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如文天祥一樣為氣節而死的文人、名士有哪些?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3-01-30

中國歷史上,如文天祥一樣為氣節而死的文人、名士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如文天祥一樣為氣節而死的文人、名士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如文天祥一樣為氣節而死的文人、名士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如文天祥一樣為氣節而死的文人、名士有哪些?初一小習 2020-11-11

1、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伯夷、叔齊是殷代孤竹國國君之子。國君死後,兄弟二人互相推讓,誰也不肯繼承王位,最後雙雙棄國而逃。後來姜子牙告訴他們商亡周立,伯夷、叔齊當時掩面大哭,遂進入首陽山隱居,決心不食周粟,以野菜為糧。後有一婦人對他們說:“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兄弟二人聽後什麼也不吃,後來活活餓死在首陽山。

中國歷史上,如文天祥一樣為氣節而死的文人、名士有哪些?

他們的讓國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孔子說:“伯夷、叔齊,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賢而能若是乎!”

2、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中國古代有不少因維護人格、保持氣節而不願做官的故事。“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中國歷史上,如文天祥一樣為氣節而死的文人、名士有哪些?

陶淵明,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後一次做官,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因為生計問題,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

有一次,縣裡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

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成為中國後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3、蘇武:貝加爾湖牧羊十九載

蘇武牧羊的故事從古至今廣為流傳,蘇武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不畏強權,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中國歷史上,如文天祥一樣為氣節而死的文人、名士有哪些?

蘇武,西漢大臣,代郡太守蘇建之子。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權新單于即位,漢武帝為了表示友好,派遣蘇武率團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準備返回自己的國家時,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蘇武一行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並被要求背叛漢朝,臣服匈奴。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蘇武始終不從;於是單于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