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大嗎好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5-15

都江堰大嗎好嗎匿名使用者1級2013-12-19 回答

1、岷江魚嘴分水工程

魚嘴分水堤

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於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設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洶湧的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 在古代,魚嘴是以竹籠裝卵石壘砌。由於它建築在岷江衝出山口呈彎道環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魚嘴上面的彎道繞行,主流直衝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勢不再受彎道制約,主流直衝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決了內江灌區冬春季枯水期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澇問題。 2、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飛沙堰溢洪道

又稱“洩洪道”,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位;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迴歸岷江正流。飛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寶瓶口3、寶瓶口引水工程

寶瓶口

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巖的一部分。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二王廟二王廟二王廟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公元494~498年)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廟內主殿分別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並珍藏有治水名言、詩人碑刻等。建築群分佈在都江堰渠首東岸,規模宏大,佈局嚴謹,地極清幽。是廟宇和園林相結合的著名景區。佔地約5萬餘平方米,主建築約1萬平方米。二王廟分東、西兩菀,東菀為園林區,西菀為殿宇區。全廟為木穿逗結構建築,廟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境,依山取勢,在建築風格上不強調中軸對稱。上下重疊交錯。宏偉秀麗,環境幽美。 伏龍觀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其下臨深潭,傳說因李冰治水時曾在這裡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故於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撫祟實以為:“於雖齊聖,不先父食。況以公之賢:又有功於蜀,其施力程能固無待乎其子。今乃數典忘祖,於掩其父得無紊欽?”  安瀾橋安瀾索橋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橫跨內外兩江,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始建於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古名“珠浦橋”,宋淳化元年改“評事橋”,清嘉慶建新橋更名為“安瀾橋”。原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索橋在四川西部地區起源較早。安瀾索橋修建具體年代已不從所考,但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現在的橋為1974年重建,下移100多米,將竹索改為鋼索,承託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 都江堰臥鐵臥鐵是埋在內江“鳳棲窩”處的淘灘標準,也是內江每年維修清淘河床深淺的標誌。相傳李冰建堰時在內江河床下埋有石馬,作為每年淘灘深度的標準,後來演變為臥鐵。現有四根臥鐵分別是明朝萬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國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現在遊客在離堆古園內噴泉處能看到的這四根臥鐵的複製品,其真品還埋在內江河床下。 其他景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