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攝影
  • 2022-08-11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靈靈狗狗 2021-02-15

張遼是曹魏五子良將中最出色的一位,也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位。他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在合肥用八百人擊敗了孫權帶領的十萬大軍,還差點搞死孫權。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在演義中,張遼是被東吳名將丁奉所射殺。

曹丕上臺以後,打算也要向他學習,成為當時文治武功第一人。所以曹丕準備御駕親征東吳,可是曹丕在軍事上的能力跟曹操不是差了一星半點,連曹操都拿不下的東吳,曹丕就能頃刻間擊敗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曹丕大軍在進攻東吳的過程中,遭遇到了東吳名將徐盛的陷阱。這個時候曹丕在慌亂之中,差點就被人給殺掉了。徐盛帶人乘勝追擊之下,張遼只能在曹丕身旁保護,畢竟老大是最重要的。

丕慌忙上馬,岸上一彪軍殺來,為首一將,乃丁奉也。張遼拍馬來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卻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軍無數。背後孫韶、丁奉奪得馬匹、車仗、船隻、器械,不計其數。魏兵大敗而回。吳將徐盛,全獲大功。吳王重加賞賜。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三國演義》

結果這個時候丁奉彎弓搭箭對準曹丕,而張遼為了保護曹丕,不幸腰部中箭。可憐的張遼在回去許昌以後,腰部的傷勢日趨嚴重,最終不治而亡。

所以在演義中丁奉確實射殺了張遼,這算是為了給曾經被張遼射殺的東吳大將太史慈報仇雪恨了。而且也為落下孫十萬之名的孫權洗刷了恥辱。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在現實中,張遼卻是因為病重而亡,跟丁奉無關。

張遼鎮守合肥一直都是孫權難以北上奪取徐州的關鍵,那場逍遙津大戰,使得孫權落下了心病,他認為有張遼在,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北伐成功。

不過張遼也有老的一天,他可是跟曹操一個輩分的人,要比孫權年長得多。所以晚年的張遼被曹丕調回雍丘,可是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曹丕心裡就比較慌了,因為曹魏沒有張遼這位猛將的話,對曹魏來說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曹丕聽聞張遼生病以後,非常著急,立刻吩咐太醫前往張遼處為他診脈。可惜張遼身上的病,應該是因為常年在外打仗,所受到的勞損所致。所以壓根就沒得治,曹丕將張遼接到自己住的地方,親自探望,甚至每天都送好吃的給張遼,讓他好好將息身體。

這麼調理了一陣子以後,張遼的身體稍微有了一些好轉,便重新回到軍營。這個時候的孫權又打算與曹魏打一仗,可是他發現張遼居然到了海陵地區,無奈之下,孫權只好打消了這次的進攻。

張遼雖然回來了,但是他的身體確實很差了,可能辭別曹丕也是因為不想讓曹丕太傷心。所以不久之後張遼在江都病逝。不過張遼死後,也沒見孫權對曹魏有什麼大動作,所以說張遼只是孫權不想北伐的藉口罷了。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丁奉是東吳四朝元老,晚年功高蓋主。

我們壓根就不知道丁奉到底活了多少歲,早在孫權上位的時候,丁奉就已經因為驍勇善戰而著稱於世,一直到了孫皓當了皇帝不久,丁奉才去世。

所以丁奉出現的時候,就是一位猛將,一直猛到了去世。他歷經了孫權、孫亮、孫休、孫皓四位皇帝,可謂是東吳帝國中資格最老的一位。

資格越老,地位也就越高,每一位皇帝上位以後,都需要依仗丁奉。尤其是孫休上臺以後,權臣孫綝弄權,幾乎要顛覆孫家政權。結果在丁奉的支援下,一舉拿下了權臣孫綝,從而恢復了孫休的權力。從而丁奉被孫休封為大將軍,掌握全國軍務。

從這個時候開始丁奉不再是跟甘寧淩統那樣的猛將一樣的將領了,他成了周瑜、陸遜這一類的頂級將帥。那丁奉這個時候肯定是膨脹了啊,手握大權的時候自然是會膨脹的。

孫休去世以後,丁奉依舊掌握重權,在他支援下,烏程侯孫皓上臺成為東吳最後一位皇帝。這個時候的丁奉一直打算北伐,可是連續幾次都遭到重創。無奈之下的丁奉,只好撤軍,不久便病死了。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結局:丁奉去世以後,家族遭到清算,還不是他本人造的孽。

自古以來,除了諸葛亮以外,沒有篡位的權臣都沒有好下場。漢朝的霍光、明朝的張居正,哪一個不是在死後被抄家滅族的?丁奉也不例外,在孫休孫皓時期,他已經成了正兒八經的權臣,手握朝中大權,甚至會威脅到皇權。

吳孫皓寶鼎元年,野豕入右大司馬丁奉營,此豕禍也。後奉見遣攻谷陽,無功而反。皓怒,斬其導軍。及舉大眾北出,奉及萬彧等相謂曰:“若至華里,不得不各自還也。”此謀洩,奉時雖已死,皓追討谷陽事,殺其子溫,家屬皆遠徙,豕禍之應也。——-《晉書》

他跟諸葛亮類似的是,他也想著北伐,可是實力撐不起他的野心,這是真的。丁奉的北伐從來沒有成功過,如果他成功了,還會將孫皓放在眼裡嗎?這一點我表示懷疑。

所以早在丁奉活著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說他專權的壞話,等到他死了以後,兒子就被殺掉了,家裡人全部被流放到外地,可見孫皓也非常討厭這位專橫的權臣。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阿秋體壇 2021-02-16

太史慈是東吳大將,弓馬嫻熟,武藝高強,曾在神亭嶺大戰小霸王孫策,不落下風,兩個人大戰上百回合,誰也奈何不了誰,由此,太史慈名聲大振,相當於是東吳武將的標杆式人物。

本文只討論演義。

然而,太史慈最終卻中了張遼之計,被張遼射死,一代名將,中箭身亡,非常可惜。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張遼呢,也沒落好下場,雖然武藝高強,和太史慈大戰七八十合,不分勝負,靠著計謀射死了太史慈,他最終也死於箭下,被東吳大將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回去後身亡。

看來,名將都躲不開箭,還有張郃被諸葛亮射死,徐晃被孟達一箭爆頭,回營後即死。

那麼,張遼和太史慈雖然打成了平手,究竟誰更厲害一些呢?

太史慈和張遼交手,在演義五十三回,張遼要挑戰孫權,孫權準備親自應戰,但是,太史慈在旁邊,怎麼能讓老大親自上陣呢?再說了,真要動手,孫權肯定不是張遼的對手,說不定連命都沒了,於是,太史慈出戰,和張遼大戰起來,兩個人棋逢對手,未能分出勝負。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最終,張遼用計,將太史慈誘騙進入合肥城中,然後亂箭齊發,太史慈一馬當先,身中數箭,陸遜和董襲殺出,救了太史慈,太史慈回去後不久,傷重身亡,臨死前大叫:“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正史記載為: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年僅四十一歲。

再看張遼,張遼和太史慈打成了平手,在官渡之戰時,張遼還曾和張郃五十合戰平,因此,張遼的武藝也非常了得。

不過,張遼射死了太史慈,自己也沒得好結果,最終也死於箭下。

在演義八十六回,張遼隨同曹丕伐吳,被東吳大將徐盛用蘆葦假人嚇退。曹丕退軍時,東吳大將丁奉追來,張遼見此情況,為了保護曹丕,立即出馬應戰,誰知,丁奉二話不說,張弓一箭,正射中張遼的腰部,張遼中箭後,失去了戰鬥力,這時,徐晃上前救了張遼,迅速撤退,等張遼回到許昌,箭傷發作而亡。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那麼,比較太史慈和張遼,兩個人究竟誰更厲害一些?我個人偏向於太史慈,太史慈的巔峰是戰平了小霸王孫策,一生基本也沒輸過,因此,實力不低。

而張遼雖然戰平了太史慈,但是,張遼居然和東吳大將淩統五十合戰平,淩統的武力,肯定比不上太史慈,別說太史慈,連甘寧也比不上,而張遼居然連淩統都拿不下,因此,以此判斷,太史慈要強於張遼。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野侃體壇 2021-02-21

張遼是三國時期曹魏名將,五子良將之一,武藝高強,最開始是跟隨丁原、董卓和呂布,呂布被曹操殺了之後,張遼投降曹操,此後,受到曹操重用,戰功赫赫,張遼最精彩的一戰是逍遙津之戰,以七千人擊敗孫權十萬大軍,還差點生擒孫權。那麼,張遼是怎麼死的呢?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關於張遼之死,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張遼被吳將丁奉射死。

當時,張遼隨曹丕討伐江東,大軍被徐盛擊敗。曹丕登岸逃跑時,丁奉從岸邊殺到,張遼為保護曹丕上前迎敵,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回去後身亡。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岸上一彪軍殺來;為首一將,乃丁奉也。張遼急拍馬來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卻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軍無數。背後孫韶、丁奉奪得馬匹、車仗、船隻、器械不計其數。魏兵大敗而回。吳將徐盛全獲大功,吳王重加賞賜。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

當然,小說是小說,不是正史,演義而已。

在正史中,張遼是病死的,死於公元222年。《三國志 張遼傳》記載:是歲遼與諸將破權將呂範。遼病篤,遂薨於江都。帝為流涕,諡曰剛侯。

當時,孫權叛變曹魏,曹丕派張遼乘船和曹休到海陵臨江駐防。孫權聽說張遼到了以後,非常忌憚,可能在逍遙津之戰中,孫權差點被張遼活捉,留下了終生的陰影,孫權對部下那些將領說,張遼雖然病了,但是依然勇不可當,一定要小心。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同年,張遼與諸將擊敗吳國將領呂範,不久,張遼在江都病死。

曹丕聽說張遼病死,為之流淚。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張遼的戰績,在魏國名將中,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湖南的古建築 2020-12-23

張遼,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名將之一,同時也是馬邑之謀的發動者聶壹的後人。早期在雁門任職郡守,後來又先後跟隨董卓、呂布等人奔赴戰場。在跟從多位將領的征途中,張遼都盡職盡責,竭盡所能。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呂布死後,張遼率領手下歸降於曹操。後來張遼和關羽一起擊敗了當時勢力強大的袁紹軍隊,為曹魏政權立下了大功,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馬之圍。隨曹操征戰山東,討伐袁譚,平定遼東,張遼的一生幾乎都在戰場上度過。

公元215年,張遼奉命駐守合肥,孫權乘著曹操在漢中征戰的機會,領著十萬士兵來進攻安徽。張遼手下的將士在孫權看來不過是九牛一毛,在他看來奪取城池自然也是勢在必得。然而張遼帶領800名精心挑選出來的將士一路衝鋒陷陣,所向披靡,殺敵無數,甚至衝到了孫權的帥旗跟前。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三國志魏書十七張遼傳》

這一壯舉讓孫權和他的部下大驚失色,皆以為合肥城中將士眾多,因此只能先撤退。經過多方查驗,才發現張遼手下不過幾百人,孫權不甘心就這麼敗走,再一次派兵攻城。儘管孫權計程車兵將張遼等人團團圍住,但張遼依舊面不改色,數次殺出重圍,有勢如破竹之勢。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十幾天過去了,孫權還是沒有取得絲毫優勢,反而弄得戰士疲憊不堪,糧草也快要見底。迫於無奈他只能下令撤退。此時張遼卻乘勝追擊,打的孫權措手不及。這一戰,張遼名聲大噪,也讓天下人感受到了魏軍的雄風。曹操聽說以後,非常欣賞張遼的膽識和謀略,因此封他為徵東將軍。

文遠英才世間稀,吳侯惶惶跳烏溪,江東兒郎多才俊,聞君入吳夜不啼。

丁奉,同樣也是三國時期的名將,歸屬於孫吳麾下。丁奉年少時就驍勇善戰,但是早期的他只是吳國的一名小將。

吳國文臣武將眾多,人才輩出,周瑜、甘寧等都是這一時期赫赫有名的將領。後世也有人將丁奉徐盛二人比作孫吳的哼哈二將,意思是他們在南征北戰時只是做一些輔助工作而已。但是歷史上的丁奉,並沒有這麼無能。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到了吳國後期,丁奉幾乎成為了國家砥柱。孫亮當權時期,孫綝升為大將軍,孫綝蠻橫專斷,欺壓當時年紀尚小的君主。後來甚至擅自做主廢除孫亮,改立孫休為帝。孫綝這麼做,不過是為了自己獨攬大權,他自任為丞相,還兼顧著荊州的統治權。

丁奉眼見國家都要被孫綝掌控,於是聯合張佈設計捉拿孫綝。孫綝兄弟二人在朝堂之上被三十將士團團圍住,後來又被斬殺於市集。丁奉為孫氏政權肅清朝綱,幫助孫休收回皇權,在吳國一時間被奉為國家砥柱。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老將丁奉,計略過人,能斷大事,可與議之”。

——張布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們都很熟悉。羅貫中在書中也將張遼和丁奉兩員大將刻畫的栩栩如生。

但是根據《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記載,一次戰役中,彪將丁奉追擊曹丕,張遼見狀立刻騎馬上前搭救,但不慎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間,所幸被徐晃所救,最終共同護送曹丕逃走。這場戰役中,魏軍損失慘重,折損了許多士兵。

孫韶、丁奉繳獲馬匹,車仗,船隻,兵器數量甚多,吳軍的統帥徐盛獲得首功,受到吳王很豐厚的獎賞。並且張遼回到許昌後,因為流血過多不治身亡 。然而真實的歷史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根據正史《三國志·張遼傳》記載:“是歲遼與諸將破權將呂範。遼病篤,遂薨於江都。帝為流涕,諡曰剛侯。”

公元222年,張遼在擊退孫權麾下大將呂範之後,得了治不好的病,最後病死在江都,曹丕知曉後悲傷不已,追封張遼諡號為剛候。

而丁奉一生數次北上征戰,先後侍奉了吳國四位君主,可以說丁奉見證了整個三國時期的興衰歷史。孫休病逝後他又擁立孫皓當皇帝,這時期丁奉又被接連升為右大司馬和左師軍。但是年邁的丁奉開始擁功自重,多次征戰也未取得勝利。孫皓勃然大怒,以丁奉無功而返定罪。公元271年,丁奉病逝。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所以說張遼被丁奉射殺是並不靠譜的。《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對三國時期群雄逐鹿,割據混戰鬥爭的歷史回顧,但是畢竟作者也沒有親身經歷三國鼎立的時代,所以小說中的內容大多是根據作者參考古籍或者從民間傳說收集而成。

如果我們深究《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創作背景,不難發現,元末明初社會階級矛盾十分尖銳,農民起義不斷髮生,百姓流離失所。羅貫中生活在社會底層,深知人民疾苦。他撰寫這篇歷史小說的時候其實是蘊含了大量個人的英雄主義情節的。他希望在社會動盪之時總有英雄豪傑憤起,為百姓創造和平安定的生活。

因而我們可以推理得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寫到關於張遼和丁奉的死因時,給他們賦予了更加強烈的英雄色彩,所以我們在閱讀時更應參考史實,不可一味全信。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貫穿於整部《三國演義》當中,但是真實歷史上不一定所有英雄都是壯烈犧牲的,張遼和丁奉雖然都是病逝,並不是像傳說當中那樣轟轟烈烈的死去。但是他們在三國時期都為自己的國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都應該是被歷史永遠銘記的豪傑。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探究生活小百科的小王 2021-02-14

每次讀《三國演義》,讀到後半段,就會產生無限唏噓,總是看不下去,銀槍銀甲的少年將軍都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將,那些熟悉的英雄們,都一個個離我們而去,就像電視劇片尾曲唱的那樣,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雖然英雄遠去,但是歲月不會遺忘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已經到了整部書的尾聲,曾經威震逍遙津的張遼,也終於在戰場上負傷,一命歸天,殺死他的,正是東吳名將,丁奉。

話說曹魏正和孫吳打得開心,突然後院起火,趙雲領兵出陽平關,直取長安。當場就把曹丕嚇尿了,慌忙退兵,孫吳大軍趁機追殺。曹丕慌忙逃命的時候,突然一個大將殺了出來,不是別人,正是丁奉。

眼看曹丕要命喪當場,張遼拍馬趕到,急於救主,在慌亂中,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要不是徐晃來得及時,只怕活不過三秒。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魏軍大敗,回去之後,張遼箭創崩裂而死:曹丕慌忙上馬。岸上一彪軍殺來;為首一將,乃丁奉也。張遼急拍馬來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卻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軍無數……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曹丕厚葬之,不在話下。

曾經那個威震逍遙津的張文遠,只得了一句曹丕厚葬之。曹丕性情涼薄,由此窺得一斑。

丁奉作為三國後期大放異彩的人物,因為有著很高的地位和功勞,就開始驕傲了,得罪了不少人,就有小人要搞他。

擁兵自重的名將丁奉在一箭射殺了張遼以後,是什麼結局?

還沒來得及下手,丁奉就去世了,也算是得了善終。但是要搞你的人絕不會就此罷休,孫皓這個二貨領導,開始追究丁奉生前出兵谷陽無功的責任,秉承著父債子償的原則,他一刀把丁奉的兒子丁溫殺了,還把家屬流放到臨川。所以說,做人啊,不能驕傲,更不能跟錯領導。

Top