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容若《滿庭芳·堠雪翻鴉》的詞文翻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1-10-12

納蘭容若《滿庭芳·堠雪翻鴉》的詞文翻譯?bayu84 推薦於2017-12-15

站在古代戰場的遺址上,看如今寂寞荒涼之境,升起荒寒陰森之感。本有祖狄聞雞起舞的報國之心,但村雞卻無處可尋。只聽得金笳聲聲,不覺淚溼衣襟,徒增傷感。要知道古往今來,勝敗得失,都如翻雲覆雨般變化無常,短暫虛無。一切紛爭、一切功業,到頭來只不過徒留幾行青史,除了夕陽下的斷碣殘碑之外,什麼也沒有留下。年華就如同這松花江水一般,流去之後不知什麼時候能夠回來。

納蘭容若《滿庭芳·堠雪翻鴉》的詞文翻譯?網友c718da9 2012-03-02

堠雪翻鴉①,河冰躍馬,驚風吹度龍堆。陰磷②夜泣,此景總堪悲。待向中宵起舞③,無人處、那有村雞。只應是,金笳④暗拍,一樣淚沾衣。 須知今古事⑤,棋枰勝負,翻覆如斯。嘆紛紛蠻觸⑤,回首成非。剩得幾行青史,斜陽下、斷碣殘碑。年華共,混同江水⑦,流去幾時回。

①堠雪三句:堠 , 古代瞭望敵情之土堡,或謂記里程的土堆。龍堆,沙漠名,即白龍堆。《漢書·匈奴傳》揚雄諫書雲:“豈為康居、烏孫能逾白龍堆而寇西邊哉!”注:“孟康曰:‘龍堆形如土龍身,無頭有尾,高大者二三丈,埤者丈,皆東北向,相似也,在西域中。’” ②陰磷:即陰火,磷火之類,俗謂鬼火。 ③中宵起舞:《晉書·祖逖傳》:“(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 , 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辛棄疾《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前韻》:“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④金笳:指銅笛之類。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笛子。劉禹錫《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日暮還城邑,金笳發麗譙。” ⑤須知三句:謂要知道古今的世事猶如棋局,或勝或負,翻覆無常。 ⑥蠻觸:《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後有“觸蠻 之爭”之語,意謂由於極小之事而引起了爭端。白居易《禽蟲十二章》之七:“蟭螟殺敵蚊巢上,蠻觸之爭蝸角中。” ⑦混同江:指松花江。見《清一統志·吉林一》:“混同江,在吉林城東,今名松花江。”

唐柳宗元有“滿庭芳草積 ”句,唐吳融有“滿庭芳草易黃昏”句,故此調名之緣有或柳詩或吳詩之不同說法。此調又名《鎖陽臺》、《江南好》、《話桐鄉》、《滿庭霜》、《轉調滿庭芳》、《瀟湘夜雨》、《滿庭花》等。有不同體格,俱為雙調。本首為其一體,上、下片各十句,共九十五字。各片之第三、五、七、十句押韻,均平聲韻。 此篇前景後情,以賦法鋪寫。其下片全為議論,雖不免質實,但氣勢壯觀,真情四射,仍是生動感人的。上片前五句景語,寫古戰場的荒寒陰森,以“總堪悲”綰住。下句轉進,先說有“中宵起舞”的愛國之心,但“那有村雞”一句折轉,表明無由以報,徒增傷感。再接以金笳聲聲烘托,則更令人添悲增慨。下片承前之情之景轉為議論,表達了滿懷哀怨和痛苦。詩人以為“古今事”都是虛無的、短暫的,古來的一切紛爭,一切功業,到頭來除了“剩得幾行青史”,“斷碣殘碑”之外,餘皆成空。這雖是消極的意緒,但從中亦可窺見詩人長期積於心中的苦情。這種“苦情”,有人認為納蘭對家族被滅往事的隱恨(見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可備一說。

納蘭容若《滿庭芳·堠雪翻鴉》的詞文翻譯?南宮蝶舞o 2012-02-29

①堠雪三句:堠 , 古代瞭望敵情之土堡,或謂記里程的土堆。龍堆,沙漠名,即白龍堆。《漢書·匈奴傳》揚雄諫書雲:“豈為康居、烏孫能逾白龍堆而寇西邊哉!”注:“孟康曰:‘龍堆形如土龍身,無頭有尾,高大者二三丈,埤者丈,皆東北向,相似也,在西域中。’” ②陰磷:即陰火,磷火之類,俗謂鬼火。 ③中宵起舞:《晉書·祖逖傳》:“(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 , 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辛棄疾《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前韻》:“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④金笳:指銅笛之類。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笛子。劉禹錫《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日暮還城邑,金笳發麗譙。” ⑤須知三句:謂要知道古今的世事猶如棋局,或勝或負,翻覆無常。 ⑥蠻觸:《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後有“觸蠻 之爭”之語,意謂由於極小之事而引起了爭端。白居易《禽蟲十二章》之七:“蟭螟殺敵蚊巢上,蠻觸之爭蝸角中。” ⑦混同江:指松花江。見《清一統志·吉林一》:“混同江,在吉林城東,今名松花江。”

編輯本段賞析

唐柳宗元有“滿庭芳草積 ”句,唐吳融有“滿庭芳草易黃昏”句,故此調名之緣有或柳詩或吳詩之不同說法。此調又名《鎖陽臺》、《江南好》、《話桐鄉》、《滿庭霜》、《轉調滿庭芳》、《瀟湘夜雨》、《滿庭花》等。有不同體格,俱為雙調。本首為其一體,上、下片各十句,共九十五字。各片之第三、五、七、十句押韻,均平聲韻。 此篇前景後情,以賦法鋪寫。其下片全為議論,雖不免質實,但氣勢壯觀,真情四射,仍是生動感人的。上片前五句景語,寫古戰場的荒寒陰森,以“總堪悲”綰住。下句轉進,先說有“中宵起舞”的愛國之心,但“那有村雞”一句折轉,表明無由以報,徒增傷感。再接以金笳聲聲烘托,則更令人添悲增慨。下片承前之情之景轉為議論,表達了滿懷哀怨和痛苦。詩人以為“古今事”都是虛無的、短暫的,古來的一切紛爭,一切功業,到頭來除了“剩得幾行青史”,“斷碣殘碑”之外,餘皆成空。這雖是消極的意緒,但從中亦可窺見詩人長期積於心中的苦情。這種“苦情”,有人認為納蘭對家族被滅往事的隱恨(見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可備一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