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讓有些人寧可死也不去?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6-16

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讓有些人寧可死也不去?手機使用者57131 2018-01-30

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讓有些人寧可死也不去?

清朝最有名的流放地

餘秋雨有一篇散文《流放者的土地》,其中寫到了寧古塔:

我正站在從牡丹江到鏡泊湖去的半道上,腳下是清代稱之為“寧古塔”的所在。有那麼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為句點,“寧古塔”三個字是清廷官員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皆有被流放之人,然而清朝卻是人數最多的。在清朝眾多遣戍地中,寧古塔地區是流放犯人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當時被流放到寧古塔地區的流人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因為文字獄或涉及科場案被髮配的。

大家看清宮電視劇的時候,一定經常會聽到皇帝說“發配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這樣的臺詞,今天我們來說說清朝著名的流放地寧古塔。

寧古塔其實並不是一座塔

寧古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座城,一個地名。位置在今天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縣境內。東邊與穆稜市毗鄰,西邊與海林市交界,北和牡丹江市相連,距哈爾濱市320公里,距離牡丹江市23公里。清順治十年(1653)在此設定寧古塔昂邦章京,至今已360餘年。

然而,不是塔,為什麼叫“寧古塔”呢?相傳,滿清皇族的遠祖兄弟六個,曾居住於此。寧古塔其實就是滿語“六個”的意思。滿語六為“寧古”,個為“塔”,音譯成漢語,就是“寧古塔”。

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讓有些人寧可死也不去?

曾經流放當地的詩人吳兆騫之子吳?F臣寫在《寧古塔紀略》中:“相傳昔有兄弟六個,各佔一方,滿洲稱六為寧古,個為塔,其言寧古塔,猶華言六個也。”

另一個流放寧古塔之人楊越之子楊賓有兩次來寧古塔探親,在《柳邊紀略》裡有說:“寧古塔之名不知始於何時,寧古者漢言六,塔者漢言個。”

寧古塔後設寧古塔將軍,為吉林將軍的前身。滿清時期的寧古塔將軍駐地,也是滿清朝廷在盛京以北方便管轄黑龍江和吉林等地區的一個區域中心,和邊防重鎮。在十七世紀的時候,成為東北各族進貢禮品給朝廷的一箇中轉站,與盛京齊名。

不吉利的符咒

前面提到,順治十年設定寧古塔。自因時值明清易代之際,大批受到朝廷刑罰的官員將領被髮配到寧古塔。根據《中國通史》、《清史稿》等史書記載,順治十二年(1655年)吏科副給事官彭長庚,一等子爵許爾安因上疏稱頌睿親王多爾袞,並要求為多爾袞平反昭雪,並恢復爵號。皇上將此事交給大臣們密議,密議結果,判處二人死刑。但皇上念其二人曾有功於朝廷,便下召免死,流放到寧古塔。1658年(順治十五年)6月14日,清廷又規定:挾仇誣告者流放寧古塔。因科場案、浙東通海案以及文字獄等就有數千人被流放到東北地區的寧古塔。在順治至乾隆年間,成千上萬的人被流放到東北,讓寧古塔成為有名的流放地。

乾隆初年公佈的《大清律例》規定:“強盜免死減者,行劫數家止首一家者,夥盜供出首盜即時拿獲者,偷盜墳墓二次者??具僉發寧古塔等處。”發往寧古塔的罪犯,一般以10年為期,然後考察他的現實表現,如能悔過自新,改惡從善,又情願回原籍者准予回籍。但如果被判處無期徒刑,將永遠不得入關,除非皇上特批。

當時清朝朝廷的大案以它作為句點,因此“寧古塔”三個再平靜不過的字成了全國官員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間與這裡產生終身性的聯結,而到了這裡,財產、功名、榮譽、學識,乃至整個身家性命都將化為烏有,怎能不令人害怕?

偏偏選擇你

清朝時,全國偏遠落後的地區有的是,可清王朝為什麼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造,而選在了皇族老家寧古塔呢?

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讓有些人寧可死也不去?

其實,清代東北地區的流放地很多,最初,犯人被遣戍瀋陽、尚陽堡,後來到吉林烏拉、寧古塔,最後又到黑龍江璦琿、齊齊哈爾等地,離帝都是越來越遠。寧古塔雖然位於清王朝的“龍興之地“,是清皇族的老家。但是可別忘了,寧古塔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地處邊陲,環境惡劣。寧古塔地區,很適合進行“重新做人”的改造,更像是一座人間地獄,猛獸出沒,凶多吉少。吳兆騫在給其母的信中說:“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方拱幹曾說:“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

更重要的是,那裡一直在清政權掌控中。而且“禁邊令”的頒佈,使得關外被牢牢控制。把不放心的政治人物流放到一個放心的地方去,這也許是中國曆代當權者共同遵循的一個規則。順治年間,中國其他的地域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南方沒有被完全控制,那更何談西北了,所以主要的流放地就是到東北。隨著清朝中後期俄國的瘋狂擴張,讓犯人們戍守邊疆,防範沙俄的侵擾,也成了一個重要原因。

文化的播撒

餘秋雨先生說:“然而東北這塊土地,為什麼總是顯得坦坦蕩蕩而不遮遮蓋蓋?為什麼沒有多少豐厚的歷史卻快速進入到一個開化的狀態?至少有一部分,來自流放者心底的那份高貴。”

歷數中國古代的刑罰,粗算起來可以分為肉體傷害、殺戮和流放三種了,刑罰之殘酷不用多數,流放更像是一種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從紫禁城走到寧古塔,不死也成半個殘廢了,其中很多人在去之前就已經自殺,頗有點聽天由命的意味。記載中遣戍寧古塔的流人,能生還的極少,大部分都客死該地。在彰顯皇權的威嚴下,生命顯得無足輕重。長痛不如短痛還是好死不如賴活著,我想犯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選擇。

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讓有些人寧可死也不去?

罪犯冒著飢渴凍傷和野獸的風險來到了寧古塔,不僅要開荒種地,修橋築路,改變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還要忍飢挨餓,為當地官員、滿人當牛做馬,淪為家奴,接受風沙洗滌,為清皇族的老家“增磚添瓦”。以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決心。

他們當中有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大文豪金聖嘆的家屬,思想家呂留良的家屬,安徽方拱乾、方孝標家屬、詩人吳兆騫等等。

歷盡人生的浩劫,生活進入常態,文化意識頑強復甦之後,這片相對蠻荒的土地便有了人文的色彩和真理的力量。

不自由中的自由

流人到寧古塔各旗,都分給住房、耕牛和土地。流人可以不當差,不納糧,生活困難時,還能得到救濟。

“流人”初到之時,雖有文才在身,但不會耕作,又無生存之道,意氣消沉。但是沉下心以後,他們又發揮出自己的特長,開館收徒,教書育人。加之寧古塔的官吏及當地百姓十分敬重這些讀書人。從大將軍到副都統、協領、佐領大都與交結為友好,這些“流人”常常成為官吏們的座上客,經常陪宴、陪飲。

又要搬出這個詩人吳兆騫,他每當將軍、副都統有重要差事,如巡邊、作戰、進京朝見出行之前,吳兆騫都在現場做詩相贈。他出了一本《秋笳集》,集錄了許多詩詞如《陪諸公飲巴大將軍宅》、《奉送大將軍安部海東》、《送阿佐領奉使黑斤》,等等。

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讓有些人寧可死也不去?

而文人們還可經常相聚,流放在寧古塔的文人,時而相聚飲酒賦詩,時而又尋密探幽,登臨山水。他們撰寫遊記,詩詞來記錄山川風土人情,還為當地名勝命名。吳兆騫、張縉彥在新城西門外的雞陵山下發現了泉水,張縉彥為之命名“潑雪泉”,並請來石匠在泉水崖壁上題詞刻字。遊西山,探訪東山白石崖,到東京城(渤海上京城)去尋訪古蹟。將流離的痛苦撇到一邊,寄情于山水之間,這是一種苦中作樂的智慧。

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讓有些人寧可死也不去?

為改變當地人“耕者絕少,彌望無廬舍”的狀況,他們還積極傳播中原地區先進耕作技術,並教人們改“掘地為屋”為“破木為屋,覆以其皮(獸皮)”。在自己家中設立學堂,以《五經》、《史記》、《漢書》、《李太白全集》作為教材,義務教書育人。寧古塔將軍巴海、請楊越到自己家中給兩個兒子講授漢學,後來還辦起了龍城書院——寧古塔第一所官方學校。

當流人來到寧古塔時,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文化,也帶來了先進的經營方式——“倡滿人耕而賈”。時間推移,隨著商貿的繁榮,寧古塔新城呈現出“商販大集,南產珍貨,十備六七,街市充溢,車轎照耀”的景象。

苦寒絕地的山山水水和淳樸的風土民情,是流放在這裡的人們難忘的,甚至吳兆騫南歸以後,臨終前念念不忘的,還是用寧古塔野蘑菇熬的湯。

沒想到,在嚴肅壓抑的“發配寧古塔”背後,還有一碗熱騰騰的蘑菇湯。筆者想說的是,不論身在何處天堂和地獄,就在一念之間,播種什麼,就會收穫什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