之,名曰假髻,或曰假頭。

●遼、金、元

這一時期從公元907年至1368年。位於北方的遼、金、元三政權先後與兩宋並存,到1234年蒙古滅金,1271年定國號元,1279年元滅南宋,建立統一的元王朝,各民族間的關係進一步融合。

遼、金、元這先後不同時期的政權,分別是以契丹、女真、蒙古這三個少數民族執掌的政權。其基本生活範圍,在中國的北方。這三個朝代的民風民俗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承襲了前代的習俗,又各具民族特色。

遼的男子髮式別具一格,按其契丹族習俗,多梳髡髮。據史載此髮式早在前年前就為部分地區少數民族所採用。婦女髮式則較前代相接近,一般都梳高髻、雙髻、螺髻等,但有少數披髮者,額頭處以巾帶結紮,謂之帕巾。另有一種佛妝,是用金色或黃色粉沫塗在臉面上,又稱為黃妝。

金代男子,好以辮髮為時尚之式,男辮垂肩,女辮盤髻,這是男女辮髮的不同特點。

元代雖與金代同好辮髮,但辮髮樣式則大相徑庭,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梳理成一種名為“婆焦”的髮式。這種髮式,我們在現存的眾多元代人物畫像中均可見到。

髡髮:其髮式梳理,先將頭頂部分毛髮全部剃光,在二鬢或前額部位留下少量頭髮。還有在前額保留一排短髮,耳邊的鬢髮則自然披散。更有將二邊頭髮梳理成各種隨意的髮式,作自然下垂狀。髡髮式樣目前從《契丹狩獵圖》等古代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到,另外從遼代的一部分壁畫中也能見到這方面的描繪。

婆焦:其樣式如同漢族兒童梳理的三搭頭髮式。梳理方法,先將頭頂正中處用剃刀修成二道交叉線,並將後腦一部分頭髮全部剃去,前額保留一小撮短髮自然下垂,左右二側頭髮分別結成對稱的辮子,環繞於耳後,下垂至肩即成。

●明

公元1368年,名太祖朱元璋在應天稱帝,立國號明。明朝建國後,採取了一系列講求實效的措施,以利恢復生產。由於生產力獲得了提高,市場進一步擴大,新型工業不斷湧現,一些工業城於是隨之形成,統一後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明從蒙古族統治的元朝奪取政權後,注重對不符合漢族習俗的禮儀進行了整治,多采用和恢復了唐宋時期的制度和習俗。從所收集的資料看,明代婦女的髮式,雖不及唐宋時期豐富多樣,但也具有其本時代的一些特色。

明初基本承襲了宋元的髮式,待嘉靖以後婦女的髮式起了明顯的變化,“桃心髻”是當時較時興的髮式,婦女的髮髻梳理成扁圓形,再在髻頂飾以花朵。以後又演變為金銀絲挽結,且將髮髻梳高。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等。“桃花髻”的變形髮式,花樣繁多,諸如“桃尖頂髻”、“鵝膽心髻”及仿漢代的“墮馬髻”等。

雙螺髻:明代雙螺髻,其狀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螺髻。時稱“把子”,是江南女子偏愛的一種簡便大方的髮式,尤其是丫環梳理此髻者較多,其髻式豐富、多變,且流行於民間女子。

假髻:又稱鬏髻,為明代宮中侍女、婦人所仲愛。當時有“宮女多高髻,民間喜低髻”之說。此類假髻形式大多仿古,製法為先用鐵絲編圈,再盤織上頭髮即成為一種待用的妝飾物。明末清初特別時興,在一些首飾店鋪,還有現成的假髻出售。

頭箍:又名“額帕”。明代無論老婦、小女都非常盛行。一說頭箍是從原“包頭”演變而來,最初以粽絲編結而成為網住頭髮而已,初時尚寬而後行窄,其實用性為束髮用,併兼之裝飾性,取窄小一條紮在額眉之上。此裝飾物自明代始有。

牡丹頭:高髻的一種,蘇州流行此式,後逐漸傳到北方。尤侗詩:“聞說江南高一尺,六宮爭學牡丹頭。”人說其重者幾至不能舉首,形容其髮式高大,實際約七寸,鬢蓬鬆而髻光潤,髻後施雙綹髮尾。此種髮式,一般均充假髮加以襯墊。

到了清代最開始是金錢鼠尾頭,後來變成了半月頭,其實都很難看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