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閣廟的廟宇詳解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5-30

媽閣廟的廟宇詳解璩文君Tj 2016-05-10

媽閣廟包括弘仁殿、“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觀音閣等建築物。明朝時本名“天妃廟(宮)”,至清道光八年(1828 年)重修時增建山門,額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祖閣”,又有另稱’正覺禪林”。 媽閣廟之建築物建於不同時期,整座媽閣廟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才初具規模。弘仁殿創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現存門楣石刻“弘仁殿”三字,旁邊之題款則為清道光八年(1828年)。該殿是一座小型石殿,供奉天后。廟內有實物可考,而歷史最長的是“神山第一”殿。該殿供奉天后,由當時官方與商戶合資籌建於1605 年(明萬曆三十三年),至1629 年(明崇禎二年)又再重修,其門口石橫樑至今仍存初建時的石刻;媽閣廟因而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明確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儲存至今時間最長的。

觀音閣的建築年代無從稽考,閣內現存一塊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的木匾,則觀音閣應建於此前。閣內供奉觀音。

正覺禪林也是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年),供奉天后。此殿在1988年2 月8 日曾發生火警,後由文化局按原貌重修,至翌年2月完成。 媽閣廟是中葡文化融合起點,也是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蹟之一,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者。媽閣廟原稱媽祖閣,在澳門東南方,俗稱天后廟,建於一四八八年,正值明朝。背山面海,沿崖建築,古木參天,風光優美。整座廟宇包括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四座主要建築,石獅鎮門、飛簷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築。

媽閣廟位於媽閣山西面山腰上,主要由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殿及正覺禪林組成,各建築規模雖然細小簡陋,但卻能充分融合自然,佈局錯落有致。

入口大門為一牌樓式花崗石建築,寬4。5米,只開有一個門洞,門楣有“媽祖閣”三字,兩側為對聯,大門頂部有琉璃瓦頂等裝飾,其中門楣頂部更有飛簷狀屋脊,脊上裝有瓷制寶珠及鰲魚,緊跟在大門之後為一三間四柱沖天式牌坊,亦由花崗石建造而成,並有四隻石獅分置在柱頭上。正殿為供奉天后的其中一個神殿,有神山第一殿之稱,它和正門建築、牌坊以致在半山腰上之弘仁殿在空間上成一直線。建築主要由花崗石及磚頭砌築而成,其中花崗石作主導,無論柱、梁、部份牆身以至屋頂均由此材料修築,兩邊牆體均開有大面積琉璃花磚方窗,而在較高位置的氣窗,則為圓形。在石造之屋頂上又鋪設琉璃瓦頂,並以誇張的飛擔裝飾正脊及垂脊,而其屋頂造型又分兩部份,在朝拜區之屋頂以歇山捲棚頂形式出現,而神龕區上方之琉璃屋頂則為重簷廡殿式,飛簷純樸有力。

弘仁殿規模最小,只有3平方米左右,此建築以山上岩石作後牆,再以花崗石作屋頂及兩邊牆身,殿內也供奉天后,兩側牆身內壁有天后之侍女及魔將浮雕,而天后神像則置於山石前,與正殿神龕區做法一樣,在石屋頂上,此殿也加上綠色琉璃瓦及飛簷式屋脊裝飾。位於最高處的觀音殿,主要由磚石構築而成,其建築較為簡樸,為硬山式做法。

相對於其它神殿位於建築群最前方且與正殿同在一平臺上的正覺禪林不管在規模上或是在建築形式上都較為講究,建築由供奉天后之神殿及靜修區組成,靜修區建築為一般民房,屬硬山式磚結構,而神殿則為一四架樑結構、主殿前有一內院,兩側側廊為捲棚式屋頂、主殿區被二列各三枝柱分為三個開間,屋頂為琉璃瓦坡頂,兩邊側牆頂部為金字形“鑊耳”山牆,有防火意思,具濃烈的閩南特色,位於內院前之正立面,由左至右可分為五部份,中間最高兩邊漸低,牆身有泥塑裝飾,牆頂則以琉璃瓦裝飾,而在琉璃瓦簷下是三層象徵斗拱之花飾,此外,中間部份尚開有一半徑為1。1 米的圓形窗洞,而琉璃瓦頂上之飛簷及瓷制寶珠裝飾,亦顯示出此殿之重要性。 媽閣廟、普濟禪院、蓮峰廟並稱為澳門三大禪院。而媽閣廟為三大禪院之首,是澳門著名的東方式廟宇之一。媽閣廟原稱媽祖閣,又名正覺禪林、海覺寺、媽祖廟、天后廟,位於澳門半島南端媽祖山下,始建於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是為紀念被信眾尊奉為海上保護女神的天后娘娘而建。

“媽祖”在福建話裡是“母親”的意思。“媽祖”姓林名默,宋朝福建莆田人,自幼聰穎,得老道秘傳法術,能通神,經常在海上搭救遇難船隻,“昇天”後仍屢次在海上顯靈,救助遇難的人。人們感其恩德,尊為護航海神,歷代王朝也多次封諡,明朝時晉封為“天后”。相傳400多年前明代時有一福建商人在澳門附近遭遇颶風,危在旦夕,幸得“顯靈海上消災解難”的天后娘娘解難相救。後來這位商人在神女顯聖處設廟紀念以謝神恩,被稱為“娘媽角”。

媽閣廟背山面海,沿崖而築,周圍古木參天;廟門口有一對石獅,雕工精美,形態逼真,傳說是300年前清人的傑作;廟內花木錯落,岩石縱橫,景色清幽,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觀音閣4座建築物組成,它們之間用石階和曲徑相通,曲徑兩旁的岩石上有歷代名流政要或文人騷客題寫的摩崖石刻;院內有一塊名為“洋船石”的巨石,上刻一艘古代海船,船的桅杆上掛著一面寫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是人們喜愛的“一帆風順”的圖景。廟內的碑石上刻有媽閣廟500週年紀念文字。

相傳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登陸澳門,在廟門前面的海灘上岸。詢問當地居民這裡是什麼地方,居民以為是問媽閣廟,故答“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譯而成“MACAU”,遂為澳門的葡文名稱由來。

媽閣廟平時香火不絕,每年農曆除夕和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神誕,香火更甚。四方香客雲集於此上香拜祀、叩首祈福,並舉行豐富多彩的節目助興,這時媽閣廟上紫煙瀰漫,一派祥和,這就是澳門八景之一的“媽閣紫煙”的景色。

“媽祖”不僅僅是善男信女們崇拜的“天后”,而且形成了一種國際文化現象——“媽祖文化”。 1874年、1875年,媽閣廟先後兩次遭受火災,造成損毀,於是由居民集資,於1875 年(清光緒元年)開始重修,至1887 年(清光緒十三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樣子。

除了於83及88年給予資助維修該廟外,文化局於1996~97年間對該廟進行保養工程,包括牆壁、裝飾牆身及門窗的框架等。

1998年10月28日,在澳門最高點,路環島的疊石塘山頂,又落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媽祖雕像。她矗立在澳門的最高點,因此,無論從海面或還是陸地,都清晰可見。開光以來原本人跡罕至的路環崗頂,一時車水馬龍,香火鼎盛。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的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媽祖閣平時香火不絕,每年農曆除夕、三月廿三日媽祖寶誕、九月九日重九節,這裡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為什麼澳門媽閣廟的香火如此旺盛,海外華人也都信奉媽祖呢?設計、創作大型媽祖像的澳門著名雕塑家、畫家梁晚年告訴大家:媽祖是人,也是護航海神。媽祖在海上舍己救人,為民消災解難的博愛精神受到人們的尊敬,信眾就把她當作神來朝拜。

根據古代史料和福建莆田地方誌記載,媽祖生於北宋太宗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卒於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二月十九日。她是福建莆田湄洲郡巡檢林願的第6個女兒。她原名林湄娘,因她從出生到滿月從不啼哭,故又名默。林默娘自幼聰穎,為人善良,樂於助人。有一年她隨父兄渡船外出,中途遇浪,船覆落水,林默娘下水救父。她也屢次在海上救助遇難之人,還為百姓驅逐瘟疫,治病救人……

人們為感謝其恩德,稱林默娘為“媽祖”,福建話“媽祖”是“母親”的意思,並被奉祀為“護航海神”。莆田人最初供奉媽祖的廟宇稱為神女廟、神女祠。林默娘海上救人的故事和傳說逐步被人們神化,得到信仰者廣泛熱烈的信奉。歷代王朝也順應民心支援媽祖信仰,宋代封媽祖為“夫人”;元、明二朝加封為“天妃”;清朝晉封為“天后”。我們看到媽閣廟內供奉的天后牌位上寫著:“護國庇民天后元君之神位”。

由於媽祖擁有博大慈愛的襟懷和救苦救難的高尚品德,人們為了表達對她的崇敬,一千多年來賦予她諸多神奇的色彩和美麗的傳說。中華兒女也從媽祖的傳奇故事中體會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看到了中國優秀文化的光彩。經過千年的演繹,媽祖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媽祖也是海峽兩岸及全球華人共同敬重的海上女神。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授予中國媽祖“和平女神”的稱號。

全世界有媽閣廟近4000座,信眾2億多人。媽祖的名字凝聚著千千萬萬海內外中華子孫愛國愛鄉、虔誠向善的心願,媽祖信仰已經成為聯絡海內外、溝通全世界的橋樑和紐帶。 2008年5月3日下午,北京奧運會聖火途經澳門的媽閣廟。來自奧林匹亞的聖火將與媽閣廟的香火相遇,澳門將以最具代表性本土文化迎接奧運聖火的方式,展示其中西文化薈萃的特性。

火炬手手持聖火經過大三巴、民政總署大樓等地點後,到達具有濃厚本土傳統文化特色的媽閣廟。下午3時,已有上千名市民聚集在媽閣廟,他們大部分身著紅衣,舉著國旗、澳門特區區旗和奧運旗幟,熱切期待著奧林匹亞的聖火。大約下午4時50分,運載奧運聖火和火炬手的專車駛至媽閣廟前,兩名火炬手下車並順利完成聖火交接,站在兩旁期待已久的市民欣喜若狂,激動地歡呼。

澳門沙梨頭坊眾互助會組織了過百名會員到媽閣廟迎接聖火,他們身穿代表澳門的綠色衣服,有的用力舞動巨型國旗,有的高喊“支援中國!支援奧運!”口號。

已有逾500年曆史的媽閣廟,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名勝古蹟。2005年7月15日,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的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奧運聖火完成在媽閣廟傳遞後,隨即前往西灣湖以龍舟方式傳遞。

媽閣廟的廟宇詳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