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與馬和狗同屬一個祖先?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寵物
  • 2022-05-08

蝙蝠與馬和狗同屬一個祖先?若為自由故b09c 2007-05-17

哺乳動物起源和中生代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是新生代的統治者,但是哺乳動物的歷史遠不侷限在新生代,在中生代早期就已經出現,而其起源更可追溯到古生代後期爬行動物剛出現的時期。

第一批爬行動物出現在古生代的石炭紀,這批爬行動物已經表現出了三個不同的進化方向,其中下孔類這一支向著哺乳動物的方向發展,又被稱為似哺乳爬行動物。早期的下龍類為盤龍類,其中原始的Ophiacodon(蛇齒龍,右圖)保留了很多的原始特徵,在二疊紀早期,盤龍分化出以Dimetrodon(異齒龍,左圖)為代表的肉食性的Sphenacodontia(楔齒龍)和植食性的Edaphosauria(基龍)兩支,這二者雖然食性不同,但有不少共同點,二者體型都比較大,長達三米。二者最重要的共同特徵是背上都有巨大的“帆”。關於“帆”作用,有人推測可能與調節體溫有關。基龍類沒有留下後代,楔齒龍類則進化出了進步的下孔類-獸孔類。

早期的獸孔類與楔齒龍類非常相似,而晚期的一些進步的獸孔類則與哺乳動物幾乎沒有什麼區別。獸孔類從早期的始巨鱷起,到二疊紀晚期就迅速分化出以肉食為主的獸齒類(有些晚期種類是植食性的)和植食的缺齒類。在古生代二疊紀晚期地球上第一次物種大滅絕時,獸孔類也有不少種類滅絕,但在中生代三疊紀早期,獸孔類又繁盛起來。二疊紀晚期到三疊紀早期的獸孔類種類眾多,分佈廣泛,而且佔據從肉食到植食的不同生態位,可以說是大地的主宰。二疊紀的Moschops和三疊紀的Dinodontosaurus都體大如河馬,是當時陸地上最大的動物之一。水龍獸Lystrosaurus則是世界上分佈最廣泛的動物,在很多大陸都有發現,被當做是大陸漂移的證據。獸齒類以犬頜獸Cynodont(右圖)為代表是獸孔類中最重要的類群,是哺乳動物的祖先。獸齒類和哺乳動物一樣有了牙齒的分化,並且可能已經身披毛髮,是恆溫動物了。三疊紀晚期到侏羅紀初期的一些獸齒類如三列齒獸類Tritylodontids(包括我國的卞氏獸Bienotherium)和鼬龍類Ictidosauria等與哺乳動物非常相似。三列齒獸是進步的植食性獸齒類,曾經被當做是哺乳動物中的多瘤齒獸,新近也有人將其列為原始哺乳動物的旁支。鼬龍是小型的肉食動物,是最進步的獸齒類,正處在爬行類和哺乳類的分界線上。三列齒獸和鼬龍等出現的太晚,當時已經有真正的哺乳動物出現了,所以它們不可能是哺乳動物的祖先,哺乳動物的祖先應該是更早期的一些獸齒類。在三疊紀時,另一類爬行動物-雙孔類的初龍類興起,初龍的興起可能對下孔類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在下孔類完成了對哺乳動物的進化的時候,初龍類中進步的恐龍類已經取得了優勢地位,下孔類則迅速衰落,只有少數種類殘存到侏羅紀,而下孔類的後代哺乳動物,在恐龍的統治下繼續生存了一億多年,並熬過了中生代白堊紀末的大滅絕,在恐龍滅絕後重新繁盛,成為新生代的統治者。

哺乳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最早的哺乳動物是屬於原獸亞目(過去單列為始獸亞目)的卵生食蟲動物,如英國和我國的摩根錐齒獸Morganucodon,我國的中國錐齒獸Sinoconodon等,新近有人將這些最早的哺乳動物從哺乳綱排除出去,作為進化上的旁支。最早的哺乳動物出現後不久,獸亞目的早期成員和植食的原獸類(過去單列為異獸亞目)也開始出現。中生代的哺乳動物雖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類群,但所有這些哺乳動物都是些體型非常小的動物,在整個恐龍統治大地的一億多年時間內,哺乳動物一直是不很起眼的小型動物,直到中生代結束時也沒有一種體型超過兔子的大小。植食的原獸類即多瘤齒獸類Multituberculata(左圖)是最成功的早期哺乳動物,特徵和習性類似齧齒類,可能多數穴居,而一些種類可能樹棲。在白堊紀的蒙古,80%的哺乳動物都屬於多瘤齒獸類,而在中生代結束的時候,多瘤齒獸類依然殘存下來,直到漸新世才由於齧齒類競爭等原因而完全滅絕,其生存的時間達到1。3億年之久。

早期的獸亞綱包括對齒獸目、完獸目和蜀獸目等,這些早期的獸亞目成員可能已經是胎生的哺乳動物,其繁殖習性可能類似現代的有袋類,但它們比有袋類更加原始,尚保留一些進步爬行動物的特徵。其中對齒獸目和完獸目代表最原始的獸亞綱成員,併入祖獸下綱,蜀獸以我國四川侏羅紀的蜀獸為代表,是一個獨特的類群,單列為陰獸下綱。獸亞目的現存代表後獸下綱(有袋類)和真獸下綱(有胎盤類)均出現於白堊紀,早期的有袋類為類似現在美洲的負鼠的小型食蟲性動物,化石發現的不多,但在史前的分佈遠比現代廣泛。最早的有袋類化石發現於北美洲,在白堊紀可能在北方大陸各地都有分佈,但是後來則在北方大陸,直到南北美洲再次相連後真正的負鼠才再次進入北美洲。最早的真獸類是些於現在的食蟲目非常類似的動物,過去曾列為食蟲目的一個類群,稱為原真獸類。原真獸類現在已經不屬於食蟲目,成為一些早期真獸類的泛稱,可能包括其它各類真獸的祖先。在恐龍滅絕後,真獸類在大部分地區進化迅速,到始新世就已經達到全面繁盛,陸地上再次出現僅次於大型恐龍的巨獸,並且已經開始向海洋和天空進軍了,其中在海洋中產生了歷史上最巨大的動物。後獸在北方大陸沒落,而在大洋洲和南美洲等南方大陸則取得優勢,和其它地區的真獸類平行進化。

早期新生代哺乳動物

新生代是哺乳動物統治大地的時代,在進入新生代後不久,哺乳動物就迅速分化。新生代的第三紀可以分為老第三紀和新第三紀兩段時期,老第三紀包括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新第三紀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哺乳動物中除了少數的目在中生代就已經出現外,其餘各目都是在老第三紀出現的,其中始新世可以說是早期哺乳動物的全盛時期,此時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動物的目比任何其它時期都多,而不少早期的目只生活於老第三紀,生活於新第三紀的各目中除少數外都是現代尚未滅絕的目。

新生代初期誕生的哺乳動物中最重要的是踝節目Condylatha。踝節目可能直接起源於原真獸類,是有蹄類中最原始,最一般化的類群,其中包括很多其它動物類群的祖先,其中多數為植食性或雜食性,也有一些為肉食性。踝節目中最早的代表時出現於古新世早期的熊犬科。熊犬是最早最原始的踝節類,為小型雜食動物,原本置於肉齒目Creodon(古食肉目),後改置於踝節目,並認為很可能是其它有蹄類的祖先型別。最著名的踝節目動物為中獸科,中獸科與熊犬科一樣原本置於肉齒目而後改置於踝節目,也有人將中獸從踝節目分出而單置一目。中獸可能是鯨類的祖先或者和鯨類有共同祖先,與偶蹄類也可能有一定的親緣關係,其中有些種類的體型非常巨大,如安氏中獸(右圖)是陸地上生存過的體型最大的肉食哺乳動物。我國的中獸化石非常豐富。其它的踝節目動物包括偽齒獸科、豕齒獸科、新月獸科、褶邊獸科和雙阱獸科,多是些植食性動物,其中可能包括後期所有有蹄類的祖先,也有人將踝節目拆散而將不同有蹄類的祖先型別歸入不同的類別。

鈍腳目Pantodont和恐角目Dinocerate為另外兩類早期的原始有蹄類,主要分佈於北方大陸,是比較佔優勢的早期有蹄類,二者均有比較發達的犬齒。鈍腳目又稱全齒目,分佈廣泛,種類繁多,古新世的早期代表如階齒獸體型較小,而始新世的晚期代表冠齒獸體型粗壯,犬齒大而鋒利。恐角目以晚期的代表猶他獸(左圖)最為著名,相貌奇特,頭上有6個角,嘴裡則有匕首狀的犬齒。北方大陸的早期植食性動物還包括裂齒目Trillodont和紐齒目Taeniodont等。裂齒目如我國的羅佛寨獸,是一類原始的植食有蹄類,但是無蹄而具爪,口中最大的齒不是犬齒而是門齒,大小似熊。裂齒目可能起源於踝節目並和鈍腳目有一定親緣關係。紐齒目如筆齒獸,也是一類原始而獨特的北方早期植食性動物,大小似豬,身體粗壯而四肢短小,前肢長於後肢,犬齒和門齒均長,臼齒寬闊而高冠。裂齒目和紐齒目可能都是適應挖掘生活的植食性動物,挖掘植物的根為食。南美洲由於長期和其它大陸隔離而進化出了一些原始而獨特的有蹄類,被稱作南美有蹄類。這些有蹄類中有些和其它大陸的早期蹄類一起在老第三紀結束前就已經滅絕,有些則延續到進步的有蹄類進入南美洲以後。踝節目等北方大陸的早期有蹄類以及南美有蹄類被統稱為古有蹄類,其中除了一些南美有蹄類外,多數漸新世之前就已經滅絕。

南美有蹄類中最重要的類群是南方有蹄目Notougulate,南方有蹄目出現於古新世早期,到更新時才滅絕,包括了南美洲半數以上的有蹄類,其形態多樣,大小不一,其中以大小似犀牛的晚期代表箭齒獸最為著名。在北美洲和亞洲一些地區生活著一些和南美有蹄類類似的動物,曾經被歸入南美有蹄目,後來被單列為北柱獸目。另外一類人們比較熟悉的南美有蹄類是出現於古新世的滑距骨類,又可分為兩支,一支形態似馬,以原馬型獸為代表,於上新世滅絕,可能其滅絕與真正的馬類達到南美洲有關;另一支形態似羊駝,以後弓獸(左圖)為代表。後弓獸四肢和頸部均長,可能還有個可以伸縮的鼻子,一直生存到更新世。南美洲還有兩類可能有長鼻子的動物,一類是閃獸目,生存於漸新世和中新世,大小如犀牛,上頜短而有一對“象牙”,下頜則比較長;另一類是焦獸目,焦獸因發現於古火山灰中而得名,體型很象乳齒象,但是有6顆“象牙”,生存於漸新世。與焦獸同時的還有一類異蹄目,只有一個屬為代表。 南美有蹄類都是比較原始的型別,在南北美洲重新相連後,更加進步的大型哺乳動物從北美洲湧入,南美有蹄類則全部滅亡,現在南美洲的有蹄類則是和其他大陸一樣以奇蹄目和偶蹄目為主。

第三紀早期的哺乳動物中除了各種原始的有蹄類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肉齒目了,肉齒目又譯為古食肉目,曾經被當作是食肉目的祖先,而現在認為肉齒目雖然和食肉目可能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但並非肉食目的祖先。肉齒目在白堊紀就已經出現,在古新世和始新世比較繁盛,有些成員如鬣齒獸(右圖)則一直生存在中新世,其早期的成員和食蟲類非常相似,而後期則有些種類體大如熊。肉齒目的成員在過去和後來有較大的變化,過去曾屬於肉齒目的熊犬和中獸被劃入踝節目,細齒獸類現在被歸入食肉目,而過去屬於食蟲類的三角齒獸類則被劃入了肉齒目,在現在,分類則又有一些新的調整。肉齒目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非洲和北美洲,曾經和早期的食肉目共同生存一段時間,在食肉目開始繁盛後,肉齒目逐漸滅絕。

從白堊幾晚期到新生代早期還有其它一些小型的目,如獸目和近猴目等,它們多為小型的食蟲性動物,特徵原始,或多或少有些接近現代的樹鼩。獸目是亞洲特有的一類早期真獸,在白堊紀已經出現,一直生存到漸新世。獸的分類地位曾經有較大的爭議,早期認為獸可能和樹鼩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和食蟲目與靈長目有一定的親緣關係,後認為獸應自成以獨立的目。獸目可能是齧齒目和兔型目的祖先或有較近的親緣關係。較新的分類將獸目、齧齒目、兔型目以及從食蟲目分出的跳鼩目歸為同一個總目。近猴目(右圖)與樹鼩非常接近,和樹鼩一樣,曾經被歸入靈長目,作為靈長目最原始的代表,現在則和樹鼩分別列為與靈長目有一定關係的獨立的目。近猴、樹鼩和靈長目被置於同一個總目,這個總目還包括鼯猴和蝙蝠。這樣,真獸類除了類似食蟲目的原始型別外,可以分成四個大的支系,類似齧齒目成員的代表以小型植食性動物為主的支系;以靈長目和蝙蝠尾代表的以樹棲為主的支系;以肉齒目和食肉目為代表的以肉食性為主的支系和由各種有蹄類組成的以大型植食性動物為主的支系。其中以齧齒目這個支系種類最多,而有蹄類這個支系最具多樣性,擁有最多的目,並且還包括鯨類等與典型有蹄類顯著不同的成員。

蝙蝠與馬和狗同屬一個祖先?bd_yuxi 2007-05-17

是啊,精彩推薦裡不是說得很清楚了嘛,在大約1億年前,蝙蝠與馬、狗是同期由哺乳類祖先的一種動物分化進化而來

蝙蝠與馬和狗同屬一個祖先?wangfan00 2007-05-17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同一個祖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