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見微知著,格物致知”這個詞的含義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0-02

你認識“見微知著,格物致知”這個詞的含義嗎?435085255 2022-09-20

“見微知著,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領會一種精神,凝聚一種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完全有可能指導一幫或一大幫求知者幹出一番常人難以預想的事業。不論業之大小,精神至上,寧神定志,凝心聚力,團結敬業,方可出成績。不論績之大小,找準精神支點,方可支配數十百千人幹事,方可在預想的時間內辦成乃至辦好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微小的事情。不論事之大小,我們學校就是找準了這個精神支點,用好了一種精神、凝聚了一種力量,形成了一股合力,幹出了特色辦學中的一點“微特色”,就是深刻認識、領會、踐行了“見微知著、格物致知”精神。現不談過程,只歸結認識,如下述。

見微知著,語出《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漢代班固 《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知著者也。” 鄭觀應 《盛世危言·弭兵》:“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準今,見微知著。”微:小,指事物微小的跡象;著:明顯,指事情的發展,意思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事物的實質和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會發生的顯著變化。在此,我們把它加以引申,微,小,隱含在事物發展中積極的稍縱即逝的微妙的因素,事物觀、自然觀等;著,指事情發展的潛在規律,價值觀、世界觀等;知,認識,特指感性認識;見,洞察、琢磨分析、發現總結,特指理性認識。今天多比喻知道或發現一個小小的細節,就去細細琢磨,洞察大的影響和結果,從而做出科學的論斷,以小見大。

格物致知,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歷代文人多有認識,茲列如下幾例:老子概括為“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司馬光認為,“抵禦外物誘惑,而後知曉德行至道”;李翱認為“萬物所來感受,內心明知昭然不惑”;程顥認為“窮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牽役”;程頤認為“窮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陸九淵認為“修持心性不為物牽,回覆天理之知”;王陽明認為“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我們的理解如下:格物,格除物慾的迷惑,不為外境所牽引;知,是智慧;致知,引申為理性認識、科學判斷;格物致知就是積極探索瞭解客觀事物發展變化的原理及其規律性,科學分析判斷當前實際和周邊事物,多想出智慧,及時引導實踐,尋得普遍性而積極推廣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