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鑲玉的相關典故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3-01-03

金鑲玉的相關典故悟空0198 2016-05-10

“有眼不識金鑲玉”是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人們常用其來比喻見識淺陋、缺乏識別事物的能力。可是如果仔細琢磨一下,我們不難發現這個俗語頗令人費解。

“金鑲玉”本來是指一種特殊的金、玉加工工藝(即在金器上鑲嵌各種玉石),有時也指用這種加工工藝製作而成的金、玉器物。如:《金瓶梅》第二十回:“剩下的再替我打一件,照依他大娘正面戴的金鑲玉觀音滿池嬌分心。”第七十二回:“林氏又早戴著滿頭珠翠,身穿大紅通袖袍兒,腰繫金鑲碧玉帶,下著玄錦百花裙。”這種“金鑲玉”器物原本是極易識別的,人們怎麼會“有眼不識”呢?

其實,尋根溯源,“有眼不識金鑲玉”這句俗語乃是由“有眼不識荊山玉”諧音訛傳而來。而“有眼不識荊山玉”這句俗語則典出《韓非子·和氏》:春秋時期,楚人卞和看見一隻鳳凰落在荊山(位於今湖北南漳縣境內)的一塊青石上。由於當時的人們皆認為鳳凰神鳥不落無寶之地。於是,卞和就認定那塊青石中必有寶玉,便將它獻給了楚厲王。楚厲王命玉工辨識,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楚厲王大怒,命人砍下了卞和的左腳。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又去獻寶。楚武王又命玉工辨識,玉工仍然說那只是一塊石頭。於是,卞和又因為欺君之罪而失去了右腳。楚武王死後,楚文王繼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一直哭得淚水流盡、眼中滴血。楚文王聽說此事後,感到很奇怪,便派人去問他:“天下受刑被砍掉腳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如此悲傷?”卞和答:“我悲傷的不是被砍掉了雙腳,而是美玉被當成石頭、忠貞之士被當成騙子。”楚文王聽後便命玉工剖開璞玉,發現裡面果真是一塊稀世之寶玉。後來,為了彰顯卞和之名,楚文王遂將此玉命名為“和氏璧”。因和氏璧出自荊山,故後人又稱之為“荊山玉”,如三國·曹植《與楊祖德書》中即有句雲:“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

金鑲玉,顧名思義就是在金器上鑲嵌各種美玉,這種特殊的金、玉鑲嵌工藝為我國所特有,且歷史悠久製作精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金和玉象徵高貴與純潔,一如詩仙李白所贊“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所以金鑲玉寓意“金玉良緣”,堪稱尊貴吉祥與超凡脫俗的完美結合。

有趣的是,“金鑲玉”的出現也像許多發明一樣,純屬偶然。相傳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得美玉獻給楚文王,琢成璧,稱為“和氏璧”。此璧冬暖夏涼,百步之內蚊蠅不近,乃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秦統一中國後,“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始皇令人將其雕成玉璽,鐫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再雕飾五龍圖案,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始皇自是愛不釋手,視為神物。漢滅秦後,“和氏璧”落劉邦手中,劉將其作為傳國玉璽世代相傳,一直傳了十二代。至西漢末年,兩歲的孺子嬰即位,藏玉璽於長樂宮。時逢王莽篡權,王欲脅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不從,一怒之下取出玉璽摔在地上,將之摔掉一角。

王莽見玉璽受損,連聲嘆息,忙招來能工巧匠修補,那匠人倒也聰明,想出用黃金鑲上缺角的奇招,修補後竟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鑲玉璽”,這便是“金鑲玉”的由來。可惜,這個稀世國寶“金鑲玉璽”後來幾經轉手,到三國時代就不知去向了。但金鑲玉的製作工藝卻被傳承下來,並由宮廷走向民間,達官貴人中出現各種金鑲玉飾物甚至金鑲玉筷子等。自古民間還有“有眼不識金鑲玉”之說,比喻見識短淺、孤陋寡聞。

值得一提的是:與金鑲玉同音的還有一種尤物叫金香玉,此金香玉與彼金鑲玉是截然不同兩碼事。金香玉乃是一種能散發迷人香味的美玉,它出於天然,外表古樸、質地細膩,呈紅褐色或深褐色半透明狀,其香氣獨特、回味悠長。更為奇者,觸控過金香玉的手也會粘上芳香,且能保持相當長時間。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金香玉是滄海桑田億萬年變化的產物,乃火山爆發後炙熱的岩漿融合吸納附近芳香植物而冷靜沉積下來的結晶,堪稱純自然的傑作。金香玉還有藥用價值,其粉末入膚,可使肌膚增香、滑爽細膩,老人佩戴可防中風,日含此玉能生津止渴潤聲喉,還可治黃水瘡等。因金香玉外觀貌不驚人,故民間也有“有錢難買金香玉”之說。

由於卞和獻玉的故事在後世流傳很廣,“有眼不識荊山玉”也就隨故事的流傳而成為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典故。如《金瓶梅》第二十一回:“我西門慶一時昏昧,不知你之良言,辜負你之好意,正是‘有眼不識荊山玉’,拿著頑石一樣看。”

至明代以後,或許是因為人們覺得“荊山玉”之說不夠通俗、其所牽涉的典故也不是人人都能說得清楚的緣故,這一俗語中的“荊山玉”一詞在口語中漸漸地被髮音相近的“金鑲玉”所代替,“有眼不識金鑲玉”一語就這樣在民間以訛傳訛地流傳開來。

當時由外國進貢的玉器中,一些俱有伊斯蘭風格的「痕都斯坦」玉器其中就有幾件金鑲玉。看著這些瑩薄如紙,嵌有金銀絲和各色寶石、玻璃的器皿,乾隆皇帝愛不釋手!當即做出了一項決定:金鑲玉只為宮中所有,不予外傳,並命內務府造辦處仿製。宮中的玉師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結合乾隆工的宮廷技藝,終於創造出了象徵皇家的金鑲玉玉器。

幾經風雨,沉寂數百年的金鑲玉。在2003年再現世間。

自古金玉相配就有金玉良緣之意,數百年前一直為帝王把持,作為財富和權力象徵。現在二者終於又被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作為尊貴吉祥的象徵,供有識之士賞玩。

金鑲玉的相關典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