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古塔的由來,在什麼地方?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3-29

寧古塔的由來,在什麼地方?匿名使用者 2013-07-16

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滿語數之六為寧古,個為塔,相傳清皇族先祖兄弟6人曾居此地,故名。有新舊2城,相距25千米。舊城位於牡丹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為黑龍江省海林縣舊街鎮。康熙五年(1666)遷建新城於今黑龍江省寧安縣城地。其地原為渤海故壤、上京龍泉府故址,距今縣城35千米(今寧安東京城)。順治十年(1653)設昂邦章京(意為總管)鎮守,長期為清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每年六月,派出官員至黑龍江下游普祿鄉,收受庫頁島(今薩哈林島)居民貢貂。17世紀中葉,俄國哥薩克侵擾黑龍江流域,清朝多次由此地派兵征討。康熙元年,更昂邦章京為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十五年,將軍移駐吉林烏拉(今吉林)城,以副都統鎮守此地。光緒二十九年(1903)設綏芬廳於寧古塔,與副都統同城治理軍政事務。三十三年裁副都統。宣統元年(1909),綏芬廳升為府,遷駐三岔口,1910年此地改置寧安府。1913年改為縣。今為黑龍江省寧安縣治所在地。

寧古塔是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是清政府設在盛京(瀋陽)以北統轄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時在此駐紮軍隊。地名由來傳說不一,據《寧古塔記略》載:相傳兄弟六人,佔據此地,滿語稱“六”為“寧古”稱“個”為“塔”,故名“寧古塔”。

寧古塔古城原在今海林縣舊街古城村附近,清太宗皇太極建國號大清後,任命吳巴海為鎮守寧古塔副都統,前後共有73任。由於寧古塔處於邊塞要衝,光緒九年(1883)另設差大臣一員,此員為吳大澄,是清末洋務派著名人物。

寧古塔轄界在順治年間十分廣大,盛京以北、以東皆歸其統。隨著設廳,疆土逐漸減少。作為國防重鎮的寧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邊部隊輸送物資的重要根據地,也是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東北各族向朝廷進貢禮品的轉收點,因此寧古塔與盛京齊名。

從順治年間開始,寧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員的接收地,他們當中有抗清名將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文人金聖嘆家屬;著名詩人吳兆騫;思想家呂留良家屬等等。他們的到來,傳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兩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溝通。流民的湧入改變了當地以漁獵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們種植稷、麥、粟、菸葉,採集人參和蜂蜜,使農業耕作得到發展。

時存300年多年的國防重鎮,遺留下許多歷史文物,其中 古城城東4公里的覺羅古城最為著名,傳為清始祖發跡之處,城外有古墳多處,包括薩布素將軍墓;城內廟祠有二三十座,可惜大部已損壞;還有天聰年間修建的大石橋和橋下的潑雪泉等。

黑龍江寧安,清時稱寧古塔,滿語“六個”音譯。傳說初時有兄弟六人在那裡居住,與清室攀得上遠親。寧古塔無塔,吳江學子吳兆騫(字漢槎)曾因科場案流放寧古塔二十三年。末期好友顧貞觀以《金縷曲》二首言於納蘭性德,透過大學士明珠(納蘭之父),吳才得回故園,三年後病逝,有《秋笳集》傳世。

寧古塔

是一首流人詩

寧古塔曾是

最不吉利的符咒

瞬間會化作

高枕錦衾中的惡夢

和江南士子的眼淚

科場中舉

仍需複試

無辜有幸

迷案哪說得清

兵衛旁邏

詩心難免戰慄

惱怒聖上抑或

輸他覆雨翻雲

都將成為文字獄裡的故事

須知逃過打殺

流放是極為仁厚的刑罰

縱是江左鳳凰賈生再世

今後種種不幸

亦該由心靈慢慢消受

便讓災難淘盡虛浮

去尋求生命之底蘊

行路悠悠

蕭蕭古寺空渺

遼金宮闕寒蕪

山非山

水非水

生死從此兩樣

吟詩

吟一路才情

以無心有思

點綴白山黑水

日落官莊

官莊人皆骨瘦如柴

授徒謀生吧

間或七子之會

詩酒唱和

莫道母老家貧子幼

冰與雪

周旋久

悽苦改變不了詩人本性

茫茫塞外不能否定

浩浩寒風不能嘲笑

歲月年輪剪輯往事

黑松黃土攪動鄉心

一首晚眺又一首晚眺

眺滿眼大漠瘡痍

眺滿心相思相累

晚眺莫登臺

晚眺莫憑欄

卻怎奈得纏綿秋夜,夢裡

葉落吳江

吳江水流不盡濃愁

更何況巴將軍家塾

覺聽松花江那般

俄清戰事正忙

然而天地蕩蕩

冥默於秋笳半卷

填不滿採花老婦粗米一碗

遙想負役經年的朋友

彷彿從冰天雪地裡走來

當年森羅閉壘間

握不住筆的手

卻如今小拭龍泉

血浸書囊

詩人豪氣

寫意了古法壇的黃昏

膽賦驚歎的

豈止是塾師

閱遍滄桑

閱遍流放的離騷和入獄的史記

詞賦窮邊匹馬不還

作詩也做個邊人

河梁告別之詩

山陽死友之傳

人間古道

冰雪中寫就的金縷曲

又寄與冰雪

正好讓漢槎暖手哇

容若的淚浸溼了納蘭詞

要不怕辜負了真情

該從文化的路途回家呵

征馬寒旌

金柝聲聲

送人從軍

白髮關夫猶在

霍去病馬援的故事都入漢墓

薩布素死國有懷

文士的惦念

切莫太多

告別關東

告別寧古塔

吳兆騫

歸期載不動行篋裡的詩

黃河水千年一清

流人詩卻能使

河清人壽

雲也依舊

天也依舊

數百年憂患都隨金鑾殿去了

站在關東

歷史的風景線

遙看寧古塔

只看到一首流人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