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最權威的解釋:午門外斬首。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8-06

求最權威的解釋:午門外斬首。mdfqrmv762013-06-04

在封建社會,皇宮是封建權力的象徵,是國內的最高政治中心,宮內統治者的一舉一動,往往會對全國各個方面發生重大影響。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對皇宮大內的一切,都十分注意,許多有關宮廷歷史方面的故事,引起了人們的很大興趣。但歷代宮廷都是絕對的禁區,深宮禁掖內的人和事,被隔絕於社會,掩蓋在嚴而厚的闈幕之內。因此,那些流傳下來的宮廷掌故,往往夾雜了許多似是而非的成份。關於“推出午門斬首”的種種傳說,就是如此。

“推出午門斬首”之說,並未見之於正式的史籍記載,而是屬於民間傳說。尤其在一些歷史小說和戲曲之中,敘述此類情節的甚多,影響也很大。但它產生和流傳的歷史並不很長,大約是從明代才開始有的。這是因為這個傳說本身是與“午門”的歷史相密切關聯的,而宮門以“午”為名,是元末明初的事情。

自古以來,我國曆代封建統治者莫不大建宮室,其中見諳史籍記載者,為數可達數百。但歷考其門闕之名,在元代以前,則均未見有“午門”之稱。就以秦代的阿房宮而言,規模之大,項羽進咸陽“火三月不滅”【1】,但其中不見有午門的記載。漢代的長樂、未央、建章諸宮,也都沒有名“午”之門。史載未央宮的正門是北門,稱作“北闕”,也稱“元武闕”【2】;建章宮的正門,則稱“閶閭”【3】。唐代皇宮的正南門是“承天門”;另有著名的“大明宮”,它的正門叫“丹風門”。北宋汴梁的皇宮正門是“宣德門”,西京宮殿的正南門稱“五鳳樓”;而南宋在臨安的宮殿正門則名“麗正門”。一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也都築有宮室,其中如遼在南京(幽州)的皇宮,它的正門稱作“元和門”;金在燕京的皇宮正門稱為“宣陽門”;元大都的宮殿,正南門是“崇天門”【4】。總之,都沒有一個被叫作“午門”的門闕。只是到了元末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漳在南京稱吳王,開始修築宮室,他把皇城的南門命名為“午門”,這是“午門”之名的第一次出現,但它是皇城之門而不是宮城之門。《明會典》內是這樣記載的:“吳元年,作新內正殿,曰奉天殿,前為奉天門……周以皇城。城之門南曰午門、東曰東華、西曰西華、北曰元武”。【5】到明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漳又在南京改修大內宮殿,決定把閥門稱作“午門”【6】,這才是皇宮的正門以“午”為名的開始。以後到永樂十五年(1417年),朱棣在北京正式修建宮殿,一切都仿照南京皇宮之制,而規模則過之,其宮門的正門,也沿稱午門【7】,又稱五鳳樓。從此直到清代,始終未變。“推出午門斬首”之說中的“午門”,應是皇宮的南門,也就是紫禁城的正門。所以,既然午門之名,只是元末明初才始有的,那麼,與午門相聯的“推出午門斬首”之說,當然也只能產生在此之後。這不僅可從我國宮室建築的歷史方面來論證,而且還可以從許多古代文藝作品中獲得佐證。

先以詩詞來說,在元朝以前,詩人詠歎五鳳樓的詩句是有一些的,像元代詩人陳孚就有:“劍佩千牛衛,旌幢五鳳樓”之句【8】,而提及午門之句則未見。只是到明初洪武年間,才見到著名學者俞貞木有:“朝迥騎過午門東”之句【9】。以後,明孝宗時著名文人李東陽也有:“清佩緩隨馳道月,絳籠高應午門燈”的詩句【10】。再從小說傳奇等作品來看,在明以前,也未見有推出午門斬首的情節,自明代以後,就逐漸見到並且日益增多。如《說唐後傳》之內,就有多處關於推出午門斬首或梟首的內容【11】。這是我國成書較早的一本演義小說,據傳是經元末明初人羅貫中整理成書、後來又有人多次加以修改過的。其內容主要是敘述羅通掃北和薛仁貴徵東的故事;《封神演義》及《說岳全傳》內也有提及午門或推出午門斬首的情節【12】,它們成書的時間稍晚,大約在明代中葉;至於在這以後直到清代所大量出現的才子佳人小說、公案小說及雜劇之內,關於推出午門斬首之說,就屢見不鮮了。這充分說明此類情節的產生和流傳,僅僅是、也只能是在明清兩代。

這裡應當指出的是,雖然在明清兩代產生和流傳關於推出午門斬首的情節內容,卻並不等於當時真有這一類事情。因為歷史事實證明,這種傳說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誤解。

按照傳說來看,所謂被推出午門斬首的物件,當然不會是普通的百姓,因為他們根本進不了午門,哪裡還談得上被推出午門處斬的問題。所以其物件只能是專指那些能進得了午門、見得到皇帝的封建朝廷的官員。

在明清兩代,確實處斬過許多朝臣。尤其是明代,有過多起誅殺朝臣的大案。但歷史典籍的記載,都證明他們不是被斬於午門之外。像明初洪武年間宰相胡惟庸、大將軍藍玉等大臣的被殺,據《明史》所載,都是“棄市”【13】。棄市就是“刑人於市,與眾棄之”【14】之意,也就是被斬於市曹,即街市所在。明末著名抗清將領熊廷粥、袁崇煥的冤死,也是被斬於市曹【15】。這說明他們不僅不是被斬於午門之外,甚至也不是在都城之內。因為當時普通人民集居的街市大多是在都城之外,城內大都是王公貴族府第和官府衙署所在。清代歷史上也屢斬大臣,尤其是在西太后那拉氏當權之時,曾經處死過她的政敵肅順等人;戊戌變法時殺害過積極推行變法的譚嗣同等六君子;義和團運動時期曾處死過許景澄等三名高階官員。但他們也都不是被殺於午門之外,而是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16】。這是因為封建統治者的殺人,既是為要用屠刀來維護自己的專制權威,更是要藉此恐嚇人民,所以其刑人之地大都選擇在街市所在。另外,在當時封建的觀念下,殺人被認為是凶事,在一般情況下,皇帝是不會讓這種不吉祥的殺人之地靠近自己的宮室的。所以自古以來,刑人之地不僅不在皇宮大內的門口,而且一般是要在都城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午門外雖不是斬人的處所,也並未發生過在午門外斬人的事例,但並不能就此斷言那些提及“推出午門斬首”的故事和傳說純是杜造,毫無來歷。因為歷史上確實是有不少官員曾被拿在午門問罪,也確曾有不少官員死在午門之外,這說明“推出午門斬首”這種似是而非之說,還是有其一定的來歷的。這類的事情是發生在明代,而且大都發生在“常朝”之時。

“常朝”是皇帝會見群臣商處日常政務的一種制度。明代常朝的地點主要是在奉天門,所以也叫做“御門聽政”。一般小說戲曲中描述朝臣們五更待漏的早朝制度,就主要是指這種御門聽政制度。因為在明代前期,幾乎是每日都要舉行聽政,而且有時每日三次,即早朝、午朝和晚朝【17】。明代舉行聽政的奉天門,在明嘉靖三十六年後改稱皇極門,它就是清代的太和門,是進午門以後的第一道門,所以在舉行聽政之前,官員們都在午門外等候。聽政開始,皇帝便服臨門,文武京官由午門進入,行叩頭禮後分班侍立,依次奏事請旨。各藩府差官及謝恩陛辭的外任官員,則在午門外候旨進見。在這過程中,往往會發生拿問在班官員的事件,其中最通常的原因是官員們的“失儀不謹”。諸如失手將朝笏落地,或年老體弱在叩頭時跌倒在地,或打斷別人奏事等等,就立即會被糾儀御史參奏拿問【18】。因為奉天門之前就是午門,所以只要一被拿出朝班,那當然就是被押出午門了。但這類過失不致被處死,一般處理是:“御史及序班糾奏失儀官員內過大者,聖旨:錦衣衛拿了;過小者,聖旨:饒他。”【19】

可是另外一種原因的拿問就不是那麼從輕發落了,那就是如果官員們因奏事或進諫觸犯了皇帝,往往會被拿出午門外施以“廷杖”。廷杖就是當廷杖責,這是明代所特有的一種懲處官員的殘酷刑罰。廷杖之下,被打致死是常有的事。據《明史》記載:“正德十四年,以諫止南巡,廷杖舒芬、黃鞏等百四十六人,死者十一人;嘉靖三年,群臣爭大禮,廷杖豐熙等百三十四人,死者十六人。” 【20】總計有明一代,先後在南京及北京的午門外,廷杖大臣達五百多人次,死者眾多【21】。

廷杖之下雖然也是死者累累,但廷杖在名義上不是死刑,所以明代常朝時所發生的失儀拿問或廷杖大臣,雖然都與午門聯絡在一起,都有推出午門的情節,然而它與推出午門斬首並不是一回事。到清代以後,廷杖大臣之刑已被廢止,而且清代御門聽政的地方也不在午門內的太和門,而是向後移至乾清門舉行,官員們都是在乾清門外等待朝見。因此清代在常朝時所發生的種種事件,與午門就往往聯絡不到一起了。還需要說明的是,不管在明代還是清代,其最高統治者雖然與所有的封建皇帝一樣,都是極端專制殘暴,動輒要以死刑來維護自己的權威。但對於誅殺大臣,也並不是簡單到當場推出就斬的地步。即使臣工們犯罪當死,一般也都是先加以逮捕,送交刑部或指定王公大臣們審訊定擬之後,才予處刑。所以,“推出午門斬首”的情節和傳說,只不過是一種小說和雜劇中的戲劇性場面而已。

【1】《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2】《史記》卷八《高祖本紀》。

【3】【4】《古今圖書整合·經濟彙編·考工典·宮殿》。

【5】【6】《明會典》卷一百八十一、《春明夢餘錄》卷六。

【7】《日下舊聞考》卷三十三“明宮室”。

【8】《天府廣記》卷四十二。

【9】【10】《佩文韻府》第七頁及第一二八四頁。

【11】《說唐後傳》第一回、第十五回及第五十三回。

【12】《封神演義》第二、第九等回及《說岳全傳》第十四回。

【13】《明史·列傳》第二十及第一百九十六。

【14】《明史》卷九十四“刑法志”。

【15】《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16】陳宗蕃編《燕都叢考》第三編第七十九頁。

【17】《明會要》卷十二“禮”七,《續文獻通考》卷八十八“常朝儀”。

【18】【19】《春明夢餘錄》卷八“常朝御史糾儀”。

【20】《明史》卷九十五“刑法志”三。

【21】據《明會要》卷六十七“刑”四“廷杖”統計。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79年4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