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惻隱之心?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1-09-15

何為惻隱之心?匿名使用者 2013-06-21

【解釋】:惻隱:對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對人寄予同情。

【出自】:《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何為惻隱之心?匿名使用者 2013-06-21

惻隱之心的惻是憂傷,《周易》井卦中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這樣就體會到了中國哲理之精深。那麼,怎麼理解“惻”?以誠動感是惻,不清晰,還須透過分解來體會。惻是心與則相加,則是準則,心乃自身本體。 惻隱的隱,簡單理解,就是顯的反面,但潛隱通向精深。所以隱心乃自省的過程,這是因為隱與古字慇可通用。殷本是作樂之盛,殷實的殷是富裕,但物盛必衰,殷的延伸意於是是震,是警示:“念我獨兮,憂心慇慇。”自省必然產生感傷,這種感傷就是通向精深的途徑,空曠而顯天地高遠,默默是寂無人聲。

惻與隱連用後,彼此的意思更深入。杜甫的《夢李白》詩中就用到惻惻:“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訊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此詩寫於乾元二年,時李白59歲,剛流放夜郎赦免歸來;杜甫48歲,正客居秦州,兩人之心心相望表達得特別感人。

“隱隱”一詞最早出現在《荀子·儒效》中:“隱隱兮其恐人之不當也。”這是荀子列出的聖人十大標準之一,隱隱是憂心忡忡,荀子說,聖人應戰戰兢兢,時刻警惕自己,唯恐言行不當。隨後,西漢劉向在他的《九嘆·遠逝》中用到:“志隱隱而鬱怫兮,愁獨哀而冤結。腸紛紜以繚轉兮,涕漸漸其若屑。”鬱是沉滯,怫是憤怒,繚是纏繞,紛紜是錯亂。最後一句,迴腸九轉,涕零若雨,飛揚若屑。

“惻隱”一詞乃孟子首用。在《孟子·公孫丑上》中,孟子對公孫丑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公孫丑是孟子的弟子,孟子所說的不忍人之心,乃憐憫心,憐憫心來自脆弱心。怵惕,怵是恐慌,惕是憂懼。 孟子說,比如今人忽然見到一個孩子要掉到井裡了,都會有憂懼惻隱之心。這樣的心情,不是為與孩子的父母攀交私情,不是為在相鄰朋友中獲取名譽,也不是因為無法忍受孩子的哭聲,而是因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說這四者如人之四肢,分別是仁、義、禮、智的根本。他將惻隱心放在做人標準之首,不僅因沒有憐憫心,心如鐵石,就無可能有情義;有了憐憫心,有情商才有智商。更因憐憫心是為人準則,是自我約束不傷及他物之保證,這就是惻。而隱,他本身就認為是哀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