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飲食有哪些差異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繪畫
  • 2021-09-25

中西飲食有哪些差異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05-08 回答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這裡簡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物件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藥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以至中國人到海外謀生,都以開餐館為業,成了我們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倒使我們忽略了吃飯的真正意義。

中國人在品嚐菜餚時,往往會說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一下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哪裡,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鼎鼐,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諧調為度,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乃至每位廚師的特點。

二、中西飲食物件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裡,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占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絡。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中西飲食文化差異的提綱

http://wenwen。sogou。com/z/q758373550。htm

?si=3

中西飲食有哪些差異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05-08 回答

華人,末了還是拄著柺杖來大陸尋根問宗。這種葉落歸根的觀念,人文精神,不能不說是和中國人飲食積澱相通合,它使中華民族那麼地富有凝聚力,讓中國的民俗那麼地富有人情味。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嚐的物件,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

“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儘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透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

社群論壇 bbs。muyun。org

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有人想把自助餐納入國的飲食文化,這是行不通的。張起鈞先生在《烹調原理》中道明瞭其中的原由:“第一、自助餐與飲茶不同,飲茶是把剛出鍋的東西送到你面前請你選用,而自助餐則是大批做好陳列在那裡,等你來時早就涼了。中國

菜就要趁熱吃,那落了滾了,還吃什麼。第二、自助餐只能做些硬菜、實惠菜。然後才可大塊小塊地供你取用。而那些最代表中國烹調藝術的,嬌嫩、清淡的菜,無法在此亮相。第三、自助餐只能做大鍋燉、大鍋熬的菜,任何精巧點的菜頂多一鍋炒兩份,哪裡能一下做幾十人份的堆在那裡?因此勢必不會好吃,談不到滋味。在這種情形下,很明顯的若採用自助餐,勢必否定了中國的烹調藝術。”中國人是要透過同桌共食來表現和睦、團圓的氣氛,而自助餐卻打破了圍坐歡飲的格局,將個人的獨立、自主提到首位,這與中國傳統的大家庭大一統的文化模式是背道而馳的。

中西飲食歸屬及性質的差異

轉載自網路

飲食觀念的不同,使西方飲食傾向科學、理性,中國飲食傾向於藝術、感性。在飲食不發達的時代,這兩種傾向都只有一個目的——度命充飢。而到了飲食文化充分發展之後,這種不同的傾向就表現在目的上了:前者發展為在營養學上的考慮,後者則表現為對味道的講究。

烹調出自飲食,飲食原來是一個旨在維持生命的營養,因此,西方飲食的著重點僅僅是原始飲食實用性的延伸。中國飲食對味的偏重,就把飲食推向藝術的領域。孟子說:“口之於味有同嗜焉”,這一“嗜”字,就點出營養髮展到藝術的關鍵,而這嗜正是來自味了。在中國,吃,遠不是為了飽,為了營養,有時吃飽了,還要吃,這是超負荷的飲食。何故?說好聽點,是欣賞烹調的藝術;說不好聽點,是不勝其“味美”的誘惑,是在盡情進行味覺享受。這在西方理性飲食觀看來,不僅是浪費,而且危害人體。其實,中醫也反對暴飲暴食,

主張“飲食有節”;但中醫的辯證法又告訴人們,偶爾的“超負荷”,只要吃得舒服,也可以吸收、儲存。氣功師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精神飽滿,雖體重下降,而對人體無損,便是對這種儲存的消耗。中醫還主張冬天加強營養,也是為了儲存以保來年的精力旺盛。中國人的這種觀點比西方一味反對超負荷飲食的主張更為辯證,更接近於科學的真理,且已受到數千年中醫實踐的檢驗。 歡迎來到暮雲社群

從更高的層次講,只注重營養,食物味道千篇一律,食之如嚼蠟,這就把飲食看成是生存的手段,只是更為合理的果腹充飢,而不是享受。心理學家斯賓諾莎說過:“慾望不是別的,恰恰是人的本質。”人類對美味的渴求,是人的本質的充分反映。在味覺的享受過程中,湧動著一股勃發的生命衝力。生命,不應該是一種桎梏,一種慾望的壓抑,不應用絕對的理性來規範人的一切行為。就飲食而言,不能為了“科學”、“營養”而將一些美味排斥於餐桌之外。只有美味的東西,才能滿足人們的食慾,進而給人帶來身心的愉悅。中國人的飲食從古至今表現為感性對理性的超越,致使中國飲食文化充溢著想象力和創造性。中國飲食活動中的感性是昇華了的感性,滲透了理性的感性,是生命本質的實現。另外,味覺享受本是人類為之奮鬥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中國飲食的藝術化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程序,比西方飲食的科學化更進步。正如張起鈞先生在《烹調原理》中說的:“美國總算是空前富足的社會了,但到今天為止,本質上還是在‘食物充飢’的階段,距離進入藝術境界,仍有一段距離。”在中國,飲食早已超越了維持生存的作用,它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獲得肉體的存在,而且是為了滿足人的精神對於快感的需求。它是人們積極地充實人生的表現,和美術、音樂、文學等等有著同等的提高人生境界的意義。

MUYUN。ORG

中國飲食傾向於藝術性,所謂藝術境界,其實也就是一種完成了由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才獲得的境界。它的特點就是隨意性。比如同樣一隻菜餚,由於地區、季節、物件、作用、等級等的不同,可以在操作上作不同的處理。拿紅燒魚來說,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則色和味均應清淡些;對於江浙一帶的人來說,紅燒魚的調味中可加糖,如面對川湘顧客,則應多放辣。可見離開了隨意性,就沒有中國烹飪的變化多端,就會失去中國烹飪的獨特魅力。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季節面對不同的食者,皆為同一味道,毫無變化。即令是最高貴的宴席,也不過是餐具考究,佈置華貴而已,菜仍舊一個樣。

再說原料。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中西飲食有哪些差異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05-08 回答

略談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這裡簡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物件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藥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以至中國人到海外謀生,都以開餐館為業,成了我們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倒使我們忽略了吃飯的真正意義。

中國人在品嚐菜餚時,往往會說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一下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哪裡,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鼎鼐,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諧調為度,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乃至每位廚師的特點。

二、中西飲食物件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裡,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占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絡。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物件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三、飲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嚐的物件,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儘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透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似乎在隨著科學的發展而變的模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衛生與營養了。尤其是在經歷了非典以後。還有,人們因為越來越繁忙的工作,覺得中餐做起來太麻煩,不如來個漢堡方便等。這樣一來在飲食上差異也就不太分明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