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三起解 賞析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1-09-27

蘇三起解 賞析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3-01 回答

《蘇三起解》是京劇中的著名劇目,劇中那段“蘇三離了洪洞縣……”更是膾炙人口。本文特意與有興趣的博友共同來欣賞一下這部名劇,主要欣賞它是如何塑造蘇三這個藝術形象的。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明朝中期。蘇三本是貧家女孩,後來被父母賣入妓院,長大後成了京城中一位賣藝不賣身的名妓,藝名玉堂春。王金龍是一位朝庭大官的兒子。王金龍的父親告老還鄉之時,留下王金龍在京城收賬,順便讀書應考。王金龍收賬收得幾萬兩銀子,財大氣粗,加上年輕氣盛,定力不足,於是便慕名去妓院裡找蘇三,結果雙方一見鍾情。妓院老闆趁機猛宰王金龍,不到一年時間,便把王金龍宰得身無分文,然後便把他掃地出門。

後來蘇三使了一個巧計,讓王金龍“盜”取了妓院的一些財物,然後返回南京老家,發奮攻讀。而蘇三也被妓院老闆一頓毒打,然後又被轉賣給了山西富豪沈某。當時的通訊和交通極不發達,蘇三被轉賣到山西以後,這輩子就很難再見到王金龍了,簡直是生不如死。可見妓院老闆是多麼地歹毒。

沈某把蘇三帶回山西洪洞縣,沈某的大老婆皮氏一看蘇三這麼漂亮,自己馬上就要失寵,於是準備了一碗毒面,想毒死蘇三。沒想到沒毒死蘇三,卻毒死了沈某。皮氏誣陷是蘇三所為,並買通當地官府,屈打成招,判了蘇三的死刑。

其時王金龍已經考中了科舉,並被授予“按院”的官職,來到太原複審山西各案,蘇三也因此被解往太原複審。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蘇三起解》就是蘇三被解送太原這一路上所發生的故事。

戲劇一開始,就是解差崇公道提點蘇三。蘇三當時已經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正等著問斬,突然聽到獄卒叫喚,嚇得半死。於是唱道:

忽聽得喚蘇三我的魂飛魄散,嚇得我戰兢兢不敢向前。

悲慘的唱詞,再配上悲慘的音樂,使觀眾一下子就進入了“狀態”,並對蘇三的處境產生了極大的同情。

蘇三出了監牢,見了崇公道,一邊行禮,一邊唱道:

無奈何我只得把禮來見,問老伯您喚我所為哪般?

即使在這種處境之下,蘇三仍然記得“見禮”,這就越發地突出了蘇三的知書達禮和處變不驚。同時,蘇三把解差崇公道叫做“老伯”,也體現出了蘇三的乖巧。

崇公道告訴蘇三,要把她解送太原複審,她的案子有可能要改判。蘇三聞言大喜,但卻按耐住自己的喜悅心情,跟崇公道仔細商量行程。等崇公道走後,蘇三才終於忍不住衝口而出:

崇—老伯————他—說是——————————————————

京劇中經常是唱之前要先來一段音樂,但這裡卻是衝口而出一個“崇”字,以體現蘇三驚聞喜訊之後又憋了很久,恨不得馬上釋放的那種心情。而且唱“他”這個字時,調子非常的高,體現出了蘇三欣喜若狂的激動心情。

蘇三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了,所以唱完“說是”之後,就只有音樂在響,沒有蘇三在唱了。音樂響了好久之後,蘇三的心情才終於平緩了一點,可以繼續說話了,於是蘇三接著唱到:

冤枉能辨——————————————————————————

唱完之後這四個字後,蘇三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劇中則以大段的音樂來反映蘇三的這種心情。

接下來就要打點行裝,蘇三一邊打點行裝,一邊唱:

想起了王金龍負義兒男。

想當初在院中何等眷戀,

到如今恩愛情又在哪邊。

我這裡將狀紙暗藏裡面,

到按院見大人也好伸冤。

這一段以王金龍的“負心”以及悽婉的音樂來反映蘇三的無依無靠。但即使在這種無依無靠的情形下,蘇三也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選擇了跟命運抗爭,“將狀紙暗藏裡面”,準備自行伸冤,這就襯越發托出蘇三外表柔弱,內心堅強的形象。

蘇三的狀紙是早就準備好了的,而唱到狀紙和伸冤這兩句時,音樂也顯得異常沉穩,顯得蘇三非常沉著、冷靜、機智。

出了洪洞縣的監獄,來到大街上,蘇三便唱起了那段膾炙人口的“西皮流水”(京劇中的一種曲調):

蘇三離了洪洞縣,

將身來在大街前。

未曾開言我心內慘,

過往的君子聽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轉,

與我那三郎把信傳。

就說蘇三把命斷,

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

蘇三口中的“三郎”就是王金龍。蘇三的案子雖然有改判的可能,但不一定就會改判,所以蘇三歡喜過後,不免憂從中來。看到大街上人來人往,於是便想給心上人捎上一句生離死別的話。這一段的戲文很好,曲調也好,李維康老師的唱腔更好,堪稱“三絕”,把蘇三面臨生離死別時那種“一了百了”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生離死別之時,把什麼都看得開了,反而沒有那麼悲痛。所以這一段的曲調不僅不悲痛,反而還帶有一種“快感”。

一路走一路想,蘇三越想越感到這個世界對自己太不公平,於是用既悲且憤的唱腔唱道:

人言落陽花似錦,偏我到來不是春!

“不是春”這三個字是蘇三咬著牙關唱出來的,把蘇三對那個吃人的社會的憤恨之情表露無遺。

這場戲演到這裡,觀眾已經看到了一個美麗善良、知書達禮蘇三,一個有情有義的蘇三,一個沉著冷靜、外柔內剛的蘇三,一個本應無比幸福卻又受盡磨難的蘇三……蘇三這個藝術形象就這樣被塑造成功了。

小說和戲劇都是以塑造人物的藝術形象為中心,透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透過塑造蘇三這個人物的藝術形象,透過蘇三這個人物的悲慘遭遇,就反映了當時無比黑暗的社會生活和無比低下的婦女地位。

蘇三的遭遇太悲慘,再不出現個好人讓她依靠一下,觀眾簡直要看不下去了。所以戲裡面緊接著就安排了一個好人來陪著蘇三:解差崇公道將蘇三身上的深重枷鎖取了下來,自己拿著,卻叫蘇三柱著自己的“水火棍”慢慢走。蘇三在路上又認崇公道為義父,使蘇三終於有了一點點依靠了。

崇公道在戲裡是個丑角,也是個樂觀派,透過崇公道的插科打諢,才使得觀眾的心情不至於那麼沉重。

一路上蘇三都在向崇公道傾訴著自己的不幸遭遇。作為一個“世事洞明”的長者,崇公道則不斷地開導蘇三,這其實是把蘇三為什麼遭遇不幸的深層原因進行了巧妙的剖析,進一步反映了當時無比黑暗的社會生活和無比低下的婦女地位。

總之,《蘇三起解》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京劇藝術珍品。

蘇三起解 賞析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3-02 回答

哦哦哦士大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