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杜甫的螢火的詩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07

關於杜甫的螢火的詩句梵之音文化 2022-06-09

1。杜甫《螢火》的這首詩怎麼理解

《螢火》 杜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

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爾雅》:螢火,一名即炤。

崔豹《古今注》:螢火,一名暉夜,一名景天,一名磷,一名丹良,一名丹鳥,一名夜光,一名宵燭。《呂氏本草》:螢火,一名夜照,一名熠耀,一名救火,一名據火,一名挾火。

幸因腐草出①,敢近太陽飛②。未足臨書卷③,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④,帶雨傍林微⑤。十月清霜重⑥,飄零何處歸⑦。

(螢火,刺閹人也。首言種之賤,次言性之陰。

三四近看,見其多暗而少明。五六遠看,見其潛形而匿跡。

末言時過將銷,此輩直置身無地矣。鶴注謂指李輔國輩,以宦者近君而撓政也。

今按腐草喻腐刑之人,太陽乃人君之象,比義顯然。) ①《月令》:“腐草化為螢。”

《爾雅》釋:“腐草得暑溼之氣為螢。”②《說文》:“日,實也,太陽之精。”

沈旋《螢》詩:“陽升反奪照。”又云:“當朝陽於戢景兮。”

③臨書卷,用車胤囊螢讀書事。④傅嘉運《螢》詩:“夜風吹不滅。”

張正見詩:“隔幔似重鉤。”⑤沈旋《螢》詩:“雨墜弗虧光。”

⑥湛方生《弔鶴文》:“負清霜而夜鳴。”⑦謝惠連《雪賦》:“從風飄零。”

朱超詩:“此夜逆風何處歸。”。

2。有關螢火蟲的詩句

關於螢火蟲的詩詞◎詠螢——蕭繹(南朝) “本將秋草並,今與夕風輕。

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 詩的前兩句說螢火蟲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風中輕盈飄飛。

後六句讚頌螢火蟲的光彩。透過“類星隕”、“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四個生動的比喻,把螢火蟲的異常光彩鮮明地凸現出來。

後兩句託物寓意,運用擬人手法,以螢火蟲的口吻,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不惜奉獻出微薄的力量。 ◎詠螢——虞世(南唐) “的歷流光小,飄搖若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詩的前兩句,形容螢火之小,螢翅之輕;後兩句議論,表明螢火蟲不甘默默無聞,獨自在暗夜發光,以昭示自己的存在。

詩人雖然沒有揭示寓意,卻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詠螢火——李白(唐) “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該詩句句寫螢火,卻未見螢字。

一、二兩句以務實的筆法讚美螢火蟲,突出螢火蟲的整體視覺形象:既是雨打不滅的燈,又是風一吹就更加鮮明的光亮。三、四兩句展開想象,以務虛的筆法為螢火蟲定位:如此不怕風吹雨打的螢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邊的一顆星!想象奇特,引人遐思。

◎玩螢火——韋應物(唐) “時節變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斂,繞竹光復流。”

秋夜賞玩螢火蟲的情景。詩雖纖巧,卻以清新的筆調、曉暢的語言寫出了螢火蟲形體微小,發光細弱的弱點。

三、四兩句對螢火蟲在月下竹林飛來飛去的情景,刻畫得尤為形象。 ◎秋夕——杜牧(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淒涼心情。

“輕羅小扇撲流螢”,含蓄蘊藉,耐人咀嚼。古人說腐草化螢,雖然是不科學的,但螢總是生在草叢、冢間那些荒涼的地方的。

如今,在宮女居住的庭院裡竟然有流螢飛動,宮女生活的淒涼也就可想而知了。從宮女撲螢的動作可以想象她的寂寞與無聊。

她無事可做,只好以撲螢來消遣她那孤獨的歲月,藉此驅趕包圍著她的陰冷與索寞。 此外,還有一些 ◎詠螢——周繇(唐) 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亂飛同曳火,成聚卻無煙。

微雨灑不滅,輕風吹卻燃;舊曾書案上,頻把作囊懸。 ◎詠螢——羅鄴(唐) 水殿清風玉戶開,飛光千點去還來; 無風無月長門夜,偏到牖前照綠苔。

◎詠螢——陳格(唐) 翩翩飛蛾撲明燭,見烹膏油罪莫贖; 嘉爾螢火不自欺,草間光照相煜煜。 卻馬已錄仙人方,映書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見陋質,但畏風雨難為光。

◎早秋——許渾(唐)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螢火——杜甫(唐)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詠螢——-彥謙(唐) 日下蕪城蒼莽中,溼螢撩亂起花叢;寒煙陳後長門閉,夜雨隋家舊苑空。 星散欲陵前檻月,影低如試北 風;羈人此夕方愁緒,心似寒灰首似蓬。

◎螢——-劉筠(宋)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棘密何勝數,囊輕莫盡收。 月高疑爝息,天遠認星流;紫桂風微急,紅蘭露浮。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樓;滅燭方無寐,鳴蛩相薦愁。 ◎螢火——趙蕃(宋) 渾忘生朽質,直擬慕光輝;解燭書幃靜,能添列宿稀。

當風方自表,帶雨乎成微,變滅多無理,榮枯會一歸。 ◎詠螢——葉大叔(明) 忽向籬邊繞,還從井畔飛;雨昏光不滅,露重影猶微。

伴讀來書舍,窺眠入翠幃;黃花秋老後,未識汝何歸。 ◎詠螢——僧德祥(明) 含爾一身微,秋來處處飛;放光唯獨照,引類欲相輝。

白髮嫌催節,青燈妒入幃;老僧無世相,容得繞禪衣。

3。杜甫的詩 《火》 的翻譯

《螢火》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甫。

其古詩全文如下:

巫山秋夜螢火飛,簾疏巧入坐人衣。

忽驚屋裡琴書冷,復亂簷邊星宿稀。

卻繞井闌添個個,偶經花蕊弄輝輝。

滄江白髮愁看汝,來歲如今歸未歸。

【鑑賞】

此詩當作於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當時杜甫56歲,生活在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

黃生認為:“此借螢火以紀侯耳,非專詠螢火也。”此詩前六句都在寫螢火蟲,末二句突然說到“發愁”,還嘆息不知道明年能否回到故鄉,顯得有些突兀。況且這裡的螢火蟲看起來生動活潑,不像晚秋時的樣子,也無法作春生秋死之嘆。王嗣奭指出:“本意全在末二,借螢發端,正詩之興也”。但未能說明為什麼借“螢”發興。其實,此詩的重點是悲秋。秋天是螢火蟲成蟲最多的時期。古人認為,秋天是隨螢火蟲出現而開始的。這從賈島的“一點新螢報秋信”(《夏夜登南樓》)可以明顯看出。所以,杜甫見到螢火蟲,感到秋天又來了,從而感慨光陰易逝。

從語言上說,此詩似乎是有意識地通篇皆用口語。如第三句中“屋裡”二字,本來也可用“堂上”、“室內”等,但“屋裡”更近口語;第六句中“弄輝輝”也是唐代口語。聲諧語儷的七言律詩竟能純用口語寫成,這是杜甫的獨擅之技。

4。吟螢火之光詩句

螢火

杜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

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見螢火

杜甫

巫山秋夜螢火飛,簾疏巧入坐人衣。

忽驚屋裡琴書冷,復亂簷邊星宿稀。

卻繞井闌添個個,偶經花蕊弄輝輝。

滄江白髮愁看汝,來歲如今歸未歸。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5。杜甫的見螢火表達了作者怎麼樣的思想感情

《見螢火》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六句都在寫螢火蟲,末二句突然說到“發愁”。全詩有意識地通篇皆用口語,在用韻方式上是首句入韻平起式。

《見螢火》

巫山秋夜螢火飛,簾疏巧入坐人衣。

忽驚屋裡琴書冷,復亂簷邊星宿稀。

卻繞井闌添個個,偶經花蕊弄輝輝。

滄江白髮愁看汝,來歲如今歸未歸。

整體賞析

黃生認為:“此借螢火以紀侯耳,非專詠螢火也。”此詩前六句都在寫螢火蟲,末二句突然說到“發愁”,還嘆息不知道明年能否回到故鄉,顯得有些突兀。況且這裡的螢火蟲看起來生動活潑,不像晚秋時的樣子,也無法作春生秋死之嘆。王嗣奭指出:“本意全在末二,借螢發端,正詩之興也”。但未能說明為什麼借“螢”發興。其實,此詩的重點是悲秋。秋天是螢火蟲成蟲最多的時期。古人認為,秋天是隨螢火蟲出現而開始的。這從賈島的“一點新螢報秋信”(《夏夜登南樓》)可以明顯看出。所以,杜甫見到螢火蟲,感到秋天又來了,從而感慨光陰易逝。

從語言上說,此詩似乎是有意識地通篇皆用口語。如第三句中“屋裡”二字,本來也可用“堂上”、“室內”等,但“屋裡”更近口語;第六句中“弄輝輝”也是唐代口語。聲諧語儷的七言律詩竟能純用口語寫成,這是杜甫的獨擅之技。

6。杜甫《瑩火》一詩的理解和翻譯

《螢火》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甫。

其古詩全文如下: 巫山秋夜螢火飛,簾疏巧入坐人衣。 忽驚屋裡琴書冷,復亂簷邊星宿稀。

卻繞井闌添個個,偶經花蕊弄輝輝。 滄江白髮愁看汝,來歲如今歸未歸。

【鑑賞】 此詩當作於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當時杜甫56歲,生活在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 黃生認為:“此借螢火以紀侯耳,非專詠螢火也。”

此詩前六句都在寫螢火蟲,末二句突然說到“發愁”,還嘆息不知道明年能否回到故鄉,顯得有些突兀。況且這裡的螢火蟲看起來生動活潑,不像晚秋時的樣子,也無法作春生秋死之嘆。

王嗣奭指出:“本意全在末二,借螢發端,正詩之興也”。但未能說明為什麼借“螢”發興。

其實,此詩的重點是悲秋。秋天是螢火蟲成蟲最多的時期。

古人認為,秋天是隨螢火蟲出現而開始的。這從賈島的“一點新螢報秋信”(《夏夜登南樓》)可以明顯看出。

所以,杜甫見到螢火蟲,感到秋天又來了,從而感慨光陰易逝。 從語言上說,此詩似乎是有意識地通篇皆用口語。

如第三句中“屋裡”二字,本來也可用“堂上”、“室內”等,但“屋裡”更近口語;第六句中“弄輝輝”也是唐代口語。聲諧語儷的七言律詩竟能純用口語寫成,這是杜甫的獨擅之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