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旦文言文翻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12-29

王旦文言文翻譯遠景教育17 2022-09-29

1。 《王旦》文言文及其翻譯

寇準數短(王)旦,旦專稱準。帝謂旦曰:“卿雖稱其美,彼專談卿惡。”旦曰:“理固當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闕失必多。準對陛下無所隱,益見其忠直。此臣所以重準也。”帝以是愈賢旦。中書有事送密院,違詔格,準在密院,以事上聞,旦被責,第拜謝,堂吏皆見罰。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書,亦違招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還密院。準大慚,見旦曰:“同年,甚得許大度量?”旦不答。寇準罷樞密使,託人私求為使相,旦驚曰:“將相之任,豈可求耶!吾不受私請。”準深憾之。已而除準武勝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准入見,謝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薦者。準愧嘆,以為不可及。準在藩鎮,生辰,造山棚大宴,又服用僭侈,為人所奏。帝怒,謂旦曰:“寇準每事欲效朕,可乎?”旦徐對曰:“準誠賢能,無如呆何!”真宗意遂解,曰:“然,此正是呆爾。”遂不問……

旦為相,賓客滿堂,無敢以私請。察可與言及素知名者,數月後,召與語,詢訪四方利病,或使疏其言而獻之。觀才之所長,密籍其名,其人復來,不見也。……旦任事久,人有謗之者,輒引咎不辯;至人有過失,雖人主甚怒,可辯者辯之,必得而後已。

3。當王旦任宰相時,寇準屢次在皇上面前說王旦的短處,然而王旦卻極力稱讚寇準的長處。有一天真宗笑著對王旦說:“卿雖然常稱讚寇準的長處,但是準卻專說卿的短處呢!”王旦回答說:“臣居相位參與國政年久,必然難免有許多缺失,準事奉陛下無所隱瞞,由此更見準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薦…:。。”真宗由此更賞識王旦。當寇準任樞密院直學士時,王旦在中書有事送樞密院,偶爾不合詔令格式,準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責問,但是王旦並不介意,只是再拜謝過而已。不到一個月,樞密院有事送中書,也不合詔令格式,堂吏發現很高興地呈給王旦,認為這下逮到機會了,可是王旦卻命送回樞密院更正,並不上奏。寇準大為慚愧,見王旦說:“同年怎麼有這樣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當寇準免去樞密職位後,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為相,王旦驚異地回答說:“國家將相重任,怎可用求來的呢?”準心中很不愉快。其後皇上果然授予寇準節度使同平章事。准入朝拜謝說:“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那有今日?”皇上便將王旦一再推薦之事告知,寇準非常慚愧感嘆,自覺德量遠不及王旦。寇準擔任鎮守一方要職中,在過生日時,建造山棚舉辦盛大宴會,服裝用品奢侈且超過規格,被別人奏報。皇帝發怒,對王旦說:“寇準辦事按皇帝的規格,可以這樣嗎?”王旦慢慢地回答說:“寇準確實有德有才能,不會如此無知!”真宗皇帝隨即明白,說道:“我知道了,這正是他的無知。”就不再過問此事……

王旦擔任丞相職務,接觸很多人,從不以私利結交。觀察可以交談的和以前就瞭解的,幾個月以後,召見與之交談,諮詢訪問各處利益和危害之處,或者讓他們以書面形式呈報上來。發現他們的長處,悄悄地記下他們的姓名,如果其中有人再來求見,不須見面就能處理了。……王旦處理政事時間久長,有人非議,則立即尋找錯失而並不推諉辯解;如果別人出現過失,即使皇帝很發怒,能夠解釋就解釋,盡最大的努力才罷休。

2。 文言文王旦存李及翻譯

原文: 曹瑋久在秦中,累章求代。

真宗問王旦:“誰可代瑋者?”旦薦李及,上從之。眾疑及雖謹厚有行檢,非守邊才。

韓億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將吏亦心輕之。

會有屯戍禁軍白晝掣婦人銀釵於市,吏執以聞。及方坐觀書,召之使前,略加詰問,其人服罪。

及不復下吏,亟命斬之,復觀書如故,將吏皆驚服。不日聲譽達於京師。

億聞之,復見旦,具道其事,且稱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為盜,主將斬之,此常事,何足為異!旦之用及,非為此也。夫以曹瑋知秦州七年,羌人懾服。

瑋處邊事已盡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聰明,多所變置,敗瑋之成績。

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謹守瑋之規模而已。”億益歎服公之識度。

翻譯: 宋朝人曹瑋(字寶臣)在關中已經很久,屢次上表章請求朝廷派人來接替他的職位。真宗問王旦,有誰可以代替曹瑋的。

王旦推薦李及(字幼幾),獲得批准。眾臣中有人認為李及謹慎忠厚,行為正直,不是防守邊塞的人才。

韓億(雍丘人,字宗魏)將這些疑慮告訴王旦,王旦也不說話。李及到秦州後,邊將、官吏都輕視他。

正好有士兵於白晝在市場搶奪婦人的銀釵,有關官吏將他捉捕,押來報告李及,李及正坐著看書,命人將士兵帶上前來審問,士卒服罪,李及不再將他交給官吏,立即下令處死,然後繼續看書。從此之後,邊將,官吏都對李及非常畏服。

不久,這件事傳到京師,韓億聽到了,又來見王旦,詳細地說明這件事,並稱贊王旦有知人之明。王旦笑著說:“士卒做強盜,主將予以處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哪裡值得讚揚?我用李及,不是基於這個考慮。

曹瑋治理秦州已經七年,連羌人都畏懼心服,他治理邊塞的措施非常合宜。如果派別人去接替,一定會自恃聰明,改變作風,敗壞曹瑋已經取得的政績;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為他為人敦厚,必能謹守曹瑋的規模而已。”

韓億聽了,更加歎服王旦的見識。

3。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

1。王旦,字子明,是大名府(宋朝的陪都,在今天的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

莘(地名)人。 2。旦為相,賓滿客,無敢以私情。王旦任宰相,賓客很多,但沒有人敢因為和王旦的私交而胡作非為。

3。察可與言及素知名者尋找可以和他談論(政務)以及當時已經出名的人。原文及譯文: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

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及第,遷通判鄭州。表請天下建常平倉,以塞兼併之路。

真宗即位,拜中書舍人,帝素賢旦,嘗奏事退,目送之曰:“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逾年,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

契丹犯邊,從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東京,遇暴疾,命旦馳還,權留守事。

旦曰:“願宣寇準,臣有所陳。”準至,旦奏曰:“十日之間未有捷報,時當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

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嚴,使人不得傳播。及駕還,旦子弟及家人皆迎於郊,忽聞後有騶呵聲,驚視之,乃旦也。

宮禁火災,旦馳入。帝曰:“兩朝所積,朕不妄費,一朝殆盡,誠可惜也。”

旦對曰:“陛下富有天下,財帛不足憂,所慮者政令賞罰之不當。臣備位宰府,天災如此,臣當罷免。”

繼上表待罪,帝乃降詔罪己,許中外封事言得失。後有言榮王宮火所延,非天災,請置獄劾,當坐死者百餘人。

旦獨請曰:“始火時,陛下已罪己詔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歸咎於人,何以示信?且火雖有跡,寧知非天譴耶?”當坐者皆免。

天禧初,進位太保。寇準數短旦,旦專稱準。

一日,帝曰:“朕方以大事託卿,而卿疾如此。卿萬一有不諱,使朕以天下事付之誰乎?”旦曰:“知臣莫若君,惟明主擇之。”

再三問,不對。因曰:“試以卿意言之。”

旦強起舉笏曰:“以臣之愚,莫如寇準。”帝曰:“準性剛褊,卿更思其次。”

旦曰:”他人,臣所不知也。臣病困,不能久侍。”

遂辭退。後旦沒歲餘,竟用準為相。

選自《宋史 王旦傳》) 參考譯文: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及第。

任鄭州通判。上表請求普天興建常平倉,以杜塞兼併的途徑。

真宗即位,王旦被授予中書舍人的職務。皇帝一向認為王旦賢能,王旦曾經上奏後退下,皇帝目送著他說:“幫助我達到太平的,一定是這個人啊。”

過了一年,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契丹入侵,王旦跟隨皇帝出征澶州。

雍王元份留守東京,忽然得了急病,真宗命令王旦急速返回東京代理留守事務。臨行之時王旦對皇帝說:“請求召見寇準,臣有話要說。”

寇準被叫來後,王旦說:“倘若十天之內我還沒有接到前線捷報,那時應當怎麼辦?”真宗沉默了很久,說:“那你就立皇太子好了。”王旦返回京師後,直入宮禁,嚴令任何人不得走漏訊息。

等到皇帝班師回朝,王旦的子弟、親屬還趕到郊外去迎接王旦,忽聽背後人喊馬叫,吃驚地回頭一看,竟然是王旦,才知道原來他早已回京了。 有一次,宮內發生火災,王旦聞訊後,立即奔赴現場察看。

皇帝很傷感地對王旦說:“兩朝的積蓄,我從來不敢任意花費,這一回被一場火災全燒光了,實在太可惜了!”王旦回答說:“陛下富有天下,損失了一些資財,不必過分憂慮;所最應憂慮的,乃是政令或有不明,賞罰或有不當。我湊數當了宰相,天降如此災殃,我有責任,應當罷免。”

隨即上表請求治他的罪。皇帝也表示天降災殃應由皇帝承擔責任,下了罪己詔,並要求朝廷內外臣民多提意見,議論朝政。

後來有人說,火災是由榮王宮失火延燒進來的,並非天災,請求將有關人員逮捕治罪,應處死的達百餘人之多。王旦為此獨自奏稟皇帝說:“火災發生後,陛下已經下了罪己詔,大臣們也都上了奏章承擔責任。

現在卻又要歸罪於別人,如何能顯示守信?況且火災的緣起雖然有個過程,既然蔓延到宮裡來了,怎能說就不是天災呢?”有關人員全都得到赦免。 天禧初年,進位太保。

寇準多次詆譭王旦,王旦卻一直稱讚寇準。一日,皇帝問他:“我將把大事託付給你,而你卻病得這樣。

你的病萬一好不了,讓我把天下事託付給誰呢?”王旦說:“知臣莫若君,英明的君主自然能選擇良臣。”再三問他,也不發表意見。

皇帝於是說:“你儘管隨便說說好了。”王旦振作精神舉起朝笏回答說:“依臣愚見,莫如寇準。”

皇帝說:“寇準為人,性格過於剛烈褊狹了,你再說說別的人吧。”王旦說:“對別的人是否有誰能勝任宰相,我實在不太瞭解。

我病重睏乏,不能過久陪侍皇帝。”於是就告退了。

後來王旦死後一年多,最終任用寇準為相。

4。 於少保公以再造功文言文翻譯

於少保公以再造功——于謙少保先生有重建復興國家的大功。

1、【原文】 於少保公以再造功,受冤身死,被刑之日,陰霾翳天,行路踴嘆。 夫人流山海關,夢公曰:“吾形殊而魂不亂,獨目無光明,借汝眼光見形於皇帝。”

翌日,夫人喪其明。會奉天門災,英廟臨視,公形見火光中。

上憫然念其忠,乃詔貸夫人歸。又夢公還眼光,目復明也。

公遺骸,都督陳逵密囑瘞藏。繼子冕請葬錢塘祖塋,得旨奉葬於此。

成化二年,廷議始白。上遣行人馬暶諭祭。

其詞略曰:“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以自持,為權奸之所害。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

弘治七年賜諡曰“肅愍”,建祠曰“旌功”。萬曆十八年,改諡“忠肅”。

四十二年,御使楊鶴為公增廓祠宇,廟貌巍煥,屬雲間陳繼儒作碑記之。碑曰:“大抵忠臣為國,不惜死,亦不惜名。

不惜死,然後有豪傑之敢;不惜名,然後有聖賢之悶。黃河之排山倒海,是其敢也;即能伏流地中萬三千里,又能千里一曲,是其悶也。

昔者土木之變,裕陵北狩,公痛哭抗疏,止南遷之議,召勤王之師。滷擁帝至大同,至宣府,至京城下,皆登城謝曰:‘賴天地宗社之靈,國有君矣。

’此一見《左傳》:楚人伏兵車,執宋公以伐宋。公子目夷令宋人應之曰:賴社稷之靈,國已有君矣。

楚人知雖執宋公,猶不得宋國,於是釋宋公。又一見《廉頗傳》:秦王逼趙王會澠池。

廉頗送至境曰:‘王行,度道里會遇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又再見《王旦傳》:契丹犯邊,帝幸澶州。

旦曰:‘十日之內,未有捷報,當何如?’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三者,公讀書得力處也。

由前言之,公為宋之目夷;由後言之,公不為廉頗、旦,何也?嗚呼!茂陵之立而復廢,廢而後當立,誰不知之?公之識,豈出王直、李侃、朱英下?又豈出鍾同、章綸下?蓋公相時度勢,有不當言者,有不必言者。當裕陵在滷,茂陵在儲,拒父則衛輒,迎父則高宗,戰不可,和不可,無一而可。

為制鹵地,此不當言也。裕陵既返,見濟薨,郕王病,天人攸歸,非裕陵而誰?又非茂陵而誰?明率百官,朝請復辟,直以遵晦待時耳,此不必言也。

若徐有貞、曹、石奪門之舉,乃變局,非正局;乃劫局,非遲局;乃縱橫家局,非社稷大臣局也。或曰:盍去諸?嗚呼!公何可去也。

公在則裕陵安,而茂陵亦安。若公諍之,而公去之,則南宮之錮,不將燭影斧聲乎?東宮之廢后,不將宋之德昭乎?公雖欲調郕王之兄弟,而實密護吾君之父子,乃知迴鑾,公功;其他日得以復辟,公功也;復儲亦公功也。

人能見所見,而不能見所不見。能見者,豪傑之敢;不能見者,聖賢之悶。

敢於任死,而悶於暴君,公真古大臣之用心也哉!” 公祠既盛,而四方之祈夢至者接踵,而答如響。 (明朝張岱《西湖夢尋》卷四《於墳》) 【譯文】 于謙少保先生有重建復興國家的大功,卻蒙受冤屈而死,(他)被處死的那一天,陰霾蔽天,路人跳著哀嘆。

(他的)夫人被流放到山海關,有一次夢到於公說:“我的身體毀了但是魂魄沒散,唯獨眼睛無光,需要借的視力在皇帝面前現形。”第二天,夫人喪失了視力。

適逢奉天府門發生火災,英宗前去察看,於公的身形出見在火光中。皇上難過地想到他的忠心,於是下詔寬免他的夫人回京。

(他的夫人)又夢到於公來還他的視力,於是她的眼睛又恢復了視力。於公的遺骸,都督陳逵秘密囑囑咐人隱藏掩埋了。

於公的繼子于冕請求歸葬錢塘的祖墳,得到聖旨葬在這裡,(這就是於墳的來歷)。 成化二年,朝廷的輿論才開始公佈真相。

皇上派使者馬暶親臨傳達聖意並祭祀。聖旨大略說:“當國家多難的時候,保全國家太平無事;只有拿公道來自持,卻被弄權作惡的奸臣所害。

去世的皇帝已經知道他的冤情,而朕心裡實在是痛惜他的忠心。”弘治七年賜諡號為“肅愍”,建立祠廟叫“旌功”。

萬曆十八年,改諡號為“忠肅”。 四十二年,御使楊鶴為於公擴建廟祠,廟祠高大輝煌(巍煥:通“巍奐”。

盛大光明;高大輝煌),安排雲間人陳繼儒作碑文記梳他的功績。碑文說:“大抵忠臣為國,不惜效死,也不惜名。

不惜效死,然後有豪傑之英名;不惜名,然後有聖賢的隱忍。就像黃河排山倒海,這是他的勇氣;如果能夠隱埋流放之地中一萬三千里,又能忍受千里一曲,這是他的隱忍。

從前土木堡之變發生時,神宗親征,於公痛哭著抗顏上疏,勸阻向南遷都的意見,召集勤王的部隊。護衛皇帝到大同,到宣府,到京城下,都登城謝罪說:‘依靠天地宗廟社神的神靈佑護,國家才有了君主。

’這種忠肝義膽的行為第一次見於《左傳》:楚國人埋伏兵車,捉住宋公來討伐宋國。公子目夷命令宋國人回答他說:依靠土神和穀神的佑護,國家已經有國君了。

楚國人知道即使捉住宋公,也不能得到宋國,於是楚人就釋放了宋公。第二次見於《廉頗傳》:秦王逼趙王在澠池相會。

廉頗送趙王到邊境上說:‘大王前去,估計路上的行程及會面招待的禮儀完畢,然後回國,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以後)大王還未回來,就請求立太子為趙王,來斷絕秦國要挾找過的想法。’第三次見於《王旦傳》:契丹侵犯。

5。 選自《宋史。王旦傳》寬容雅量文言文翻譯

王旦,自幼沉靜好學,其父王祜曾說:“此子將來必定官至三公宰相。”宋太宗時中舉進士,起初任平江知縣,當時縣府內傳說常鬧怪物,不得安寧,王旦將到任前一夜,看守官聽到群鬼在大聲呼叫說:“宰相公要來了,我們應該避開離去了。”於是怪物從此絕跡。

宋真宗時王旦累升知樞密院,又任宰相,進封太保。受朝廷重用,居相位最久,凡事不固執己見,受人毀謗不與計較,軍國大事都參與決策,常為國家薦引賢才,卻不讓其人知道。

當王旦任宰相時,寇準屢次在皇上面前說王旦的短處,然而王旦卻極力稱讚寇準的長處。有一天真宗笑著對王旦說:“卿雖然常稱讚寇準的長處,但是準卻專說卿的短處呢!”王旦回答說:“臣居相位參與國政年久,必然難免有許多缺失,準事奉陛下無所隱瞞,由此更見準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薦…:。。”真宗由此更賞識王旦。當寇準任樞密院直學士時,王旦在中書有事送樞密院,偶爾不合詔令格式,準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責問,但是王旦並不介意,只是再拜謝過而已。不到一個月,樞密院有事送中書,也不合詔令格式,堂吏發現很高興地呈給王旦,認為這下逮到機會了,可是王旦卻命送回樞密院更正,並不上奏。寇準大為慚愧,見王旦說:“同年怎麼有這樣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當寇準免去樞密職位後,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為相,王旦驚異地回答說:“國家將相重任,怎可用求來的呢?”準心中很不愉快。其後皇上果然授予寇準節度使同平章事。准入朝拜謝說:“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那有今日?”皇上便將王旦一再推薦之事告知,寇準非常慚愧感嘆,自覺德量遠不及王旦。後來寇準終於不負王旦,成為宋朝賢相。

當時有位盧某,深夜送黃金百兩來求王旦提拔為江淮鹽運使,王旦正色推辭說:“你的才能,不可擔當這個職務,我那敢私受賄賂而廢棄公道呢?”盧某慚愧而退,便整天焚香咒詛王旦快死,有一天晚上,盧某夢見神明呵叱他說:“王公盡心於國家,你竟然心存惡念,要他快死,上天將要懲罰你了。”盧某驚醒,汗流全身,經過幾天就去世了。

薛奎初任江淮運使,將赴任前,來向王旦辭行,王旦不談其他,只說:“東南地方,民生非常困苦啊…”奎退出後說:“聽宰相的話,可見他時刻都在關懷百姓啊!”

王旦居家,未曾發過脾氣,家人要試他,在他食用的肉羹內,投入塵灰,王旦只吃飯而已,家人問他何以不吃肉羹,旦說:“偶爾不想吃肉。”其後連飯也將它弄髒,王旦也不責問只說:“今天不想吃飯,可以另外弄些稀飯來”。家中不購置田宅,說:“子孫應當自立,何必田宅,田宅會讓子孫因爭財而作出不義之事呢!”臨終時召集子弟到跟前咐囑說:“我們家世清白,不要遺忘往日槐庭陰德,今後大家應當守持勤儉樸素的美德,共同保持我王家的門楣。我死後,可為我削髮,披穿緇衣,依照僧道例殮葬即可”。說完便瞑目而逝。真宗臨喪哀慟。追贈為尚書令魏國公,賜諡號文正。

按;王公當國,公忠體國,正直無私,舉薦賢能,不使其人自知,容人所不能容之度,行人所不能行之事。至於居家,塵灰汙其羹飯,也不動嗔心,當其臨終猶不忘教誨子弟儉素持家,勤修陰德。觀此數事,非聖賢胸懷,何能如此。宜其一生恩寵無比,人民欽敬,鬼神護持,生榮死哀。所謂世間大福德之人,必有過人之德量,由此可以證實。

王旦出生。因其生於凌晨,故取名旦,字子明。王旦先天相貌較醜,臉、鼻皆偏,喉部有突起,華山老道預言其有異人相,“日後必大貴”。

6。 《宋史·王旦》翻譯 急

當王旦任宰相時,寇準屢次在皇上面前說王旦的短處,然而王旦卻極力稱讚寇準的長處。

有一天真宗笑著對王旦說:“卿雖然常稱讚寇準的長處,但是準卻專說卿的短處呢!”王旦回答說:“臣居相位參與國政年久,必然難免有許多缺失,準事奉陛下無所隱瞞,由此更見準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薦…:。。”真宗由此更賞識王旦。

當寇準任樞密院直學士時,王旦在中書有事送樞密院,偶爾不合詔令格式,準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責問,但是王旦並不介意,只是再拜謝過而已。不到一個月,樞密院有事送中書,也不合詔令格式,堂吏發現很高興地呈給王旦,認為這下逮到機會了,可是王旦卻命送回樞密院更正,並不上奏。

寇準大為慚愧,見王旦說:“同年怎麼有這樣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當寇準免去樞密職位後,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為相,王旦驚異地回答說:“國家將相重任,怎可用求來的呢?”準心中很不愉快。

其後皇上果然授予寇準節度使同平章事。准入朝拜謝說:“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那有今日?”皇上便將王旦一再推薦之事告知,寇準非常慚愧感嘆,自覺德量遠不及王旦。

後來寇準終於不負王旦,成為宋朝賢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