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以孝為尊,為什麼中國人那麼看重孝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10-18

為什麼中國人以孝為尊,為什麼中國人那麼看重孝F_星 2017-04-25

傳統的中國不僅是以農立國,而且是以孝立國。自古以來,孝是最重要的善行與德行。在諸善之中,孝最具有超越性;在諸德之中,孝最具有普遍性。為了強調孝的超越性,孔子曾在《孝經》中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開宗明義章》)意思是說,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的來源。為了強調孝的普遍性,又在《孝經》中說:“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孝經·三才章》)意思是說,孝可充滿宇宙之間,能貫通天、地、人三才而為一。在傳統的中國社會里,孝道是如此的重要,儼然成為事親、治家、治國、平天下的極則(李國良,1973)。時至今日,我們甚至可以說:孝是中國文化最突出的特色。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里,孝何以如此重要?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傳統中國社會的特徵說起。從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的觀點來看,傳統中國社會所處的生態環境,主要是適合於務農的經濟生活。中國的文明最早發源於仰韶文化的核心地區(包括陝西、山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的渭水盆地)。此一地區的自然環境是氣候多變、降雨量低、植物稀少,但其土壤皆為肥沃的黃土。此種土壤不須另加肥料,即可長久耕種而仍豐收(Rumpelly,1908)。在此類生態環境中,靠耕種謀生似乎是一種最為適宜的辦法。考古及其他資料顯示,早在公元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此一地區即已出現自給自足的農業系統。此後,農業經營及活動的地區逐漸擴充套件,及至最近兩千多年,淮河以南的地區也形成了多產而有效的農業系統(HO,1976)。總之,自古以來,傳統中國社會的生計經濟(subsistenceeconomy)主要是農業。

農業是以土地為主要的生產工具,而土地的保護與耕種及作物的照料與收穫,均為個人能力所不逮,須靠持久而穩定的小團體來共同運作。比較持久而穩定的小團體當然是以血統為基礎的家族,於是家族乃成為傳統中國社會內最重要的運作單位。由於家族是農業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的核心,家族的保護、延續、和諧及團結自是非常重要,因而形成了

凡事以家為重的家族主義(familism)的想法與做法。家族既是傳統農業社會內主要的團體或集體,自小生活其中的強烈經驗與習慣,乃使

養成一種很明顯的心理與行為傾向,那就是將家族以外的團體或組織予以家族化,即將家族中的結構形態、關係模式及運作原則推廣概化到家族以外的團體或組織。這種將家族結構、家人關係及家族倫理的形式與內涵推行到非家族性團體或集體(如社會性、經濟性、宗教性或政治性團體或集體)的心理與行為過程,可以稱為家族化(familization)歷程。經由家族化歷程,將家族以外的團體或集體視為類似家族的心態與觀念可以稱為泛家族主義。有關家族主義、家族化歷程及泛家族主義三者的關係見圖。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內,在強烈的家族主義的影響下,為了維護家族的和諧、團結及延續,晚輩必須要對長輩依順服從,必須要傳宗接代,必須要奉養父母,必須要隨侍父母而不遠遊。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要使子女養成這些觀念、意願及行為,必須提倡一套兼含這些要素的意識形態,這便是孝或孝道。所以,從文化生態學的觀點來看,孝或孝道是一種複雜而精緻的文化設計,其功能在促進家族的和諧、團結及延續,而也只有這樣的家族才能有效從事務農的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達到充分適應適農的生態環境,孝既有如此重大的功能,其重要性自必超越其他諸德與諸善之上。尤有進者,經由家族化作用的歷程,孝道倫理還會推廣到家族以外的團體或集體,如行號、社團、郡縣、國家、天下。例如,在傳統的中國社會內,常將國家比作家,君比作父,而有“以孝事君則忠”(《孝經·士章》)與“臣事君猶子事父”(《漢書·李廣蘇建傳》)的說法。在家族化作用的影響下,孝的運作範圍已不限於家族,進而擴及家族以外的領域。這便形成了泛孝主義的心態(見圖1-1)。泛孝主義不僅有助於家族內權威式結構(強調上下關係或階層排比)的維護,而且有助於家族外權威式結構的維護。這便是為什麼當家者要提倡“以孝治家”,當政者要提倡“以孝治國”。總而言之,在傳統的中國社會里,孝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促進家族及其他社會集體的和諧、團結及延續,以有效適應務農的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在此類社會里,以泛孝主義所表現的孝之意識形態,不僅是家族主義的重點,也是中國式集體主義(collectivism)的基礎。

中國式的集體主義,事實上是以家族主義為主,因而是一種家族主義式的集體主義。在傳統的農業社會內,家族是最主要的集體或團體,對大多數

而言,甚至也是唯一的集體或團體。在經濟的、社會的及政治的生活中,主要的運作單位是家族,而不是個人。例如,土地是屬於整個的家族,而不是其中的任一個別成員;耕作土地及其他的收人是屬於整個家族,而不是任一成員。在傳統的中國社會里,絕大多數的民族都是一生不離家族,因而對他們而言,家族(集體)為重、個人為輕的家族主義,實即一種集體主義。而且,即使是那些生活範圍超乎家族的傳統中國人,經由家族化歷程所形成的泛家族主義,也會促使他們以家族主義的方式表現出重集體(家族以外的團體)而輕個人。也就是說,對所有的傳統中國人而言,其集體主義都是以家族主義為基礎,所以是一種家族主義式的集體主義。在傳統農業社會中,傳統孝道之所以重要,即在它能促進家族主義式集體主義社會的和諧、團結及穩定。

但是,當前及未來的臺灣社會,已經不再是家族主義式的集體主義社會了。經歷三十多年的快速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臺灣已經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變為現代的工商社會(楊國樞,1981,1985b)。這不僅是一種量的變遷,而且是一種質的變遷;不僅是一種程度的變遷,而且是一種型別的變遷。在此徹頭徹尾的變遷中,最基本的是生計經濟形態的轉換。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民眾賴以維生的經濟形態是從事務農活動;在現代工商社會中,民眾賴以維生的經濟形態是從事工商活動。前者主要是依賴土地作物,後者主要是依賴科技智慧。

在現代工商社會中,工商機構的組織不管如何龐大,工業生產與商業活動的歷程不管如何複雜,其中的工作主要是以個人為單位而設計的。所有權與工作權的分離,來自不同家庭的人互相習於共同工作。在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上,個人的可被取代性很高,只要具備一定條件的人,都可擔任該項工作。在大多數情形下,工商工作的獲得決定於個人的專業智慧及身心特質,與其家庭的背景關係不大。同時,個人為追求較好的工作及較高的待遇,常會不斷轉換工作類別及工作地點,因而成為逐工作而居的現代“遊牧民族”。於是,現代工商社會的民眾不只從土地疏離出來,而且從家鄉疏離出來。

上述這些生計經濟形態的基本轉換,衍生出種種嶄新的社會特徵,創造了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楊國樞,1981,1985b)。基本而言,現代工商社會是以個人為主要運作單位,而不再以集體為主要運作單位。在經濟的、社會的及政治的生活中,個人是享受權利與履行義務的單位,是加以褒貶與評價成敗的重心。也就是說,生活價值與意義的中心,不再是集體,而是個體。在這一不可抗拒的潮流下,家族主義與集體主義式微了,取而代之的是強調個人自主、價值、尊嚴及幸福的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

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孝道的主要社會功能是在家族主義與泛孝主義的意識形態下,促進集體主義化之家族與社會的和諧、團結及存續。三十多年的變遷既已使臺灣轉型為現代的工商社會,則隨著家族主義與集體主義的沒落,傳統孝道的上述社會功能自將因而逐漸減弱或消失。傳統孝道的功能既失,其本身勢必產生重大的演化,逐漸轉變成一種以個體主義為基調的新孝道。從集體主義的傳統孝道蛻化而來的個體主義的新孝道,會強調親子(女)雙方的價值、尊嚴及幸福,會尊重親子(女)雙方的獨立、自主及自動。與傳統的舊孝道相比,這種新孝道究竟有何主要的特徵,是下文所要討論的主要課題。為了便於此一課題的討論,下節中將先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分析孝道的內涵與性質,從而提出一套理解孝道的概念架構。

參考連結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83594471。html

為什麼中國人以孝為尊,為什麼中國人那麼看重孝名字什麼的最複雜了 2021-09-21

因為中國的這個傳統嘛,可以追溯到周朝,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百家(特別是儒家)渴望和平,認為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行為規範——禮,於是倫理應運而生。至於他們對其中的重視,看看《左傳》就知道了(左丘明也是儒家的)。至於這個順序也很有意思:天地君親師,君主認為,孝和尊師重道是基礎,天地是太上(最高的意思),孝和尊師的意義在於,只有在生活中都做到了這兩點,才會推(孔子最愛)到君主身上。宋明的儒家(心學和理學)則認為“孝”是一種狀態,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基礎思想,理由就是一個孝子對健在的父母孝順,他們逝世了他的心裡仍是孝順的。到了漢朝就更恐怖了,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漢帝以孝治天下,所以漢朝的皇帝都叫什麼孝什麼帝。想要長久的維持這一套孝,只能把“你的父母孝順你的父母的父母,所以你跟著學”的這種規則變為思想,維持階級穩定。否則大家都選擇(父母對我好我才對他們好)古代中國就亂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