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古典詩歌藝術中的“動”與“靜”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10-07

淺析古典詩歌藝術中的“動”與“靜”張三講法 2022-05-31

摘要: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古典詩歌作為一種文學體裁,不僅嚴格講究韻律,還具有短小精悍、內涵豐富的特點。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各有其功效,而動與靜的表現手法更是備受詩人青睞。本文將以幾首古詩為例,簡要說明古典詩人是如何運用“動”與“靜”相結合的方法來借景抒情,託物言志的,並以此探討詩歌中的美感。

關鍵字:“動”  “靜”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詩人運用一定的手法,透過詩歌來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動靜結合作為詩歌表現手法的一種,是指在描寫景物時運用的動靜結合、以動襯靜、化靜為動,化動為靜等手法。需要指出的是,“動”、“靜 ”即對事物、景物作動態、靜態的描寫,二者相互映襯,塑造出一種意境、情趣。在描寫景物的文章中,如果單單隻寫動態或靜態,往往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能將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結合起來,化靜為動,或以動襯靜,則會產生不一樣的藝術效果。

下面將以每一種方法舉例說明。

動靜結合

動靜結合的手法是詩歌表現手法中的一種,它有利於作者感情的抒發,有關動靜的描寫是分析、推敲詩歌的重點,如果感情的抒發與動態靜態地描寫關係不大,甚至沒有關係,那麼我們就應該從其他方面來分析這首詩的表達技巧。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的這首《山居秋暝》是山水詩中的名篇,它道出了隱居者的心聲。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是詩人勾勒出的雨後山村的自然圖景。雨後鄉村的清新、寧靜,呈現在讀者眼前。一個“空”字,寫出了天高雲淡,描繪了萬物空靈之美。詩人隱居在這樣的世外桃源,是多麼的恬靜舒適啊!如此描繪山水田園的環境,流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喜愛之情。“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皎潔的月光照在松林上,清清的泉水從河床的石頭上流過。詩人透過兩個動詞“照”與“流”,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一靜一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讓人感覺到大自然似乎也在動,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詩人彷彿覺得自然的美與自己心境的美已經完全融合為一體了。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詩人由寫景轉為寫人,即“浣女”、“漁夫”,並且採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法,運用的極為妙。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波動,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詩的中間兩聯雖然都是寫景,但側重點卻不同。頷聯側重寫物,以物的純美而明志的高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寄託理想。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尾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是詩人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既然春天的芬芳留不住,就由它去吧,我自己卻要留在這風光無限好的山中。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頷聯描寫的“明月”,“青松”,是靜景描寫;“清泉”,“流”,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沛,流速加快,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描寫物件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

以動襯靜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首詩同樣出自王維。鳥鳴澗,是一個風景極其優美的地方。澗,是山澗,夾在兩山間的流水。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態描寫,作者採用以動襯靜的表現手法,達到了出神入化的藝術效果。

“閒”表明了詩人內心的靜,正是由於詩人心靜,所以連桂花的掉落,也能被其覺察到。一個“落”字,寫出了夜晚的靜謐,甚至空寂,讓人驚歎不已。這裡,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詩人用靜靜的心靈去細細地聆聽花落、鳥鳴,寫出了環境的靜和內心的靜,他的內心寧靜淡泊,但又富於幽雅情致。靜到極致的大自然在詩人的筆下有聲有色,生機盎然。月出本無聲,卻驚飛山鳥,這是動靜相襯的最佳藝術境界。這首詩之所以好,就在於“動”、“靜”恰到好處的運用。首句“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將動態的“花落”與靜態的“人閒”相結合,又由於是夜晚,那麼詩人是不可能看到“桂花落”的,所以只有詩人的心靜,才能感受到花掉落的過程。再看“春山”,夜晚時分,鳥兒停止歌唱了,遊人也入眠了,所以是“空的”,而白天定是另一番情景,熱鬧非凡,充滿歡聲笑語。同時,王維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所以“空”應該還有詩人作為禪者的心境。只有心境灑脫的人,才能發現常人無法察覺的事物。後兩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是說月亮的出來,竟然驚動了山中的鳥。受驚的鳥時不時在山澗中傳出一陣陣清脆的鳴叫聲。詩人以動襯靜,動詞“驚”、“鳴”,表面上打破了夜的靜,實際上是用聲音來襯托山裡的靜與閒。

三、化靜為動

化靜為動是透過人物語言動作或將無生命的東西生命化、動態化,將靜態的形象化為動態的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少年行》

馬上誰家白麵郎,臨街下馬坐人床。

不通姓氏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這是杜甫的一首詩,表現的是一位粗狂少年形象,詩人用了三個動作描寫來刻畫少年,一是“下馬坐人床”,不打招呼直接坐人家的床,可見少年很沒有禮貌;二是“不通姓氏”,詩人從語言角度描寫,不僅對上句做了補充,而且對此作出評價;三是“指點銀瓶索酒嘗”,此句是動作描寫,是對第三句的進一步形容。杜甫在此描寫少年形象,完全採用動態手法來達到靜態目的,透過動態感極強的語言和動作,將一個不懂禮貌的少年粗豪性格刻畫的淋漓盡致。

再看下面這首詩:

《絕句二首》其二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此詩是杜甫入蜀後所作,抒發了其羈旅異鄉的感慨。“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採用擬人手法,賦予無生命的花朵以生命,花朵也是動態的,並且搖曳多姿。“花欲燃”, 描寫了一副鮮花就像燃燒著一團旺火,非常燦爛地開放的畫面。詩人用動態的火來寫靜態的花,思維及其獨特,想象非常豐富。

四、化動為靜

化動為靜,就是把動態的事物用靜態的詞語描繪,已達到惟妙惟肖的效果。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此詩作者是李白。頸聯“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意境非常的優美: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雲氣,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其中,“飛泉”本來是—幅動態的景物,詩人卻用了一個“掛”字,這就把動化為靜了,它使人想到了山的陡峭和山泉落下的場景,這是化動為靜的表現手法。同時,野竹與雲氣相接,這本來是一幅靜態的景物,但詩人用了一個“分”字,就有了動的味道了,它使人聯想到了隨山移動的雲霧,不斷從野竹梢頭飄過的情景,這是化靜為動的表現手法。

再看一首詩:

雨後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簷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這首詩是北宋詩人劉攽所作。前兩句“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簷楹”,寫的是雨後池塘的靜態之美,詩人用“水面平”、“明鏡”、“照簷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後幽美迷人的靜態美。第一句寫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只淡淡地用一個“平”字,讓人覺得很平常。第二句中“淡磨”兩字運用的非常好,經春雨洗滌過的池面,好比經人輕磨拂拭過的明鏡,比喻很新鮮。這兩句語氣平緩,字字清靜,連略帶動感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給讀者以一種輕淡的感覺。

後兩句由靜而動,進一步寫雨後池上的動態美。東風忽起,舞動池邊的垂楊,吹落垂楊柔枝細葉上的雨滴,灑落在池中綻放的荷葉上,發出一陣清脆的聲響。詩人筆下的“東風”、“垂楊舞”、“荷心萬點聲”,具有一種動態的韻致和盎然的生機,自有一番情趣在其中。同時,節奏由平緩而轉向急促,“忽起”二字,先造成突兀之勢,展示出由靜而動的變化,給人以強烈的動感;接著再由“更作”二字呼應,從而把有形的、無形的、靜態的、動態的和聲響的景物聯絡起來,形成一幅形聲兼備的畫卷。這首詩既寫出了靜態,又寫出了動態,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後池塘春景圖。

總結

詩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塑造詩境的工具,也是詩境的最直觀的呈現。詩的意境的創造離不開語言,所以歷代文人墨客都很注重提煉文字,力求在語言方面達到很高的造詣。尤其是,古典詩歌藝術中的 “動”與“靜”技巧的運用,對一個詩人而言,運用的好,它就會名垂千古;運用得不好,就會遭到人們的批評與嘲諷。今天,我們學習古典詩歌,並對其進行鑑賞,不僅要學習詩歌中的方法與技巧,也應該學習古人的那種淡然恬適、超脫萬物的的心境。學習古典詩詞,豐富我們的心靈,提升個人素質,感悟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