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鎮的歷史沿革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1-11-05

鄞江鎮的歷史沿革9vis9wh2016-05-29

中華民族幅地廣大,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東南沿海一帶滿目荒蕪,稱九夷,浙東地方稱“東夷”。東海邊的寧波,古稱“堇邑”之地。據考證:“堇”乃黃土二字之縮寫,堇邑二字合稱為鄞。

又相傳,秦朝始皇帝為擴大疆域,命手下大將,名王鄞,執打神鞭驅山填海,在東海里丟了性命,屍體隨著潮漲漂浮到鄞縣鄞江來,以後就永遠葬在鄞江的水底了。故鄞江和鄞縣的命名是為了紀念王鄞,這也屬於“齊東野人之談”,姑且聽之罷了。明朝黃宗羲《四明山志》卷五行《丹山畫泳》:

秦皇神將有王鄞,

驅山塞海溺其身;

葬於水底不填築,

號作鄞江今見存。

按此據,則浙江省之鄞縣鄞江,皆因王鄞也,自是傳說之時附會無疑。

東晉隆安四年,即公元400年,東晉大將劉裕(後為南朝宋武帝),戍守句章。時縣城地址在慈城南方,岐陽北邊的近山渡附近。

東晉隆安五年,劉裕決定遷移句章縣城,著令堪輿術道士擇選地址。數月後,句章縣境內,按四明山峰脈走勢,以龍鸛為脈絡,依獅鳳為屏障(鄞江橋東面的獅子山和鳳凰山),採龜蛇為靈氣(光溪村的烏龜山和懸慈村的蛇山,龜證長壽,蛇呈龍像),點官池為晶珠。分兩溪為經緯,瀕鳥山(即鳳凰山)為伴,鄞江之濱,與響巖隔江相望的風水寶地,建造新縣城,即今鄞江鎮為縣治之始,其地在鄞東村土名古城畈一帶。

隋朝時合鄞縣、鄮縣、餘姚三縣為句章,縣治沿襲仍設在小溪鎮,因鎮西隅有山曰它山故史藉又稱小溪鎮為它山鎮。

唐武德四年,公元738年,置明州,州治、縣治均設小溪,為州屬大鎮。

唐大曆六年,公元771年,鄮縣縣治移至寧波三江口,而州治未遷。

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鄮縣還治小溪,而州治遷入寧波三江口,爾後小溪鎮改稱光溪鎮。

五代初期,公元909年,縣治亦遷至三江口。

小溪鎮在歷史上作為縣治,州治時間長達600餘年,作為浙東地區的重鎮、大鎮,對溝通山區和平原的物資交流,繁榮浙東經濟,發揮著重要的集散作用。故鄞江鎮有小溪鄞江橋的稱謂。

宋時,寧波屬慶元路、鄞江鎮屬縣內第三十五都第二圖。

明洪武三年,改慶元路為寧波府。

清時改鄞江鎮為通遠鄉。

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改名鄞江鎮。

由於歷史的沿革與變遷,東晉隆安年間鄞江鎮的句章縣城,現在已經很難找到其原來的舊址,可能由於水災和其它原因,只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名稱――古城畈,現浙東啤酒廠附近。

隋唐時期,小溪鎮再次隆興。

隋朝前,古代行政編制設為郡、縣、亭、裡四級。各里設伍,即五戶人家設伍長,十伍為裡,設里正,相當於解放前的保甲制。十里以上設亭,即相當於現在的鄉鎮級,其官置設亭長;十亭以上設縣,萬戶以下為小縣,其長官稱縣長,萬戶以上為中縣,二萬戶以上為大縣,中縣和大縣長官稱縣令。大、中、小三縣其管制均為知縣。

前唐時,浙江省設兩浙路,省南部與福建交界處稱閩浙路,其官置為浙東路節度使和浙西路節度使。其官衙分別設在金華和會稽二地。浙東路在鄞江設小溪鎮,後改名為光溪鎮,唐朝的鎮和現在的建置鎮不一樣,不是一個行政機構,而是一個部隊編制。浙東路節度使下設十九鎮,每鎮人馬其數不等,一般約千餘人,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旅團級,節度使管轄部隊約三萬人左右。由於軍隊的屯紮,要適應其上千人的生活軍需給養,圍繞光溪鎮數十里的人民,以生活求利為主要目的,生息地點逐漸向光溪鎮靠攏,形成了一個個較大的集市,繼而形成了現在的城鎮。

鄞江鎮的歷史沿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