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列女傳》、《說苑》句子翻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1-10-08

劉向《列女傳》、《說苑》句子翻譯~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6-12-02 回答

譯:點燃蠟燭照明,比摸黑走路哪個好呢?

參考:

[原文]

晉平公(1)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2)學,恐已暮(3)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4)?”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5)?”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6)!臣聞之:少而好(7)學,如日出之陽(8);壯 (9)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10),孰與昧行乎(11)?”平公曰:“善哉(12)!”

(選自西漢劉向編《說苑》)

[釋]

(1)晉平公:春秋時晉國的國君。(2)欲:想要。(3)暮:晚。(4)何:為什麼。炳燭:點燃蠟燭照明。炳,光明,顯明。乎:呢。(5)安有:哪有。為人臣:做臣子的。戲:戲弄。(6)盲臣:師曠是盲人,故自稱是“盲臣”。安敢:怎敢。(7)好;喜歡,喜好。(8)陽:陽光。(9)壯:壯年,古人三十歲以上為壯年。(10)炳燭之明:點燃蠟燭照明。(11)孰與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個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2)善哉:好啊。

[譯文]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年近七十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炳燭而學?”

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戲弄其君主的呢?”

師曠回答說;“我怎敢戲弄我的君主呢!我聽說過:年少時喜歡學習,好像是太陽剛剛出來時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正午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點燃蠟燭照明時的光亮。點燃蠟燭照明,比摸黑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好啊!”

[閱讀提示]

文中的晉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學習,恐怕為時已晚,而師曠卻勸他炳燭而學。接著師曠又打了三個比喻,年少時喜歡學習,好像是太陽剛剛出來時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正午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點燃蠟燭照明時的光亮。師曠很巧妙地點明老年時讀書雖然趕不上少年和壯年時,但與摸黑走路相比較,還是好得多。從而成功地說服了晉平公,達到了勸學的目的。

譯: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

參考:

[參考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①學而歸,孟母方績②,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廢學,若我斷斯⑤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⑥居則⑦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孟子懼,旦⑧夕⑨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⑩矣。——選自《列女傳》

【註釋】

①既:已經。②績:把麻纖維披開再連續起來搓成線。這裡指織布。

③以刀:用刀。④子:古代指你。

⑤斯:這。⑥是以:因此。

⑦則:就。⑧旦:早晨。

⑨夕:泛指晚上。⑩道:法則、方法。

【譯文】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劉向《列女傳》、《說苑》句子翻譯~ 多多洛 1級 2016-12-02 回答

你好!

點燃蠟燭照明,比摸黑走路哪個好呢? 昧的意思是“在昏暗中,在黑暗中”

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