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理蒼山的旅遊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1-08-04

關於大理蒼山的旅遊蒼洱白子 推薦於2017-11-29

蒼山地質公園從南到北:清碧溪——七龍女池——中和寺,是玉帶雲路穿連而起,在玉帶路上:步行可能要5—6個小時,可以租單車2—3個小時。門票,你可以在網上預訂,到景區憑簡訊支付現金即可。

蒼山地質公園3個入口:

1、感通寺——清碧溪的感通索道:坐下關到大理的4路公交車,在觀音堂下,觀音堂因觀音化身老嫗智退西漢兵馬的“負石租兵”傳說,歌頌白族人民的智慧,你可以在觀音堂休息玩一下,裡面舍利塔、觀音老身像、建在石頭上的觀音閣及各朝代的石刻。半個小時就可以遊玩觀音堂,然後在觀音堂旁邊坐麵包車,5元一個,直上感通寺,你在索道售票處買票,建議買半程即可,然後先去感通寺玩一下,看看這裡的千年古樹,然後在感通寺山路旁邊的上清碧溪指向標處進去,大約15分鐘到清碧溪旁邊,然後沿著清碧溪直上,就到清碧溪的“第二潭、第一潭”的水源處,在上就是蒼山大峽谷哦,上去要2—3個小時,玩下來要可能在5個小時左右。時間早,你可以沿著玉帶雲路北走到七龍女池,大約要走2—3小時。票價:120元一個人,含蒼山門票和索道。網上預訂價是88元。

2、天龍八部影視城、七龍女池、洗馬潭一線的蒼山大索道:你在大理古城西門、三月街門口坐三輪車,到影視城後,先過去坐電瓶車,直接坐索道上蒼山玩,索道中程到七龍女池,最上面是洗馬潭。洗馬潭位於蒼山最高峰馬龍峰之畔,是上古時期的冰山遺蹟,冬天這裡白雪皚皚,夏天這裡是杜鵑花的花海,注意:因海拔太高,呼吸困難的要提前帶上氧氣瓶。七龍女池因大小不一的七個不同水潭發出不同聲響而聞名,猶如七個不同性格的少女。大約玩下來要4個小時,最後回影視城,建築風格是按《清明上河圖》佈景的,有大理國皇宮、鎮南王府等建築。全程門票:292元一個人,網上預訂232元,含影視城、蒼山公園、索道、影視城電瓶車。

3、三月街賽馬場處的蒼山中和索道:直上中和寺,寺廟歷史悠久,中溪是非常清幽的十八溪之一。蒼山中和索道門票:90元一個人,網上預訂70元一個人。

關於大理蒼山的旅遊1秤嘉52 2014-08-05

大理四季如春,全年適合旅遊,雖然冬季會冷一點,但與全國大部分地區相比還是很暖和的,你們兩人到大理主要是體會心情,大理是個很適合戀愛的地方,沒有必要為了多看幾個景點趕得太緊。大理特色景點有這麼幾個:

1、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裡,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麼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製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裡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

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汽車十多分鐘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

2、蒼山

蒼山有名點蒼山,它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東臨洱海,西望黑惠江,共有雄峙嵯峨的19峰,海拔一般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為4122米,山頂上終年積雪,被稱為“炎天赤日雪不容”。

最奇妙的是,每兩座山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由上而下,順東流淌一直注入洱海。這19峰18溪構成了蒼山獨特而多姿的景觀。

許多充滿白族文化特色的景觀都位於蒼山之麓,比如著名的崇聖寺三塔、佛圖塔、無為寺、桃溪中和寺、九龍女池、清碧寺三潭、感通寺等。在大理著名的“風花雪月”這四大名景中,“雪”之所指就是蒼山上的雪景。

3、崇聖寺與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位於大理城約一公里處。為大理勝景之一。被稱為大理古文化的象徵。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高69。13米,為方形16層密簷式塔,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塔下仰望,只見塔矗雲端,雲移塔駐,似有傾倒之勢。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層,下層邊長為33。5米,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上層邊長21米,其東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園公沐世階題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莊重雄奇,頗有氣魄。

三塔旁,原有規模害宏大的崇聖寺。據《南詔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記》等史籍記載,寺基方7裡,聖僧李成眉賢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銅40590斤,建於南詔第十主豐保和十年至天啟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費工708000餘,耗金銀布帛綾羅錦緞值金43514斤。

1925年地震,塔頂地震,塔頂震落,殘破益重。建國後,三塔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精心維修。

4、蝴蝶泉

蝴蝶泉位於蒼山雲弄峰下,泉水清澈如鏡。每年到蝴蝶會時,成千上萬的蝴蝶從四面八方飛來,在泉邊漫天飛舞。蝶大如巴掌,小如銅錢,無數蝴蝶還鉤足連須,首尾相銜,一串串地從大合歡樹上垂掛至水面。五彩斑斕,蔚為奇觀。

蝴蝶泉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蝴蝶泉叫無底潭,潭邊住著父女二人,女兒叫雯姑,聰明美麗如一朵金花。雯姑長大後和獵手霞郎定下終身後來雯姑被地主搶走,霞郎打獵回來後拼死將他救出。不料官兵追來,二人走投無路,雙雙跳進了無底潭,頓時,電閃雷鳴,暴風驟雨。待雨過天晴,潭中飛出一對美麗無比的大彩蝶,後面還跟著無數的小蝴蝶。那一天是農曆4月15日。從此,每年的這一天,無數美麗的蝴蝶就會聚集在這裡,講述這動人的愛情故事。這就是有名的“蝴蝶會”。

蝴蝶泉離周城很近,周城是大理洲內最大的白族村鎮,約有近9000人口,這裡曾是大理國王的御花園。村內有古戲臺,還有本主廟、文昌宮等古建築。現已被闢為白族民俗旅遊村。

5、周城

周城位於大理古城北23公里,全村居住1500餘戶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鎮。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典型的以“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閉式庭院形式構建的白族民居。有獨成一院,有一進數院,平面呈方形。造型為青瓦人字大屋頂,二層、重簷;主房東向或南向,三間或五間,土木磚石結構,木屋架用榫卯組合,一院或數院連線成一個整體,外牆面多為上白(石灰),下灰(細泥)粉刷。

白族民居特別重視照壁、門窗花枋、山牆、門樓的裝飾。照壁是一主兩廂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築,多為一高兩低的挑簷飛角青瓦蓋頂的牆體;居主房正前,連線兩廂山牆,使三方形成封閉庭院。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書以四眼題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鑲勾出扇面、長方、圓形等圖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繪畫。門窗特別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門,多為雲木、紅椿、楸木、雲山等名貴木材,雕上金雞富貴、喜上眉梢、麒麟呈祥等吉祥圖案。大門座選用海東青山石精鑿成芝麻花點、砌出稜角分明的基座、上架結構嚴謹、雕刻精細、斗拱出挑、飛簷翹角的木製門樓。

在周城,你還可以看到豐富的民族扎染製品。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民明末清初以來的民間傳統工藝,扎染工藝品集文化、藝術為一體。扎染布由手工針縫線扎,反覆冷染浸製而成,顯色青裡帶翠,凝重素雅。用扎染布製作的工藝品既充滿濃濃的民族風味,也很具現代韻味。

6、風花雪月

大理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在諸多風景名勝之中,以風、花、雪、月四景最為著名和引人入勝。關於風、花、雪、月四景,當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傳誦的謎語詩,詩曰:

蟲入鳳窩不見鳥(風),七人頭上長青草(花);細雨下在橫山上(雪),半個朋友不見了(月)

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華遊過大理之後,對大理的風、花、雪、月四景感慨萬千,賦留風花雪月詩一首:

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

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

下關風,下關一年四季都有大風,有時風力達八級以上。關於下關的風,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蒼山斜陽峰上住著一隻白狐狸,她愛上了下關一位白族書生,於是化作人形和書生交往,他們相愛的事被洱海羅荃寺的法師羅荃發現了,他不容他們在一起,便施法將書生打入洱海。狐女為救書生,去南海求救於觀音,觀音給她六瓶風,讓她用瓶中的風將洱海水吹乾以救出書生。當狐女帶著六瓶風回到下關天生橋時,遭到了羅荃法師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風,於是大風全聚集在天生橋上,故下關風特別大。按科學的解釋,是因為蒼山十九峰太高,擋住了東西兩面的空氣對流,而蒼山斜陽峰和哀勞山脈的者摩山之間的下關天生橋峽谷僅為下關空氣對流的出口,所以下關的風特別大,尤其是在冬春季節,行走在天生橋峽谷對著的街道上,大風吹的人站立不住。

上關花,上關位於大理蒼山雲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來形成的拱衛大理的要塞。在關外花樹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樹,傳說為仙人呂洞賓所種,花大如蓮,每年開12瓣,潤年開13瓣,花色黃白相間,美麗誘人。花後之果殼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到清代晚期,由於遊觀的人太多,特別是官府的達官貴人到此賞花,都要當地白族群眾招待,人民忍受不了這種白吃負擔,於是把上關花坎了。據考證,上關花就是木蓮花,此花在大理境內到處都可以見到。

蒼山雪,蒼山上的積雪為何千年不化,在大理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古代,有一批瘟神在大理壩子中橫行霸道,使人民“十人得病九人亡”。有白族兩兄妹為拯救受苦人民,在觀音的指引下學法歸來,將瘟神都攆到了蒼山頂上,讓大雪凍死。為了讓瘟神永不復生,妹妹還變作雪神,永遠鎮住蒼山上的瘟神,於是蒼山雪人峰就有了千年不化的白雪。而實際上是因為蒼山海拔太高,山頂氣溫低的緣故。

洱海月,每到農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邊的白族人家都要將木船劃到洱海中,欣賞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雲彩、月亮和海水相應在一起,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關於洱海月,流傳最廣的是天宮公主下凡的故事。傳說天宮中有一位公主羨慕人間的美滿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邊上的一個漁村,與一漁民成婚。公主為了幫漁民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寶鏡沉入海底,把魚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讓漁民們能打到更多的魚。從此,寶鏡就在海地變成了金月亮,放著光芒,照著世世代代的捕魚人,於是成了“洱海月”,供人觀賞。

7、大理雲景

大理蒼山西聳,洱海東臥,在蒼洱之間有著許許多多的雲景奇觀,令人遐想陶醉。其中最奇妙、最迷人的有蒼山佛光、望夫雲、玉帶雲、火把雲等雲景。

蒼山佛光具備的條件是雨後放晴,有云霧繚繞,有太陽折射,只要條件具備,人們在蒼山頂旅遊時,都可以見到。

望夫雲一般在11點-13點左右生成,是大理指示性氣候的雲,一旦出現就預示洱海地區將有大風。

玉帶雲多出現在夏秋之交的雨後初晴之時。

火把雲一般出現在農曆6月25日前後,因這期間的白族人民傳統火把節而得名。

8、蒼山玉帶雲遊路

蒼山玉帶雲遊路位於蒼山半山腰海拔2600米處,北起小岑峰,南止聖應峰,全長16。2公里(不包括岔景區路的長度),途經6座山峰,5條溪流。整條遊路路基寬為2~2。5米,中間鋪設有效路面為1。5米,路中間用青石板鋪設,兩邊是彈石,路邊採用石條做路沿石,並設有排水溝。在聖應峰設了專門的停車場,面積為1016。81平方米。

蒼山玉帶雲遊路工程於1991年8月初開始踏勘動工,1992年底完成全部工程,經過1993年雨季考驗後,有各施工隊進行清理維修,正式開始使用。整個工程歷時3年,總投資240萬元。蒼山雲帶雲遊路象一條銀線,把雲南最高的蒼山電視轉播臺和半山的風景點桃溪、中和寺、風眼洞、龍眼洞、七龍女池、青碧溪、感通寺連線了起來。

從下關坐公交車到感通寺下車,游完感通寺,你就可以踏上玉帶雲遊路,沿途遊覽這些位於蒼山山腰的奇妙景觀了

9、小普陀

在洱海東部海中的一個小島上,相傳觀音開闢大理壩子時,在這裡的海面上丟下一顆鎮海大印,即為小島,以鎮風浪,保護漁民,因此,漁民們在小島上建觀音閣,紀念觀音,並把小島東部的一個漁村取名海印村,將小島叫做小普陀山,將觀音閣該為小浦脫,意為觀音修行之處。

小普陀始建於明代,1982年重修,為亭閣式兩層建築。一層祀如來菩薩,二層祀觀音菩薩。

小普陀地處下關至雙廊和蝴蝶泉的海面旅遊線上,遊船到此,都要停靠海島,讓遊客登上小普陀,觀賞洱海風光。

10、花甸壩

花甸壩由大、小花甸組成,座落在蒼山十九峰中最北的雲農、滄浪兩峰之間。大花甸海拔2900米,南北長10餘公里,東西寬約1公里。壩子西面的的山峰峰頂終年白雪皚皚,經夏不消,40條大大小小的溪水彙集成萬花溪,是壩子內的主要水源。東面小花甸群峰環報,海拔3200米,是綠草如茵的臺地。

整個花甸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奇花異草爭奇奪豔,每到春夏之間,漫山遍野都是馬櫻花,縱橫20多里,匯成花的海洋,成為花的世界。花中間雜這白豆花、芍藥花等草本花卉,五彩繽紛,瑰麗迷人。明清以來,先後有李元陽、楊士雲等文人學識遊覽花甸壩,均有吟詠詩作傳世。

11、南詔風情島

如果把蒼洱風光比喻成一頂皇冠,那麼南詔風情島便是鑲嵌在這頂皇冠上的一顆明珠。該島位於洱海東北部的雙廊村對面,往返交通十分便捷,住行也比較舒適,島上人文、自然景觀相當豐富。

為了展示南詔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以雕塑特有的藝術語言,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雲南的創世神話,島上由沙壹母群雕碼頭、海景別墅、雲南福星一一阿嵯耶觀音廣場、南詔避暑行宮、白族本主文化藝術廣場、海灘綜合遊樂園、太湖石景群落及漁家傲別景等八大景觀組成,與別具特色的園林藝術融為一體。使人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尋回那份原始的真與補拙的美。

登上小島,一入眼便是一組巨大的石雕,叫做沙壹母群雕。這是根據《後漢書·西南夷列傳》中記載的有關大理地區一則神話雕刻而成的。

相傳,南詔的祖先是一個名叫“沙壹”的女性,她以捕魚為生,在捕魚的過程中,觸沉木而受孕,於是生下十個兒子,後來,哀牢山下又有一對夫婦生下十個女兒,九隆兄弟就娶了這些女子為妻,後漸相滋長,繁衍至今。這一傳說被雕塑家賦予了生命,而且刻繪得出神人化,栩栩如生。

12、感通寺

感通寺位於點蒼山聖應峰南麓,大理古城和下關之間,距大理古城約5公里,距離下關約11公里。感通寺背靠四季積雪不化的蒼山,面對煙波浩淼,白帆點點的洱海,集天地間靈於一身,又名蕩山寺。

始建於南詔初年,感通寺背靠四季白雲繚繞, 終年積雪不化的蒼山,面對煙波浩淼,白帆點點的洱海。 寺前林林蔥鬱,四季皆有山花爛漫;寺側泉水叮呼,涼 風習習。感通寺以環境清幽、殿宇軒昂、香火旺盛而被 譽為"西南勝覽無雙寺,蒼洱馳名第一山"。盛通寺山 門座南朝北,山門左右,各有兩尊護法神,面目猙獰, 氣勢威嚴,令人肅然而生敬意。院西高臺上為大雄寶殿。 大殿內正中,供人佛祖釋迦牟尼。佛祖之左,是觀世音 菩薩,觀世音之右,是迦蘭菩薩。大友寶殿之前右側原 為班山樓。大殿之前左側為客房,可供過往僧人和客人 食宿。寺後山上有擔當墓。遊客們遊感通寺,捐功德後 可享用寺裡的茶水素筵席。距感通寺後半裡,曲徑通幽 處,另有一寺名 "寂照庵",遊覽也別有一番情趣。

這裡還有一則關於感通寺的傳說,相傳,明洪武十七年,感通寺的住持——無極大法師前往南京朝覲明太祖朱元璋,並帶去了一匹白馬,一株茶樹。進獻時正好是初春,白馬嘶鳴,茶樹開花。當時,明太祖認為馬嘶花放,是大明江山的吉祥之兆,於是便給無極和尚賜名為“法天”,並授其職務為“大理府僧綱司都綱”(當時管理佛寺的大和尚的職務),並賜詩18首送歸。全山僧眾迎接無極歸來的地方,後來也建了寺廟,稱為班山(即現在感通寺山門下側)。

從此感通山寺廟大興,明末高僧擔當曾題聯雲:“寺古松森,西南覽勝無雙地;馬嘶花放,蒼洱馳名第一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