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在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發生?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1-09-28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在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發生? 生活是美好的 1級 2016-10-05 回答

揚州十日 史可法的“深更淚”並沒有能保住揚州。滿人對於以後發生的事情的記載顯然是很坦率的: 十八日(1645年5月13日),大軍薄揚州城下。招喻其守揚閣部史可法、翰林學士衛允文及四總兵官、二道員等,不從。二十五日(1645年5月20日)令拜尹圖、圖賴、阿山等攻克揚州城。③就時間而言,從5月13日開始的、到5月20日以攻破揚州城而告終的這場攻城戰,無疑是短暫的。一般說來,在戰鬥中大炮是非常重要的,儘管並不絕對具有決定性。這種武器和中原地區的炮手們曾使清軍初期戰鬥取得很大成功,因此清軍就瞭解了這種葡萄牙重炮的重要性。的確,當多鐸的先頭部隊駐紮在揚州北的斑竹園時,實際上是在等待後面的炮隊。①史可法本人也非常知道這種現代化大炮的重要性。正是他在1643年建議,南京軍械庫的陳舊、笨拙的“神器”應該換成更為輕便的“三眼槍”(即三筒槍)②。因而,在南京政權建立的頭幾個月裡,史可法盡了極大的努力改裝他的炮隊。徐光啟的學生陳於階替他製造這種新的葡萄牙重炮。陳曾經在一個改變了他宗教信仰的天主教堂的鑄坊學過這種技術③。這樣,在1645年5月20日開始的攻城戰鬥中,史可法由於沿石牆架在木製平臺上的外國重炮而掌握了最初的主動權。④一旦多鐸計程車兵進入這些重炮的射程之內,那麼就有成百上千的人被殺死殺傷。但是多鐸不慌不忙地指揮自己的炮隊向城牆西北角射擊,隨後清步兵一湧而上,透過大炮的火力網,一直衝到城牆根底下。在那裡,史可法又掌握了瞬間的主動,因為他的弓箭手們直射城下的那些進攻者。很明顯,此時多鐸已經命令他計程車兵不惜代價奪取西北角了。每當一名清兵倒在箭下,另一個便補了上來。很快,屍體越堆越高,一些清兵甚至不需要梯子就能爬上城牆。隨著清兵越上越多,守城者便開始恐慌起來。城牆防禦工事沿線的守兵們爭著跳上木製炮臺,以爬上最近的房頂,然後逃跑。在很多地方,過重的炮臺坍陷了,那些守城士兵如果沒有被壓死,也在隨後的肉搏戰中被殺死了。① 接著,這種恐慌在城裡也蔓延開來。不管是因為叛徒的鼓動還是因為一些謠言(有人說,守軍以為滿軍是黃得功將軍派來的一些增援部隊),主要城門很快被城內的人們丟棄不管了。隨著清軍的湧入,南明計程車兵丟棄了他們的頭盔和長矛,狼狽不堪地逃向南門,企圖從那個方向逃走。另外一些人,知道這座城市已經被全部包圍了,乾脆就不抱有任何希望。曾經以日記記載了隨後發生的災難的王秀楚還記得:“突有一騎自南而北,撤韁緩步,仰面哀號,馬前二卒依依轡首不捨,至今猶然在目,恨未傳其姓字也。”②就在守城計程車兵丟盔卸甲,急忙在城中民房裡尋找藏身之地時,史可法離開他在城北門的炮臺,騎馬穿過內城,直奔南門,他希望從那兒出去,然後從側翼進攻滿人。但為時太晚了,清軍已經到達了城南門。史可法這時認識到,他已經失去了揚州,抵抗可能已是毫無意義的了。③一兩天前,史可法曾面問莊子固,如果揚州城陷落,他是不是準備為主盡忠。莊子固不加思索地回答說,他會的。此刻,史可法真的請求莊把他自己殺死,但是莊子固不忍這樣做。於是史可法猛然拔出自己的佩劍自刎。但是,他沒有受到致命傷,只是倒在莊子固的懷裡血流不止。史可法大聲呼叫其養子助他速死,但是史得(德)威猶豫再三未能下手。結果從城北門逃來的敗兵把他們席捲而去,後面有滿人緊追不捨。混戰之中,莊子固被殺死了,史可法被一個認出了他的清軍將領捉住。史可法請求把他帶到他們的指揮官那裡去。①史可法很快就被帶到豫王多鐸那裡。日記作者王秀楚幾天以後這樣描寫豫王說:忽見一人紅衣佩劍,滿帽皂靴,年不及三十,騎馬而來。身穿精美之鎖甲護胸,坐騎華飾,多人隨從,雖為滿人,其體貌甚偉俊,下巴突出,前額寬大,其隨員中有多名揚州人。是為滿人總督和皇帝之叔父豫王。②這份材料沒有告訴我們,多鐸在20日審問史可法時什麼打扮,但是有一點是容易想象的,即在身材魁梧、衣著華麗的滿族王侯和粗壯、面色陰晦、仍然穿著帶有血跡衣服的中原將軍之間,實在有天壤之別。據溫睿臨關於他們見面的記載,豫王很友好地召見了史可法,說:“前以書謁請,而先生不從。今忠義既成,當畀重任,為我收拾江南。”史可法回答道:“我此來只求一死耳。”多鐸問道:“君不見洪承疇乎?降則富貴。”史可法答道:“彼受先帝厚恩而不死,其不忠於爾國明矣。我豈肯效其所為?”③於是多鐸命令宜爾頓將軍“勸說”史可法屈服,但是三天過去了,史可法仍然拒絕投降,於是下令殺害他。在《實錄》的簡短記載中,說道:“獲其閣部史可法,斬于軍前。其據城逆命者,並誅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