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四體是什麼?五穀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16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四體是什麼?五穀是什麼?茉檸冰兒2008.02.08 回答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1·四體不勤

四體:即四肢。註釋:四肢不勞動,形容脫離勞動。

2·五穀不分

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根據《史記·天官書》、《呂氏春秋》、《皇帝內經》、《孟子騰文公》等,主要有兩種記載,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

稷(粟,穀子)、黍(黃米)稷(粟)、菽(大豆)。 註釋:泛指糧食類作物,形容缺乏生產知識。

出處:《論語·微子》“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四體是什麼?五穀是什麼?南北情緣2008.02.08 回答

四體:

指人的兩手兩足;

五穀雜糧是指哪五穀

《皇帝內經》中認為五穀即“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而在《孟子騰文公》中稱五穀為“稻、黍、稷、麥、菽”,在佛教祭祀時又稱五穀為“大麥、小麥、稻、小豆、胡麻”,再而後便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穀類有33種,豆類有14種,總共47種之多。現在通常說的五穀雜糧,是指稻穀、麥子、高梁、大豆、玉米,而習慣地將米和麵粉以外的糧食稱作雜糧,所以五穀雜糧也泛指糧食作物。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 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 )

解 釋 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

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

谷。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出 處 《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

子?’”

用 法 複句式;作定語、分句;含貶義

示 例 我們新時代的青年絕不能做~的書呆子。

近義詞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反義詞 孜孜不倦、不辭辛勞

歇後語 侯門的小姐,王府的少爺

燈 謎 孔夫子的弟子

典 故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周遊列國,一路上十分的辛苦。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穿過叢林時掉隊了。這個學生就是孔子很喜歡的子路。子路正在著急的時候,遇到一位老農在田地裡作農活,於是他走上前問到:“子見夫子乎?”意思是說:你看見我的老師了嗎?老農看了一眼子路,沒好氣的回答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老農的意思是說:既不勞動,又不知道生產知識,哪裡配稱什麼老師!

子路覺得自己說話太冒失,沒有禮貌,所以就很恭敬的站在一邊,半天也沒有說話。老農看子路還是知書明理的人,就邀請子路到他家裡過夜,晚上還盛情的招待了子路。

第二天早上,子路趕上了孔子一行人,就把昨天的事情告訴了孔子。孔子說:“這一定是一個有修養的隱士。”孔子想和他談談,叫子路立刻回去找他。當他們去的時候,那位老農和他的家人已經不在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