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出自那首詩?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4-25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出自那首詩?韓琴1009 2019-02-25

出自宋代詞人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此詞為賀鑄晚年退隱蘇州期間的作品,透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抒發作者所感到的“閒愁”。全詩原文如下: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白話文釋義:輕移蓮步不再越過橫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塵一樣飄去。正是青春年華時候,可什麼人能與她一起歡度?是月臺,是花榭,是雕飾的窗,是緊閉的朱戶,這隻有春天才會知道她的居處。飄飛的雲彩舒捲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將暮,揮起彩筆剛剛寫下斷腸的詩句。若問閒情愁緒有幾許?好像一江的菸草,滿城隨風飄落的花絮,梅子剛剛黃熟時的霖雨。

註釋:凌波:形容女子步態輕盈。芳塵去:指美人已去。錦瑟華年:指美好的青春時期。錦瑟:飾有彩紋的瑟。瑣窗:雕繪連瑣花紋的窗子。朱戶:硃紅的大門。蘅皋(héng gāo,橫高):長著香草的沼澤中的高地。彩筆:比喻有寫作的才華。事見南朝江淹故事。梅子黃時雨:江南一帶初夏梅熟時多連綿之雨,俗稱“梅雨”。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出自那首詩?

擴充套件資料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這首詞透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抒發作者所感到的“閒愁”。上片寫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悵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淪下僚、懷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寫因思慕而引起的無限愁思。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悒悒不得志的“閒愁”。立意新奇,能興起人們無限想象,為當時傳誦的名篇。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橫塘,在蘇州城外,是作者隱居之所。這裡是說美人的腳步在橫塘前匆匆走過,作者只有遙遙地目送她的倩影漸行漸遠。基於這種可望而不可即的遺憾,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推測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樣生活的。

“錦瑟年華誰與度?”用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意。下句自問自答,用無限婉惜的筆調寫出陪伴美人度過如錦韶華的,除了沒有知覺的華麗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這種跨越時空的想像,既屬虛構,又合實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見發端,下片則承上片詞意,遙想美人獨處幽閨的悵惘情懷。“碧雲”一句,是說美人佇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籠罩了周圍的景物,才驀然醒覺。不由悲從中來,提筆寫下柔腸寸斷的詩句。蘅皋,生長著香草的水邊高地,這裡代指美人的住處。

美人何以題寫“斷腸句”?於是有下一句“試問閒愁都幾許?”“試問”一句的好處還在一個“閒”字。“閒愁”,即不是離愁,不是窮愁。也正因為“閒”,所以才漫無目的,漫無邊際,飄飄渺渺,捉摸不定,卻又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種若有若無,似真還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差堪比擬。

作者妙筆一點,用博喻的修辭手法將無形變有形,將抽象變形象,變無可捉摸為有形有質,顯示了超人的藝術才華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出自那首詩?歲月不寒 推薦於2017-11-25

青玉案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

【註釋】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時步態輕盈。

橫塘:在蘇州南十時許。

芳塵:指美人的行蹤。

錦瑟華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時期。

瑣窗:雕刻或彩繪有連環形花紋的窗子。

冉冉:流動的樣子。

梅子黃時雨:四五月梅子黃熟,基間常陰雨連綿,俗稱“黃梅雨”或“梅雨。”

【譯文】

你的玉步不肯來到橫塘,我只有目送你離去。但現在不知你與誰相伴,共度這花樣的美好年華?在那修著偃月橋的院子裡,硃紅色的小門映著美麗的瑣窗。只有春風才能知道你的歸處。天上飛雲在空中拂過,長滿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隱若現。佳人一去而不復返,我用彩筆寫下斷腸的詩行。如果要問我的憂傷有多深多長,就像煙雨一川青草,就像隨風飄轉的柳絮,梅子黃時的雨水,無邊無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